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幼儿园相继开学,

大班的孩子即将幼儿园毕业,

孩子很快就要升入小学了!

幼小衔接作为幼儿迈进小学的第一步,

其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

作为家长的您,

知道如何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吗?

如何解决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困惑(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1)

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调查显示,由于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养成教育认识缺失或比较片面,家长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幼儿各种问题的滋生:

a.漠不关心 顺其自然

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幼小衔接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认为幼儿自然发展就好,不用过多干预。这就使幼儿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b.过分宠溺 缺乏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现在的部分年轻家长却对立规矩,嗤之以鼻,他们过分的依赖赏识教育,完全赞同并拥戴西方的自由成长教育,反对限制孩子,干涉孩子的一切,一味地鼓励孩子张扬个性。没有帮助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孩子没有规矩、不知礼数、自私骄横,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他人、不会与同伴交往。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小学的要求和规矩多,而对老师、学校产生抵触情绪。

C.简单关注 粗暴对待

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d.重视知识 忽视能力

家长的关注点往往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甚至有些家长在幼儿入学前已经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全部教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例如:一位幼儿的妈妈每天在空闲的时候都教幼儿背唐诗宋词、背故事、学写字,但从来不让幼儿玩玩具,也不让幼儿参与劳动实践。这种只重视知识积累,而忽视孩子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持续培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自身普遍存在的这种种问题,无形中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无法形成家园合力、家校合力,导致幼儿在入学后出现了各种不良的习惯。

如何解决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困惑(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2)

如何解决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困惑(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3)

对幼儿家长的具体建议:

①善于关注和发现孩子真实的内在需求。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幼小衔接要么一无所知,要么对孩子上小学的情况不太关注。这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平时不爱学习,自然也就不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他们仍然抱着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的旧观念,丝毫不关心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的焦虑与迷茫。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很重视,但不得其法,给孩子报了多种幼小衔接班。尤其是暑假,自己要上班,根本没空管,往培训班里一扔,一切完事。当孩子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时,家长们往往视而不见,觉得孩子矫情,且长期不予解决,以至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②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言行举止的影响,倘若家长能以身作则,多读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那么孩子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也是一种隐形的“零起点”幼小衔接,不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还能极大地推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③积极参与校园、社区的相关活动,伴随孩子共同进步。近年来,许多社会团体经常会联合幼儿园开展一些与幼小衔接相关的活动,如亲子阅读沙龙、小学入学大解析等等。这些活动并不局限于幼小的孩童,还把家长也纳入了进来。如果家长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多陪伴孩子一起参加类似的活动,那么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变化家长就能及时地、敏锐地捕捉到。在这一过程中,有进步当场给予鼓励,有不足当场予以指正和帮助,相信每一位孩子都非常渴望这种陪伴。如此,家长资源在“零起点”幼小衔接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