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1)

很多正常、健康的新生儿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知的“新生儿黄疸”。这是一种名为胆红素的物质在婴儿血液中积累而造成的。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2)

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因为胎儿氧气比较缺乏,需要有很多的红细胞来补偿每个红细胞带氧量的不足。宝宝出生后,可以直接吸氧,氧气的供给就充分了,不再需要过多的红细胞来带氧,于是这些多余的红细胞就被机体破坏,产生了过量的胆红素。

胆红素要靠肝脏转化才能排出体外,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健全,过量的呈黄色的胆红素就积聚在血中,当超过一定量时,就把皮肤、黏膜和眼白染成黄色了。生理性黄疸对小儿健康一般无影响,不需特殊处理。

虽然黄疸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胆红素水平过高且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就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或大脑损伤。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3)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4)

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医学上把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1. 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开始在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 出现轻度的黄染,而手心和脚心一般不出现黄染,在生后一周到十五天会自行消退。

在此期间吃奶、睡眠以及生长情况均好,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其它不适表现,如果查血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

注:15天后黄疸仍然明显,应立即就诊。

2.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黄疸不用担心:母乳喂养的宝 宝,如果出生1周后黄疸仍然明显或继续 加深,但精神好,胃口好,大便黄,体重增长良好,通过检查没有异常,一般可以认为是母乳性黄疸。

一般停母乳3天后黄疸减退,停5~7天后黄疸明显消退。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除非黄疸程度太深)。由于暂停母乳喂养可能给孩子或母亲带来不适,在黄疸不严重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下观察。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生后2-3个月内完全消退。

注:断奶3天后如果不见黄疸减退现象,就应立即就医。

3. 病理性黄疸

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黄染现象,血清胆红素不正常,四肢及或手足心均出现黄染,进展迅速,并且迟迟不退,或稍退后又重现,嗜睡、不肯吃奶、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就是病理性黄疸,也称“溶血儿”。一定要去医院救治。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5)

黄疸最初的表现

黄疸最初表现在面部,然后是胸部和腹部,最终可能表现在四肢。同时,眼白部分也会变黄。

儿科医生就会为婴儿检查是否有黄疸,如果他通过婴儿皮肤发黄的程度,同时依据婴儿的年龄及其他因素判断认为可能存在黄疸,他就会为婴儿进行皮肤检查或抽血化验,从而诊断是否真的存在黄疸。

如果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发生了黄疸,一定要立刻抽血进行更为精确的胆红素定量检查。

婴儿3~5天的时候也必须由医生或护士来检查是否患有黄疸,因为这个阶段往往是胆红素水平最高的时候。

如果一个婴儿在出生后不到72小时就出院。那就需要在出院后2天内再去拜访一次儿科医生。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6)

哪些新生儿需要更早去见医生

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就比较高的婴儿。

提前出生婴儿(比预产期提前2周)。

出生24小时(及以内)出现黄疸的婴儿。

母乳喂养进行得不理想的婴儿。

生产分娩过程中出现头皮下血肿或淤伤的婴儿。

父母或兄弟姐妹曾经出现过高胆红素症并接受过治疗的婴儿。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7)

黄疸的治疗方式

当医生为婴儿下了黄疸诊断,并认为他应该接受治疗的时候,就会为他提供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为婴儿脱光衣服,并将他抱到一个具有特殊光线的箱子里照射。

在光照治疗的过程中,婴儿的眼睛需要覆盖保护起来。这种光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黄疸对婴儿的负面影响。

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可能持续2~3周;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能需要2周,黄疸就可以彻底消失。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解决(新生儿黄疸的辨别与应对措施)(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