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服周的楚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九头鸟”作为湖北的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高度认同湖北佬厉害:经商厉害,做官厉害,算计厉害,打架厉害,读书厉害…..反正都厉害,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湖北是中原之地吗大国大民之湖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湖北是中原之地吗?大国大民之湖北

湖北是中原之地吗大国大民之湖北

1.不服周的楚人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九头鸟”作为湖北的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高度认同湖北佬厉害:经商厉害,做官厉害,算计厉害,打架厉害,读书厉害…..反正都厉害。

自商朝起,湖北地区就形成了广泛的部落联盟,号称“楚蛮”,也就是楚国的前身。楚的兴起于衰亡的过程,几乎与整个周代相始终。湖北话里有句俗语叫“不服诌”,应写作“不服周”,说的就是周和楚的恩怨。对于楚,周始终怀恨在心;而对于周,楚国也始终若即若离,后来干脆自封楚王,和周朝彻底翻脸“问鼎中原”。

楚国的强大让秦国都心怀忌惮,在战国的很长一段时期,秦楚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双雄。两国长期对峙,周边小国白天投靠秦国,晚上站队楚国,正所谓“朝秦暮楚”。虽然楚国最终还是灭亡于秦之手,而且败得憋屈,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诅咒也广为流传,事实上也却是如此。陈胜建立“张楚”政权,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是沛郡丰邑(秦灭六国前属于楚地)人,正是这三个与楚相关的人,最终推翻了秦王朝。

历史上楚国的国土远不止湖北,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因此湖北湖南都源于楚文化,只不过是湖北称“荆楚”,湖南称“湘楚”罢了。相比之下,湖北更多传承了楚文化的精髓,毕竟楚国的国都郢都在今湖北荆州。

2. 湖北是个好地方

如果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版图按照南北来划分,北方文化包括中州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泛东北文化、蒙古文化、西域文化等,南方文化则包括江淮文化、吴越文化、闽台文化、赣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岭南文化等。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巨大,所形成的文化也是气质不同、风格各异。

湖北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的核心枢纽,是中国的丹田。有着“龟蛇锁大江”的武汉,“千万年,屏吾国”的襄阳,黄冈市下属的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南渡北归之时,中原文明往南逃有条通道,到湖北后再顺江而下,黄梅和对岸的江西九江就是这个重要的过江渡口,自然也成了军事重地。三国时周瑜即领军驻守在翻阳湖口的采桑(今九江)以御刘表、曹操。

黄河有“黄泛区”,长江同样有“长泛区”,正所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两者有所不同,黄河一淹就完,长江却还能“春风吹又生”。这种一年饥一年饱的生态,对当地人影响深刻。形容各地人情的俗语“吉安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涉及的三个地名都在“长泛区”的范围内。

3. 天下荆襄,江湖武汉

现今武汉在省内一骑绝尘,睥睨湖北。然襄阳之于天下、武昌之于东南、荆州之于湖广,这三座城市也不可小嘘。如果说湖北是中国的枢纽,那么枢纽当中最核心的节点就是襄阳。南襄盆地的最南端就是襄阳,它肩负着守卫整个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地缘安全的重任。历史上的白起、关羽、岳飞、李自成等名将都曾在此鏖战。历史上有名的战役,至少有一百七十二次发生在襄阳,数字惊人。

武昌之于东南的重要性,不逊于襄阳之于天下。整个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区域性战争就是湖北与江南之争,可以说,谁控制了武昌,谁就能控制江南。

真正的湖广形胜在荆州。在唐代,荆州长期是湖北的行政中心;到了元、明时期,武昌从军事要塞转变成经贸中心,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逐渐取代荆州成为两湖的中心。

曾经的湖北是襄阳、武昌、荆州三足鼎立,今天的湖北却是武汉一家独大。直至清末,武昌、汉阳、汉口三镇仍然分离,在张之洞手上,三镇才开始合流,1927年正式合并为武汉。

沿长江顺流而下有三座江城:重庆、武汉、南京。这三大江城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女人比男人厉害,湖北女人好像是伪装成女性的男人。都是干架,湖北人是审时度势、尽兴就好,场面上过得去就行;湖南人是豁出所有、死磕到底,出手就做好决裂的准备;重庆人往往发完脾气就完事,湖北人则一般会心里记下这笔账。

上海是滩涂,武汉是码头,上海吸引了全国的精英,武汉浓缩了整个湖北的精华。武汉拥有八十多所大学,百年以上历史的大学就有五所,华科、武大在全国都拥有极大声誉,成为中国有名的高教重镇。然尴尬的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一毕业即飞向深圳和北京等地。留不住人才,成了武汉最大的痛。“近悦远来,三生有幸”——生活便利舒适,生意通达兴旺,生命丰富多彩,或许是解决一这窘境的最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