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生态农业扮靓乡村(以都市生态农业为载体提升社区品质)(1)

长龙竹山吓村休闲公园红色主题雕塑。李鄂 摄

走进长龙村,当地居民家门口昔日闲置的土地,被装扮成高颜值的“四小园”,整个村庄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黄江镇长龙社区依托丰厚的生态基底和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加快打造红色展馆、森林公园景点等,让整个社区焕然一新。

撰文:蔡子航 韦基礼

将客家文化注入民宿产业■■■■

长龙社区毗邻深圳公明区,四面青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是东莞市首批村级体制改革社区示范点之一。

“长龙社区内拥有大屏嶂、黄牛埔两个市级森林公园、黄牛埔和大石坑两个水库以及水渠农田果林等,生态基底一流。”长龙社区党工委书记蔡伟华说。

近年来,随着莞深融合深入发展,身处深莞经济腹地的长龙社区区域交通联系便捷,依托大屏嶂、黄牛埔森林公园以及绿道等,社区生态旅游业得到初步发展。

长龙建村400余年,除了丰厚的生态基底外,在近年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长龙依旧保留下7个成片的传统村落,排屋、炮楼、祠堂、教堂、民国别墅、古井、古树、巷道等历史遗迹古风犹存。此外,舞麒麟、祝寿、唱客家山歌等传统活动至今广为流传。

“在快速城镇化的珠三角地区,长龙社区作为古风犹存、村产融合、三产联动发展的岭南新乡村,乡村资源尤显珍贵。”蔡伟华说,依托生态旅游资源,该社区正致力于把山水资源、古建筑资源和客家文化相结合。

“长龙社区客家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我们打算将客家文化注入到民宿产业中,增加旅游业的内涵。”长龙社区负责人说,辖内客家文化值得大力弘扬传承,如舞麒麟与舞狮,客家传统美食如艾粄、娘酒、萝卜粄、汤圆等,同样可以为民宿产业增添内涵。

今后社区将继续发掘并发展传统文化,增加慈善敬老长跑、自行车赛事、登山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丰富社区文化业态和人情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

此外,长龙社区计划通过雕塑小品、文化墙、历史长廊等要素,展示社区发展历程、客家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并通过在广场周边配套商铺和宾馆,为村民、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游客提供购物、住宿场所,活跃广场气氛。

蔡伟华直言,全力抓好经济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的关键,接下来社区将立足社区资源特点,探索新管理模式,引进高端产业,吸引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等优质项目,因地制宜突出社区生态特色、经济特点,围绕重点提升、示范带动,形成良好的乡村振兴可持续效应。

“长龙的好山好水都是基于其拥有高森林覆盖率的优越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保持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蔡伟华说,今后社区将以都市生态农业为载体,全面提升社区环境品质,重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骑行、远足等康体休闲项目,建设综合性生态旅游社区。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品质■■■■

“现在村里把几个‘四小园’打理得很漂亮,村里环境也越来越好了!”长龙社区居民曾婆婆乐呵呵地说。一个个小花园、小公园点缀着社区,“门前种花,屋后种菜”的田园生活,正在长龙变为现实。

在长龙社区南山坑排洪渠边,原本有一块杂草丛生的约4000平方米的空地,经常出现抛洒建筑渣土和无主建筑垃圾等现象。

为提升社区面貌,长龙社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该区域打造黄书角文化广场景观提升工程项目。项目依托黄牛埔水库,在社区内打造一条滨水小碧道,建设观景长廊、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同时配套一个篮球场、一个小广场。

为缓解社区日益增加的停车压力、提升南山坑排洪渠的景观,经过长龙社区“两委”干部、村小组负责人、监事会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决定向“民生微实事”申请实施《长龙社区南山坑排洪渠景观提升及停车场建设项目》。

随着项目完工,该空地被打造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的小花园,疏通治理后的南山坑排洪渠也焕然一新,处处彰显绿意,在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同时,让辖区居民可以近距离享受滨水之乐,满足文体休闲活动的需求,周边设置的停车场则缓解了停车压力,为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围绕社区文化亮点,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长龙社区还深入挖掘有特色、有深度、有温度的乡村振兴项目。

在长龙社区老围村后山坡,有3棵树龄均超百年的细叶榕树,其中两棵甚至有160多年的树龄,2003年被市列为三级保护古树名木。通过对榕树头升级改造,长龙社区周边环境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增设休闲设施,为村民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此外,长龙社区还升级改造上流洞小公园,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融入了党建与文化元素,让美丽乡村建设颜值与内涵并存。

将红色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讲起村庄历史,长龙区域立村最早的是竹山吓自然村,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立村,因四面环山,东面有龙顶山脉而名长龙。最早迁入的叶姓因战乱由河北省、福建省等地不断南迁,至今已400余年。

作为承载着东江纵队精神的革命老区,黄江红色遗址、生态资源等人文资源富集。抗战期间,东江纵队坚持敌后抗战,在广九铁路沿线频频出击敌人,卡断日军的铁路交通运输线,破坏日军“全线通车”计划。东江纵队的主要领导就是来自长龙社区,该村的红色文化历史也极具特点。

因此,长龙社区在乡村振兴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特别注重挖掘辖区的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将红色元素和历史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长龙社区竹山吓村乡村振兴项目。

如竹山吓村休闲公园红色主题雕塑景观,设计了红色景观座椅和红色艺术装置来搭配主题雕塑,同时增加了红色特色的路灯来搭配整体的红色文化印记。

长龙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主题雕塑景观赋予了社区新的“红色基因”,将党风党史融入其中,让群众在散步、休闲的潜移默化中主动接触学习辖区红色文化,接受党史内容熏陶,从而推动形成全民学习党史的新氛围。

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竹山吓村还有着全镇保留最好的碉楼大院李保楼(又名秀荣别墅),该建筑位于黄江长龙竹山吓61号,建于19世纪20年代,坐东向西,占地约12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独特,至今已有200年历史。

当前,长龙社区正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标准,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结合秀荣别墅周边环境整体规划,通过对外立面进行翻修、对花园庭院进行改造等具体措施,尽可能保留历史文物的原汁原味,展现秀荣别墅历史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