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炒作“潘汉年”、“五重间谍-袁殊”……等的文章,小编逐一地读过,也静静地思考了很久,对于这些“特殊岗位”人的命运,很是感慨,无意“黑”或“捧”谁,只说说自己的一些感触,一家之谈而已。

一、必须承认“特工”岗位的杰出贡献

潘汉年、袁殊、胡均鹤、关露……,这些特工领导者或是秘密潜伏者,为建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情报的提供,其特殊信息的传递,很伟大。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人的功勋,对于其付出的个人牺牲,保持永远的敬意。

余则成的晋升(从潘汉年说起到余则成)(1)

杰出特工领导者-潘汉年

二、“特工”、“地下党”良莠不齐,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风传建国之后,对于“地下党”的使用,奉行了“降级使用、逐步淘汰”的政策,让很多优秀的地下党人,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受到了委屈,受了苦。改革开放之后,也对这些人进行了平反。

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长期的地下斗争中,“特工”、“地下党”们,也的确是良莠不齐,其中有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有脚踩多只船的投机分子、甚至有敌人的潜伏分子。在建国之初的特殊时期,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固性和纯洁性,对于这些人,进行“长期考察、降级使用”,也是一种必要的措施。

余则成的晋升(从潘汉年说起到余则成)(2)

五重间谍-袁殊

袁殊和胡均鹤,这种共产党历史上的叛徒,即使后续帮助了共产党很多,但也能推测,他们也帮助了国民党、日伪很多。以共产党对党性的纯洁性要求,建国后清除这些人,也是正常的做法。

三、“特工或地下党”的很多事情说不清

潜伏是一种非常机密、风险高的事情,很多都是单线联系,如果唯一的上线死亡,下线可能就永远和组织失去联系了。

在潜伏时期,特工们为谋取对方的信任,也会出卖一下本方的情报或人员,也会腐化堕落,这也许是一种临时措施,但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也为以后的命运坎坷埋下了伏笔。

众说纷纭的“潘汉年私见汪精卫”事件,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汪精卫、蒋介石、延安,各方势力角逐,这一事件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组织行为,很难说的清。如果是个人行为,潘汉年在后续10年中,都始终隐瞒此事、不向组织坦诚汇报,的确不妥。难怪1955年,伟人雷霆大怒,直接批复“此人永不再信任”。

四、“特工”很难被完全信任

《潜伏》电视剧拍得很精彩,但漏洞也不少,其实余则成只是一个被发展的统战对象,说难听点,是“被利用”也不为过。余则成到天津的时候,连党员都不是,这样的统战外围人员,不可能被我党完全信任。毕竟余则成接受了国民党多年的教育、吃的饭、拿的钱,都是国民党给的。所以说,电视剧中给予余则成那么大的信任,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正常的套路是:翠平应该是余则成的领导,监督和领导余则成。

余则成的晋升(从潘汉年说起到余则成)(3)

余则成

在条件复杂的潜伏中,没有组织或人能时刻监督特工,特工面对各方的诱惑,就像“两根金条、哪根是无耻的?”,能让特工坚持下来的,只能是对某一方的坚定信念。

所以说,特工很难被完全信任,始终不会被双方信任。对于特工,是一种悲哀,但对于组织,是一种合理、但却无情的行为。

我们感谢每一名无名特工的付出,对于其坎坷命运,非常同情;对于其坚定的信念,非常钦佩;只是这个行业,注定了他们的颠沛流离、注定了他们的不同于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