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对潘金莲自然是义愤填膺的,恨她不守妇道,给自己的哥哥戴了绿帽子,恨她丧尽天良,竟然毒杀自己的亲夫,然而在二人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武松很可能对潘金莲还抱有好感,起码是没有什么坏感的。

敢于跟母老虎斗争的男人(面对投怀送抱的美艳少妇)(1)

要说武松对潘金莲的感觉,先要从他的前半生经历说起。武松是个武艺超群的英雄好汉,靠一双拳头打天下,年轻的时候经常惹事生非,失手将人打得昏死,误以为打死了人,逃难到柴进庄里,却因为任性使气,喜欢酒后闹事,让柴进生厌。后来偶然酒后打死老虎,成了英雄,为阳谷县令所赏识,成了都头,身边的人都是粗糙汉子,粗旷有余,唯缺柔情。

武松是很多人敬畏佩服的对象,然后仅仅是敬畏佩服,却没有多少人真心关爱他、照顾他。书中没有提及他的父母,应该是早就亡故了;他的哥哥是个残疾的小贩,武松还时常闯祸让他擦屁股,想必也多少精力和能力照顾他;逃难到柴进庄上时,柴进一开始还算敬重他,后来他酒后闹事多了,也就烦他了,要不是碍于名声,早就赶他出门了,让他大冬天生病的时候,一个人在走廊上烤火,想想有多惨;宋江虚情假意关心的话,几顿酒席、几两银子就暂时收服了这个英雄的心;阳谷县令让他做了都头,是想利用他,并没有真的关心他。

敢于跟母老虎斗争的男人(面对投怀送抱的美艳少妇)(2)

然而武松与大多数梁山的头领不同,他并不希望一直过这种粗糙的生活,他也希望有家庭生活,享受夫妻之爱,所以后来他在牢城营时,张都监把家里的漂亮歌女指配给他为妻时,他才会欣喜异常,对张都监感激不尽。

武松对潘金莲的第一印象不错。潘金莲是使女出身,待人接物很有一套,刚见面的几句寒暄话很得体,加之长得很漂亮,“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让习惯了与粗糙汉子打交道的武松,很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这句话如果由武林朋友说出来,武松听了也没什么,但是由一个初认识的美女说出来,就让武松很受用了。

而且潘金莲是实心实意的关心武松,第一次吃饭时,“拣好的递将过来”,问清武松没有家室时,立马以让邻居头痛医头由请他搬到家里来住。日常起居,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武松早上去点卯回来,“那妇人洗手剔甲,齐齐整整,安排下饭食”,吃完饭,“双手捧一盏茶递与武松吃”;而且“不论归迟归早,那妇人顿羹顿饭,欢天喜地伏侍武松”;武松不是草木枯石,也不是精神病李逵,哪有不感动的。

敢于跟母老虎斗争的男人(面对投怀送抱的美艳少妇)(3)

武松其实是个精明人,潘金莲的小心思,其实他心里是清楚的,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第一次吃饭时,潘金莲喝了点酒,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一双眼只看着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低了头不恁么理会“,吃了几杯酒就告辞了,却仍然搬到哥哥家里来住;日常一起生活,潘金莲经常说些有意无意的话,“常把些言语来撩拨他”,武松却不当一回事,并不见怪;县里有人请武松吃饭,他应酬了一个早饭,再约晚上的饭局时,就“不奈烦,一直走到家里”;大雪天归来,潘金莲要在武松房里“和叔叔自饮三杯”,武松虽然提出要等哥哥回来,却并未坚持;。

潘金莲人长的漂亮,家务拿手,饭菜做的好,待人接物也很有水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种温柔的美少妇,对武松这种直男杀伤力是最大的。大雪天到家里,“脱了油靴,换了一双袜子,穿了暖鞋”,在潘金莲影响下,武松也过起了精致的生活。武松的潜意识里是知道潘金莲在想什么的,而他却不愿意承认,“只把做亲嫂嫂相待”,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有一个他自己也不愿意去想、去承认的理由,就是他其实非常享受潘金莲的柔情、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甚至干了件与江湖汉子不匹配的事件,买了一匹彩色段子单独送给嫂嫂做衣裳,而没有给哥哥也买一份,喜得潘金莲几乎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敢于跟母老虎斗争的男人(面对投怀送抱的美艳少妇)(4)

但武松毕竟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乱伦的丑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所以当潘金莲“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那里按纳得住”,把关系挑明时,彻底把武松惊醒了,他知道自己自欺欺人的小想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然真得要对不起自己的哥哥了,所以,武松表现的也很决绝、无情,他希望彻底打碎因为自己拖泥带水给潘金莲带来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希望嫂嫂能幡然醒悟,认真的和哥哥过好自己的日子,做个称职的好嫂子。到东京出差前,之所以当着哥嫂的明说出那些话,而不给嫂子留点颜面,恐怕也有向哥哥表明心迹的想法。

敢于跟母老虎斗争的男人(面对投怀送抱的美艳少妇)(5)

如果潘金莲不是酒后乱性,能够感情收敛一点,那么他们也许会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下去,朦胧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有不一样结局:武大的身体不好,潘金莲早早守寡的可能性并不小,北宋的封建礼教不比南宋,武松又是社会底层人士,娶丧偶的小嫂子为妻,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只不过另一种可能性更大,那就是日久生情,不过不是爱情,而是另一种感情-亲情,就像以后母夜叉孙二娘做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