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盆友们大家早上好。当大家看到这条推荐的时候,我们已经在通往上影节的高铁上啦!

明天就是上影节的第一天,不知道你现在的状态是已经出发,正在路上,还是蠢蠢欲动呢?

三四月份我们都在为北影节忙得焦头烂额,讲真完全没时间好好看片,实在是可惜。不过这十天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假期”,既能“逃离北京”,还有一堆新鲜影片能让我们在影院里一起感受,小日子滋润的很呀。

因此,我们作为普通影迷也做了不少功课,几天前我们为大家整理了30部推荐影片,戳此回顾:这些电影,值得你千里迢迢奔赴魔都!。其中不少相信你们设好闹钟刚点进去就发现红色一片吧。今天我们又为大家带来了30部稍显冷门却质量优秀的影片,都尚有余座。前15部推荐来自粥粥我,后15部推荐来自迷人的张帅哥,供大家慢慢享用吧。

祝大家观影愉快!

残菊物语

残菊物語 1939

即使不如《雨月物语》的知名度,却也不妨碍《残菊物语》成为沟口健二「一场一镜」的代表作。这部描绘日本30年代歌舞伎生活和爱情的悲情故事,一如既往承袭了沟口的风格:极力压抑欲望,第三视角冷静旁观,强有力的舞台感,试图触及男性社会的根基。

仅仅依赖镜头运动和演员走位来实现调度,是早期电影技术不够的产物。但不容置疑的是,和今日诸多浮躁的作品相比,这是沟口的无比魅力。

阿尔及尔之战

La battaglia di Algeri 1966

The Battle of Algiers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

欧洲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之作,半纪录手法和全景式视角相融,黑白影响的粗粝之感,将战争的汹涌澎湃和战争之下每个个体的细腻情感从小巷里自然而然地带到我们面前。

密集的鼓点,是自由的号角。

最后安全

Safety Last! 1923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2)

在电影史,尤其是香港电影中被争相模仿的经典爬楼桥段的原始出处。即使哈罗德•劳埃德不能匹及好莱坞喜剧演员中的最顶尖,但《最后安全》其中的确蕴含卓别林式的黑白讽刺意味和基顿所擅长的人与物之间的有趣关系。

喜剧元素的运用独到和背后隐隐流淌的动人情绪,以及,观影前默念,没有特效。

让娜•迪尔曼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1975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3)

极富才华的女性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一部鸿篇巨制,极其简单的固定向镜头和千篇一律日常生活的描述,却被称作在形式和内容上极富革命精神的电影。抛却了修饰和技巧,反馈的是生活的本来面貌,隐晦传达各味情绪。

空白的13年

blank 13 2017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4)

压根儿抢不到票的大热《昼颜》的剧集版,让这个生物老师北野终于成为日本一线的魅力男生。18年才会在日本本土上映的《空白的13年》则是工桑亲自操刀担任导演,讲述寻找“真实的父亲”的故事。

流浪巴黎

Paris pieds nus 2016

Lost in Paris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5)

在这对比利时夫妻导演一贯色彩饱满的镜头下,融合了默片式的肢体设计和歌舞段落的动作编排,是一部来自法国的怪诞版《啦啦蓝》。

左岸派代表作《广岛之恋》里的埃玛妞•丽娃,90多岁的年纪依然具备法国年轻女孩的活泼和灵气,在这部充斥着经典法式幽默的温情作品里饰演一个可爱的神经质奶奶。这部作品是她的遗作,却丝毫看不出生活给她带来的变化,勇敢和力量是抵御时间的最佳武器。

暴雨将至

Пред дождот 1994

Before the Rain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6)

三段相互交错的故事,不同文化、宗教、民族的误会造成的悲剧。看似不和逻辑的圆形结构,时间永恒,但战争和生命永恒。

完全陌生

Complete Unknown 2016

在我们本周的一周新片的推荐中出现了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美女蕾切尔•薇兹能够随时转换人生。这个有些小奇幻的故事设定,实际是在讨论如果可以重启人生,你会如何做选择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到底是追求人生完美还是希望人生多样但拥有遗憾?

影片中有大量刻意强调的特写镜头,以窥见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两位主人公的彻夜长谈,似乎揭示了这么一个主题:无论人生完美或不完美,孤独永远伴随左右——多么典型的西方哲思。

与歌同行

Walk the Line 2005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7)

继前一阵子在资料馆看完《摇滚吧爷奶》(又名《我心不老》)泪崩无数次之后,再一次确认了音乐类的纪录片和传记片的动人之处。因为音乐不论是对于银幕中的他们还是对于黑暗中的我们,都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魔鬼时光

November 2017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8)

来自爱沙尼亚的一段魔幻故事,和几年前的《横风之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偷窃者、异教徒,狼人、瘟疫、幽灵,肆无忌惮。迷离的画面和故事结构,仿佛一场梦游奇境。

哀苦心事

ডুব 2017

Doob: No Bed of Roses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9)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近几年中东和西亚国家拍摄出了许多力图还原社会真实图景的影片。来自孟加拉的《哀苦心事》有个非常漂亮的英文译名:no bed of roses,并不称心如意。它尝试着触及伦理的禁忌,希望让大家学会去选择自由和独立。

哈尔姆斯

Хармс 2017

Kharms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0)

两个部分,黑白是这位前苏联荒诞戏剧大师丹尼尔•伊万诺维奇•哈尔姆斯所处时代的真实影像记录,彩色部分则是由现代演员的扮演。影片聚焦哈尔姆斯的超现实主义作品,音乐与寂静、创作与匮乏、沉思与诙谐,彼此交织,野蛮生长。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夜明け告げるルーのうた 2017

Lu Over the Wall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1)

和《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一样出自汤浅政明之手,同样的美味,同样的超现实,同样的反差萌。日式浪漫主义,清爽的夏日アニメ。 (♥ω♥)~♪

婚事

Noces 2016

A Wedding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2)

意外怀孕的巴基斯坦女孩寻求生活自由和追求的故事。社会伦理,宗教,家庭,等等,和作为女性自己的渴望相比,孰轻孰重呢。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

Vincent 2016

Vincent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3)

和《万圣年代》中的气氛微妙的相似,闹剧般的环境和青春期孩子的视角,像是慢慢透过墙壁一般,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温馨幽默诠释严肃议题,演绎了关于两代人的奇妙救赎之旅。

奇怪的袜子精灵

Lichozrouti 2016

The Oddsockeaters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4)

来自捷克的动画电影,故事的设定是世界上存在着以人类的袜子为食的小生物,讲述的其中一只袜子精灵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而踏上冒险路程的故事。我其实很喜欢这种奇奇怪怪的猎奇的轻松的电影,毕竟吃袜子的精灵感觉还是比吃指甲刀的周冬雨好一些。

一袋弹子

Un sac de billes 2017

A Bag Of Marbles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5)

《一袋弹子》是约瑟夫·若福1973年的同名小说的第二次改编。第一次改编为1975年雅克·杜瓦隆的同名电影 。这是一个二战期间犹太小孩的回忆录,讲的是一对十来岁的小兄弟莫里斯和约瑟夫从占领区逃到自由区以及此后的一些经历。

二战、犹太人、儿童视角的回忆本身就是百看不厌的题材,这次改编,为了选出合适的演员,导演见了一千多名候选儿童,最终挑出这两名主角。小说作者若福也作为顾问出席拍摄现场。非常值得到大银幕上一看。

热情似火

Some Like It Hot 1959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6)

我不管别人怎么说,《热情似火》在我心里就是史上最好看的喜剧,有趣又不庸俗,无论我重看多少遍都会还是被早已倒背如流的笑点排山倒海地击中。啊,永远的比利·怀德,永远的梦露!一定要再去看一遍!旁友,约吗?

乱莺

乱鶯 2016

Stray Nightingale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7)

算是很新的一部电影,豆瓣只有两个人标记看过。讲的是日本著名的侠盗十三郎的故事。被随从背叛,身负重伤所幸得好人所救,本想安定余生。不料救助过他的巡逻官的儿子匆匆会面却不想随后跟来了一场阴谋……日本拍人性啦翻转再翻转啦向来都是首屈一指的,《乱莺》其中有一句很值得玩味的台词:“你听夜莺在叫。” “嗯……”“已经这个时节了,竟然还听到了夜莺啼鸣。”“大概……它知道春日将尽,想要最后再鸣叫一回吧!”个中滋味,谁人能懂呢?

纪念

Souvenir 2016

导演巴沃延续了《德州北海》的清新风格,与于佩尔阿姨强强联手带来了一部有趣甜蜜的新电影。于佩尔所扮演的Lilian在肉制品加工厂工作,她曾经以Laura的名字名噪一时,是音乐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甚至参加过欧洲歌唱大赛。如今她在公寓过着隐居生活,将昔日辉煌抛于身后。但是,22岁的Jean走进了她的生活……

刚刚在《她》里演完女王的于佩尔马上和年轻的凯文搭戏,本来很担心会不会有违和,唉,少女果然就是少女,有完美又登对就是了。

东京流浪汉

東京流れ者 1966

Tokyo Drifter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8)

《东京流浪汉》是今年刚刚逝世的著名日本导演铃木清顺的代表作之一,非常铃木清顺商标的黑帮片。拥有华丽的画面,非传统性的叙事技巧,更总要的是还有一点点黑色幽默在里面,被誉为唯美新潮黑帮片的代表作。这个故事充满那个纸醉金迷年代的空虚感和流浪的宿命主题,到底是不是另一种逃避的态度,就让电影来告诉你吧。

恋妻家宫本

恋妻家宮本 2017

KOISAIKA MIYAMOTO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19)

日本的艺人,除了福山雅治,我最喜欢的就是天海佑希了。这次她和阿部宽共同主演的《恋妻家宫本》是根据家族小说的拿手作家重松清的作品《家庭餐厅》来做改编的。

迎来中年离婚危机的50岁中学老师阿部宽通过自己的学生和料理教室重新认识家庭,与孩子独立生活后没有什么大的期待的妻子天海佑希一起去面对如何面对“空巢”的生活。一系列幽默又温暖的故事很适合6月的午后和恋人在电影院静静地欣赏。

石头

石头 2017

Stonehead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20)

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部在柏林电影节上映,提名了今年上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的国产电影。

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孩子们因为一个球而经历的各种转折,意外,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值一提的“你让着他点儿”的小事,但是在敏感脆弱的孩子心里,却是一道也许永远愈合不了的疤。

卡农

カノン 2016

Kanon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21)

同样是去年的新片,《卡农》的海报虽然长着一张冒粉泡泡的脸,但是这个故事似乎没有期待中的甜。金泽料理老店的三姐妹长大后各奔东西,因为祖母的病逝让三人重聚并被告知她们早已为死去的母亲其实还活着……这个故事以巧妙的叙述方式,聚焦在畸形的原生家庭上,不知道看过此片,想结婚的小情侣们会不会刹住登记的脚步再仔细考虑三分钟呢?

酒会

The Party 2017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22)

《酒会》来自英国,虽然说是一部“以喜剧外壳来包装的悲剧”,但是满满的英式幽默摆在那里,仍然还是应该分类为正经喜剧。

故事从珍妮特为了庆祝自己荣升为卫生部的影子部长,叫来自己的密友组织的一次聚会开始说起。虽然她的丈夫比尔却对此有些不乐意,但是酒会进行得很顺利。故事的转折是从比尔开始的。在小小的客厅里,在大短短的70分钟里我们将会看到编辑大胆地涉及到了政治见解、宗教信仰、思潮的广泛话题,再加上精巧绝伦的结尾,一次打包7位实力演员正面交锋,60块贵吗?一点都不贵!

正午

High Noon 1952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23)

《正午》已经是爷爷辈的影片了,被称为“最著名的反西部片”,最惊艳的一幕是加里摔下警徽带着格蕾丝•凯莉绝尘而去,没有使这部电影落入爱恨情仇的套路里,反而成就了第25届奥斯卡十多项最佳提名的好成绩。如果你恰好和我一样喜欢看西部片,那这一部酷炫又充满活力的顶尖西部片就在你的眼前。让我们红尘作伴,大杀四方吧!

二胎风波

به دنیا آمدن 2016

Be Donya Amadann

上海电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上海不看这些片子)(24)

说起来帅哥的品味也真是丰富,屏幕里戏剧化的家长里短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之一。感情甚笃的中产夫妻法哈德和帕里,都从事戏剧电影行业,与独生子儿子在德黑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帕里的意外让夫妻双方陷入了僵持。

伊朗国内日益紧张的局势,也可以通过入围了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二胎风波》可见一斑。另外这部电影里围绕不同性别、阶层的生育焦虑,讨论当代复杂的社会问题,人口压力巨大的中国人啊一定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