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通识教育课有哪些(通识教育优势究竟在何处)(1)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得究竟怎么样,该如何寻求发展?

复旦大学今天在“‘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二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上正式启动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调查项目”,将通过对全国100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呈现通识教育的发展态势,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体系提供有效支持。

此次大会以“打造通识教育‘金课’”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290余所高校的相关校领导、通识教育管理者、通识课程教师、研究学者等近千人参会。

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邬大光在以“通识教育的价值与本质”为题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有着厚重的通识教育传统,重振通识教育,是对通识教育价值和本质的回归。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在“通识教育与能力训练:现行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反思”报告中,通过对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通识课程学习收获的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立通识课程体系的二元逻辑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通识课程建设推动本科课程结构的改善。

四川大学通识教育专家组负责人刘莘在“通识教育的互联维度:课程、阅读及其他”的报告中,建议通识教育可借助移动技术的支撑,从课程、阅读等多种维度出发,更高效地整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更灵活地关联学生的教育与人生。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对策”为题,回顾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基本路径,分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在“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及“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两个会议分论坛中,众多学者围绕通识教育的不同侧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通识教育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当前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需要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教师投入与学生投入相结合等目标。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领域中对本科教育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实践重点也从体系建构逐步转向质量提升。

复旦大学经过13年的建设,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具有“中国根、复旦魂、重实效”的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立起七大模块核心课程和书院制度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