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第二站(走进黄河源头)(1)

山东西部,我出生的那个农村小院距离黄河仅有二十公里。

儿时最快乐的事是去姥姥家,距离姥姥家只有三公里,中间要翻过黄河大堤,祖祖辈 辈生活在平原的人没见过伟大的工程,大堤垂直高度不过三十米,是我儿时见过的最大高度, 也被两边的祖辈赋予了很多传说。

关于黄河大堤的传说听多了,却弄不清楚黄河与大堤之间的关系,小小的心里便常常 萌起看看黄河的愿望。虽然只有二十公里的路程,实现这愿望却等到上了初中住校,一个同 学家在黄河边上, 一个刺骨北风的冬日,一辆吱呀作响的自行车,两个唱着歌的少年向着黄 河出发了。

又一条大堤横亘在那里,同学给我说这是黄河大堤,离我家不远的那不是大堤吗?为何 这里又有一条,后来才知道下游的黄河高于地面很多,为缚住这条苍龙,才筑起这两条大堤。

才到大堤顶上,用快冻僵的双手捂住麻木的耳朵,眼前那是什么样的景象啊!雾蒙蒙的 空气中望不见对岸在哪里,大块大块的厚厚的冰在河里仇敌一般互相撞击,这块上了那块上 面,那块又叠在另一块上面,发出轰轰的声音,混沌的水一会打漩、一会又起浪,似乎是怪 这巨大的冰撞的不够厉害,我担心哪一块一不小心就会冲上岸来。 这是黄河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凶猛、乖戾,又常听老人说某年某年黄河如何发大水 家是怎样的被淹。 我对黄河充满了恐惧。

刚上初中,最喜欢的是地理课,因为课本附着一本地图册,花花绿绿注满了地名。最感 兴趣的是说出一个地名同学互相在地图上找出来,这种游戏玩过无数次,竟然没有在地图上发 现过“玉树”, 原因是玉树这两个字周围地名太稀少,连游戏时也把她忽略了,然而就是在这个地方,我竟然一呆就是三十年。

第一次来玉树,第一次跨过那座黄河最上游小小的 桥时,心里突然想起来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且拿来一用,改成了“我住黄河头,君住黄河尾”, 并掐在了与同学的长信中,这算不算抄袭?

我与源头都在玉树,到源头去一次的梦想从那一年就开始萌发,距今三十又一年。

几天前开始计划,与心犀朋友一拍即合,定下了出发的日子。

我不知道该称呼那个神圣 的地方是什么,我开始莫名的激动,是去看望未曾谋面亲人?是去朝觐圣地?好像都是,又 好像都不是。我买了最好的哈达,带了“天之蓝”的酒,不会抽烟的我买了一包市场上最贵的烟, 我和朋友要在那里举行朝觐的仪式,细心的朋友还拿着水果,又补了我们的仪式内容。

早上五点,绵绵细雨中我们一行五人朝着那个神圣的地方出发了。 一路都在想像她的样子,同行的朋友是有情调的人,不时念起关于黄河的诗句,忆起各 自看到过的河与海相接的景象。我想象不出来那个圣洁而伟大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我急切想 看到那个圣洁而伟大的地方,七个小时的路上,天一直都阴着,时不时会有点点的雨落下,虽是八月,路 两边密而实、矮而壮的草已返了油光的黄,更显出这高原草场的富贵。

距离那个圣洁的地方还有十几公里便没有了路,越野车也只得一摇三晃循了前车的辙缓行 。高原是如此的坦荡与豁达,尽着你的眼爱看多远就看多远,没有一点儿的遮掩,这周围并没 有山,只有坡。这坡却是那么低调的高贵着,低调的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高贵的你走几步 就胸闷气短。

就在我们都在充分想象那个圣洁地方的时候,在没有任何遮挡下,给我们做向导的车子 怎么也看不见了,心想顺着不是路的路一直开过去应该就在我们的前面不远处等我们,走到一座 山前下车仔细看看,前面实在是不应该有车走过,我和朋友都有点沮丧,手机没信号,向导 看不见,难道那神圣的地方不让我们见?顺着来的车辙回吧!

车子蠕行,左侧有经幡的地方我们都赞成停一停,下车走过去,我们的心开始激动,小 小的石碑、矮矮的一圈木栅栏、洁白哈达挂着的一摞石头下一掬清泉,那不就是我们要一睹 神采的黄河源吗! 我们激动!我们泪目!不敢欢呼,这是圣洁的地方,只能膜拜! 膜拜的人不止我们,虔诚的佛教徒在泉的边上安放了金色的佛祖像,摞起的嘛呢经石系 上了洁白哈达,青青的草地上九只铜制酒杯盛过献祭圣泉的酒,更盛过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的 敬天敬地的心,这里不需要人类的语言,你献上你的敬畏之心就行。

我与友人一一斟满六杯 酒,朋友把水果摆在草地上,除了敬天地,更有对这母亲河和她养育了几千年的我们的祖先。我 们一一把哈达系在那座小小的石碑上,额头轻触,默念祝福。 当我们额头与石碑、与大地默默触碰时,谁都没留意,厚厚的云一直捂着的天空慢慢打 开了,湛蓝湛蓝的天、洁白洁白的云就在我们的上面,这小小的泉里也有了蓝天和白云,我 们擦静了双手,掬一捧真正的黄河水濡湿了额头,饮进这黄色皮肤包裹的身体。

这里是世界上最厚的土地,也只有这块土地才真的应该称为大地母亲,她温和,没有又 冷又峻的冰川矗立;她素朴,没有一点鲜花曾经把她点缀;她弱小,巴掌大的泉冒出细流没 有一丝的声响,昼采日精、夜受月华、天地交合,这片世界最厚的土地孕育了最可歌颂的伟 大,从地球的心房崩出的一股劲流,正是有了这一股劲流才有了华夏裔族。穷尽所思,我难 以把眼前的这股胳膊般粗的细流与几十年前见过的雾蒙蒙一眼望不到对岸的雄浑的河组合 到一起,是她吗?万里路程她弱小身躯怎么走过的?何以汇成滔滔不绝洪流,奔向大海?细 微的伟大!伟大的细微!只要义无反顾,只要一意坚守,原来都可以划上大大的等号! 该往回走了,我们再望一眼这极细的泉,天空的云又愈合在了一起。走在回玉树的路上才发觉忘了把带去的烟点上敬给那片神圣。

黄河源头第二站(走进黄河源头)(2)

我折了一个小小的纸船放进这细细的溪水里,纸船儿随着溪水欢快地走了,我默默的祝福是 放在这船儿上面的,它能走到哪儿那?我抬头问天,天说:很远,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