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种下巴西菇拓宽致富路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生态种菇致富的路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生态种菇致富的路子(种下巴西菇拓宽致富路)

生态种菇致富的路子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种下巴西菇拓宽致富路

南和县康怡家庭农场主要经营食用菌生产项目,辅助种植核桃、蔬菜和粮食作物。其中,食用菌年产量12万公斤,年产值110万元——

本报记者杨永丽通讯员 武国栋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俺们把巴西菇卖到了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市场,家庭农场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61岁的黄爱民难掩内心的喜悦。

黄爱民是南和县康怡家庭农场负责人。这家农场经营土地120亩,主要生产食用菌、核桃、蔬菜,年产值达到110万元,去年纯收益实现25万元。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作为其中一个观摩点,该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精细管理小蘑菇里大商机

日前,记者来到康怡家庭农场的巴西菇种植基地,连片的大棚里十分热闹,农户们正在忙着检修大棚、备料,为来年的下菌种做准备。

“明年开春气温上升稳定就可以上料、下种,5月份能出菇。”黄爱民介绍道,巴西菇也叫姬松茸,是一种原产南美洲巴西、秘鲁的食用菌,属名贵食用菌,具有药用价值。它利用农作物副产品为生产原料,是变废为宝的过程,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们通过管理精细化,通过统一发酵、二次加温、播种、覆土、出菇等系列标准化流程,保证了食用菌品质的统一稳定。”黄爱民说,今年的巴西菇已经全部收获完毕,产量在12万公斤左右,预计产值可达到110万元。

小蘑菇里有大商机。其实,早在2011年,黄爱民就决定种植巴西菇。“这玩意儿原产地距离我们这里十万八千里,气候土壤差别太大了,肯定种不成!”当时,乡亲们和家人都反对他,但固执的黄爱民孤身一人远赴广东、山东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回来后承包了18个常温棚种植巴西菇,每到采菇时都要雇佣60至70个工人

前来采摘,人工成本巨大。

2015年,他通过调研市场,改进种植技术,把大棚改成8个全钢架智能温室大棚,自动温控、自动喷淋,食用菌种植由“一年两季”变为“一年四季”,年产量和效益均实现翻番。后来,采摘季也只雇佣6至7个工人就能完成。

刚开始种植技术不成熟,遇到了很多问题。黄爱民先后聘请多名专家及技术人员到农场指导种植技术,经过几年发展,种植技术已逐渐成熟,并与一家食品公司开展多方位合作,确保了食用菌质量稳定。

“到了采摘旺季,商户们直接让收购人员在农场蹲点收购,产品根本不愁销路!”黄爱民告诉记者,他的产品主要销售到云南和福建两大市场,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干菇市场价格稳定在130元/公斤,鲜菇销售价格18元/公斤。去年一年,农场实现纯收益25万元,今年预计收益比去年更高。

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便于运输和储存,黄爱民还引进了国内先进的全自动一体化真空低温速干设备,采摘的鲜菇第一时间烘干密封包装,不仅方便了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还更好保留了产品特有的清香和营养。

变废为宝走循环利用之路

进入冬季,巴西菇已经完成收获。黄爱民的儿子黄少波在大棚里忙着清理废弃的培养基。

“这些废弃的基质能做什么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黄少波说:“这些培养基虽然已经长不出蘑菇了,可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果树、蔬菜上好的肥料,可舍不得扔掉呢!这几天正忙着清理培养基,拉到外面的果树和蔬菜地里,有了这些天然肥料,明年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能长得好!”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康怡家庭农场坚持“绿色、健康、生态”

的经营理念,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变废为宝,一根玉米芯、两次利用。使用无菌技术,将农场内玉米芯等原料作为培养基,经过粉碎、发酵等处理,培育出新鲜的蘑菇;蘑菇种植产生的废弃物,又作为玉米的有机肥,生产出新的蘑菇培养基,实现了“三赢”,既保证了培养基的有机营养,又保证了产品的绿色健康,还提升了种植的综合效益。

“这种在食用菌上采用的有机培育新方法,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牛粪、玉米芯等原材料,经过粉碎、发酵而成,具有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特点,产出的巴西菇质量颇佳,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血液垃圾等功效,营养价值极其丰富,特别是抗癌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黄少波说。

三产融合稳步推进促发展

康怡家庭农场在食用菌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一体化经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采摘等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万元,成为继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之后,又一项收入来源,有效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康怡家庭农场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全县蔬菜产业转型升级,辐射附近80多家农户投入食用菌生产,有效优化了本地产业结构调整,拉长蔬菜产业链条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现在我在家门口的农场打工,不耽误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工资,还是挺满意的。”郝桥镇东薛屯村民李现军说。

今年,康怡家庭农场获评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明年计划发展草莓、冬桃等多个水果品种,让游客一年四季来了都能采摘到新鲜的瓜果,吸引更多周边大城市的游客来我们农场体验乡村生活乐趣。”黄爱民说,现在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正在申请中,希望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