皇室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除非这个朝代灭亡告终,想要坐那九五之尊的位子,最重要一个字就是:忍。不能忍的人,成不了大气候。

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比如明朝的明英宗朱祁镇,愣是忍了好几年,把自己的弟弟熬死了,重新登上皇位的。

比朱祁镇还能忍的一个皇帝是唐朝的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他整整忍了三十六年,熬死了四代皇帝,才坐上了龙椅。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1)

李忱的父亲是唐宪宗李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李忱生于810年,原名叫李怡,十一岁的时候就封了光王。

唐宪宗儿子多,李怡是他的第十三个儿子,这就造成了很有趣的辈分与年龄差的问题,他比他的侄子,唐敬宗和唐文宗的年龄还小一岁。年龄摆在这,也是李怡能够等他们都死了,还能健康地登基的原因。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2)

李怡话不多,宫里的人便以为他不太聪明,只有他三哥唐穆宗,认为这个弟弟将来定是个英明的大人物,还给他找了老师教授学问。李怡的生母郑氏,身份卑微,原本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进宫后当了郭贵妃的侍女,被唐宪宗看上,才生下的李怡。

李怡幼年时,经常梦到自己乘坐在龙的身上在天空中飞,他将梦境告诉郑氏,深谙皇宫处世规矩的郑氏,叮嘱他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以免惹祸上身。本就不受皇帝宠的李怡,于是变得更加寡言少语。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3)

与兄弟一起玩耍时,李怡也没什么话,别人都在嘻嘻哈哈地打闹,只有他安静地呆在一旁,融入不进去。

有回李怡去向懿安太后请安,路上竟然遇到刺客,李怡吓坏了,虽然逃过一劫,但似乎吓得更傻了。他表情木讷,说话含糊,宫里的人干脆都拿他当傻子对待。

皇室成员之间没啥亲情,更多的相互提防,关系亲疏全看利益,兄弟们经常欺负李怡,他也不恼,任他们捉弄。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4)

好在身为皇子,身份贵重,不受皇帝重视,也没有影响李怡的生活质量,他与生母郑氏就在宫里低调度日。也幸亏众人都拿他当傻子,皇子间的争权夺势并未波及到他。

唐穆宗在位的时候,对这个傻弟弟非常宽厚优待,但到了李怡的侄子们当皇帝的时候,他们并不像父亲那样厚待李怡,时常以取笑他为乐,李怡更加沉默了。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5)

皇室家宴时,众人以谁能让李怡开口说话为赌注逗乐,李怡只顾吃东西,丝毫不受影响。

就在众人都笑李怡傻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警觉起来,那就是唐武宗李炎,那时的李炎还是颍王。他觉得能被如此戏弄而不为所动,不太像真傻子的行为,从此对他的傻皇叔多了个心眼。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6)

840年,唐文宗李昂病重,李炎被拥立为皇太弟,文宗一死,他便登基。唐武宗在位时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可惜就是喜欢吃长生丹药,才三十三岁就把自己毒死了。

在位的六年时间里,李炎始终对他的傻皇叔不放心,多次找机会试图以意外的方式谋害李怡,可每次都不成功。气急败坏的李炎,吩咐太监把李怡丢进粪坑里,不淹死他都能熏死他。结果李怡还是没死成,反而在那玩了一宿。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7)

李怡这回没死成,其实多亏一个太监。唐朝后期宦官当政的情况不新鲜,马元贽便是一个想要权力的宦官。他见李怡多次被害都不死,且李炎身体每况愈下,便筹划着让痴傻的李怡为自己所用,等李炎一死,就扶持李怡做傀儡皇帝。

马元贽给李炎献计,说不如直接杀了李怡算了。李炎同意,马元贽赶紧将李忱偷偷运出皇宫藏了起来。不久,李炎果然死了,马元贽见时机已到,派人把皇太叔李怡带回宫,并为他改名叫李忱。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8)

846年,李炎病死,李忱被一众宦官拥护继位。登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刻,李忱立刻就变了个样,众臣惊呆,原先李炎的心腹太监们,也终于明白他此前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谋害这个傻皇叔。

隐忍了四代皇帝,他的哥哥,他的三个侄子,李忱终于当上了皇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唐宣宗李忱装傻后登皇位(唐宣宗李忱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9)

李忱在位十三年,在隐忍多年中他看明白了朝政上的很多问题,限制宗室和宦官,整顿吏治,为原来冤死的百官平反,击败吐蕃,平安南、塞北,恭谨节俭,人们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唐太宗当年的影子。

可惜的是,李忱也学他侄子李炎服长生药,五十岁的时候把自己给药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