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到公司,同事小王迎过来从上到下一遍打量,“呦,黑白控啊!”对于这个平日里办公室公认的时尚达人又冒出的新名词,我已经习惯左耳进右耳出,然而,随着我推开办公室的门,每个同事几乎都冲着我来了一句“黑白控啊!”这一说,可给我说蒙了,“什么?什么控?”大家齐声道:“黑——白——控!”

小王端着一杯奶茶走过来,在我周身绕了一圈,“别以为学会‘Hold’就沾沾自喜,很不客气地告诉你,你已经OUT啦。我说你也是,办公室都是新新人类,怎么就你甘愿窝在时尚文化沙漠里呢?今天我要给你恶补一下‘符号文化’!”小王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堆名词,在我像个外星人一样等着她翻译的时候,她突然从办公桌的盆景旁边,抽出了一张纸,“自己看看吧,对Cattle弹Piano,都没这么不给力!你啊,UFO转世!”我端起小王给我特意“加料”的奶茶坐到桌前,一串“火星文”横冲直撞入我的眼球——

“红热气”:一种状态,原意是热气、上火的症状;后被网民引申为生活中愤怒、不满、情绪失控的状态,很多时候会与咆哮体连用。

“卢瑟”:源自英文loser的音译,表失败者的含义。

“伸手党”:所谓伸手,中国人俗称盗窃者(小偷,梁上君子)为三只手,手上功夫出神入化,而伸手党,则代表了无偿索要/剽窃别人劳动力或成果的人群。

“矮穷矬”:在各大论坛,贴吧高频出现,对应于“高富帅”。 矮——身材矮小,穷——家庭贫穷,挫——长相失败。

“白金汉”:高学历、高收入、高品位的白领、金领男人,是职场精英,时尚符号。常指一群凭自己实力打拼上位的高薪一族。他们通常不靠父母,不靠关系,不靠投机,靠的就是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充满智慧,独立自主充满傲气的特质让“白金汉”更像这个城市里的新贵族。

“拜登吃面”:意思是一切从简,崇尚朴素的作风,以远低于价值的价格采购到商品。形容一切企图以极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呸红族”:指炫富事件后出现的对红会说“呸”一类人。

“蹭蹭族”:指通过共享别人资源享受某种便利的群体。在都市里,出现了以“蹭”为乐的“蹭蹭族”,“吃人家的嘴软”在他(她)们眼里已成过时的观念,从吃的到用的,他(她)们都能巧妙地将“拿来主义”用到极致。

“慢咖”:慢调怪咖,指动作慢的人。 引申意为做事慢半拍,经常处于懒散状态,反映迟钝。跟不上步调,属于怪咖一种。

“三俗滴”:是形容“三俗”的一种可爱的说法。即“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

“米其林女生”:一般暗指身材不好尤其是无腰部曲线,水桶腰女生。

“血喷”:一般用来表示对某种事物或事件的想法或看法为,过度惊讶,觉得不可思议。

看着这些小王平日里勤于积累的“新文化符号”,我有些茫然了,《辞典》里的固有名词,全部让贤退位给“专有名词”了,越看越糊涂,偶尔那么一两个恶搞的组合词语差点被喷上奶茶。我拿着小王的“密保”,在她期待得到敬仰的眼神中,我加倍诚恳地说了一句,“我家孩子要是用这些词语写作文,就等着班主任给我‘开小灶’吧!”

小王不屑一顾地夺过她的“密保”还有那杯让我喝变了味道的奶茶绝尘而去,“文化需要扶贫!悲催!”

这时,老李走过来,“口语化嘛,我是追不上网络词汇了,你就跟着他们随随便便说嘛,省得跟我一样,也变成‘低保户’”。

看着小王继续在网络上跟帖新新词汇,我甩掉头脑里的陌生感,没有跟着在词海里冲浪,沏了一杯龙井,照旧翻开每日必看的《诗经》,顿时,朗朗上口。

文化的时代性,有其不可压制的冲动,而文化符号本身标志着一种革新,面对各种理由窜出的雷人辞藻,引经据典已经吸引不了听觉的注意力了,非得把中国的汉字加外文胡乱摆在一起,让人吞吐半天才反应过来,甚至茶不思饭不想都没能“解开”的新词,才代表着一种文化进步吗?

符号的更替,与之快节奏的是一种追逐另类的趋近。天桥杂耍,胡同小贩,在老舍笔下,北京文化的古今沉淀着经典,往往经久不衰,庄严而神圣。现今,符号已不再是文化的专有代言,而是一种生活化的走向,它所引申的内容包罗万象到让我这类人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有互联网,日常琐事繁重,百度着百度着,也就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离我这种沉于“贫困”的人越来越远了。

古典亦非不可取而代之,现代亦非绝对象征进步,说到底,终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大底蕴的,像这样优秀的民族,没有借东风来鼓吹自己的存身之地,不得不让我们更加欣赏不朽的中国魂,有一句话,我憋了很久都没有对小王讲,我想,有一天,她或者她身边的他们,会拾起被怠慢的文字,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与信仰厮守,伴着经典看文化细水长流。

影响文化扶贫的因素(你被新文化扶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