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老版《霹雳娇娃》吗?

这部由卡梅隆·迪亚茨、德鲁·巴里摩尔以及华裔女星刘玉玲主演的女性动作大戏,凭借天使们性感的外表、鲜明的个性以及利落的动作而火爆一时,上映后连续两周位居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并创下10天之内7540万美元的超高票房成绩。

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绝非偶然,片方深知如果“动作”不过关,天使再美丽也撑不起台面,所以,请来武术专家袁和平作为动作指导,每天训练三位天使6到8个小时,才有了炫酷的打斗效果——观众的第一感觉是这片子打斗戏很有料,看得很过瘾。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

老版《霹雳娇娃》

时隔十九年,一代新人换旧人,新版《霹雳娇娃》上映,天使依然美丽,但遗憾的是:

动作设计黯然失色,而是靠高科技噱头和炫目火爆的动作大场面来吸引眼球。

影迷的失望显而易见:豆瓣评分6.0勉强及格,国内上映8天仅获得7116.7万元的超低票房,被同期电影《受益人》、《决战中途岛》、《海上钢琴师》远远甩在后面,且从市场反馈看没有任何逆袭的可能。这个成绩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实在有点儿难堪。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2)

新版《霹雳娇娃》

女导演伊丽莎白·班克斯愤怒地辩解:“如果这部电影没有赚钱,这就强化了一种成见,在好莱坞男人不看女人演的动作片。”

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

虽然,好莱坞女性动作片的确不如男性动作片火爆,但曾经确实诞生过比较火的女性动作片,比如,观众比较熟悉的老版《霹雳娇娃》、《古墓丽影》、《杀死比尔》系列,都创下了较好的成绩。

但不光好莱坞,乃至我国,包括女性动作片在内的动作片后继乏力倒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且来分析分析:

|动作演员的凋零

毋庸置疑,动作片因为具备强烈的打斗元素,更适合动作演员来演。

为什么不适合普通演员?

因为动作演员经过长期训练,肌肉更结实,眼神、气质更凌厉,打起来更好看,有些戏甚至可以真刀实枪,亲自上阵,观众看得更过瘾。

可普通演员无法胜任,即使在特效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打斗戏完全可用电脑以假乱真,但观众仍难以接受非动作演员演的动作片,因为总感觉缺了点儿什么。

所以,专业人干专业事儿,不信,你看当今好看的动作片几乎被有限的动作演员所包揽:

男动作演员,例如,成龙、李连杰、吴京、施瓦辛格、史泰龙、汤姆·克鲁斯、杰森·斯坦森、巨石·强森、范·迪塞尔;

女动作演员,例如,刘玉玲、杨紫琼、惠英红、琳达·汉密尔顿、安吉丽娜·朱莉。

这么一列,隐忧也全暴露出来:

一、动作演员严重大龄化。

从好莱坞到国内,无论男动作演员,还是女动作演平均年龄至少五十岁,其中,最小的安吉丽娜·朱莉也已经45岁;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3)

安吉丽娜·朱莉

二、后继乏人。

如今大伙儿在荧幕上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的动作演员登场,都是老大叔们在飞车、搏命,比如,65岁成龙大哥仍然奋战在前线,没有退休的意思。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4)

成龙

男动作演员还好,动作寿命较长,72岁施瓦辛格今年才上映最后一部电影。

可女动作演员就比较尴尬了,老人几乎都转型拍文戏了,新人罕有出现,所以,屏幕上很难再看到女打星的身影。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很重要的原因是:动作演员的养成比较艰难:

首先,资质要求较高:既要能打,还要能演。

有些观众认为动作演员好找,随便在武术队或者运动员中挑就可以了。

殊不知很多人虽然能打,却当不了动作演员,因为不会演。

这点散打王柳海龙就是很好的例子,他退役后曾表示希望进军动作影坛,也参演过《警察故事2013》、《功夫战斗机》等电影,但演技呆板,不能吸引观众,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没什么成绩,如今,已杳无音讯。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5)

柳海龙《功夫战斗机》海报

其次,要能吃苦:必须坚持锻炼保持身材。

有幸成为动作演员后,也不能歇着,还要坚持锻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好看的肌肉,以及在演激烈动作戏的时候能正常发挥,不至于拉跨。

比如,巨石·强森,为了保持自己的大块头,每天凌晨四点钟起来到健身房锻炼两个小时,风雨无阻,而且一天至少吃七顿饭,进行营养补给,据说,一顿能吃掉十二张馅饼,令人震惊。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6)

巨石·强森

所以,如果没有大毅力是很难做到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要能忍耐拍戏所受的伤痛。

拍动作戏意味着经常要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飙车、跳楼,家常便饭。

尤其是中国动作演员,特效不如人家,只能靠身体硬干,虽然,打出了一片天地,但也受伤无数。

比如,吴京同志因为拍动作戏浑身上下伤了个遍,网上曾流出一张吴京受伤分布图,从头到脚没个好地方,触目惊心: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7)

吴京受伤图

以拼命著称的成龙大哥更是坦言自己每一寸肌肤都受过伤,所言非虚。

女动作演员也逃不过这类宿命:

杨紫琼34岁那年,在拍摄电影《阿金的故事》时从高高的天桥上一跃而下,摔得昏厥过去,脖子、腰背全部受伤,还断了三根肋骨,险些瘫痪。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8)

《阿金的故事》杨紫琼受重伤

惠英红57岁时拍动作片《Msr.K》旧伤复发,造成左边膝盖永久残废,拍完最后一场戏就被抬进医院,成为动作生涯的完结篇。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9)

惠英红

可见动作演员表面风光,背后辛酸。

所以,年轻演员都不爱拍动作片,比如,吴京拍摄《战狼2》前邀请了很多小鲜肉,但都因畏惧拍戏太苦而拒绝。

男演员尚且如此?更何况女演员?

也就不难理解打女日渐减少的原因了。

|片面追求大场面,忽略动作设计

如果说动作演员是动作片的筋骨,那么,动作设计就是动作片的灵魂。

好看的动作设计会为动作片大大加分,尤其对于女性动作片,因为女性不像男性一样可以用突出的肌肉吸引眼球,所以,动作设计是否好看就成为一大看点,有很多好的例子:

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杨紫琼饰演的俞秀莲与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有一段追逐戏,这场戏设计得非常精彩,两人身形如燕,一边打斗一边在屋宇上游走追逐,而且每一次腾空跃起脚下都有借力点,显得分外真实,将东方动作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经典。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0)

《卧虎藏龙》剧照

再比如,电影《杀死比尔》不仅动作风格残酷、凌厉,而且为营造气氛,配以紧张的音乐,有种武士决斗的神圣感,获得好评。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1)

《杀死比尔》剧照

动作设计不仅能让女性动作片锦上添花,也能为男性动作片加分。

比如,我们都热爱的成龙大哥,就是凭借自己独树一帜的动作风格享誉世界。

遗憾的是,如今导演更喜欢用特效营造火爆的大场面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至于动作设计则抛在一边儿,用快速剪辑弥补演员动作上的不足,虽然看起来很酷,但毫无风格、美感可言。

这也是观众越来越不爱看动作片的一大主因。

|形成规范的动作片工业体系,是振兴动作片的关键

所以,若想使动作片重现辉煌,必须形成规范的工业体系,比如,完善新人培养机制以及配套的奖励机制,以便使动作片从业者更有职业认同感。

先说培养动作新人,这是当务之急。

动作新人不仅包括动作演员,还包括动作指导,武替等。

这就需要设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但这却是全世界电影行业中所欠缺的一环。

拿中国为例:

老动作演员普遍来自梨园,比如,洪金宝、成龙;还有武术队,比如,李连杰、吴京。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2)

李连杰练武出身

再拿外国为例:

施瓦辛格是健美冠军出身,杰森·斯坦森是跳水运动员出身,巨石·强森是美摔运动员出身。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3)

施瓦辛格健美出身

显然这样选动作新人太不规范,有很多运气成分在里面,而一个规范的动作片工业体系是不应如此随便的。

所以,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动作新人培养机构。

目前,香港洪家班与成家班算是这类机构,但力量太小,如果能营建相应的学校或者在影视院校设置动作专业未尝不是一个思路。

再有就是动作片从业人员在影视行业认同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设置专门奖项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认可度。

事实上,除了少数动作明星享受优待外,其他动作片从业者在影视圈地位普遍不高。

拿动作指导为例,虽然,他们对于动作片质量有着重大贡献,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很多国外动作片的宣传海报上都不会出现动作指导的名字。

而且世界顶级奖项奥斯卡也没有设置最佳动作设计奖。

武替更是一个默默吃苦受罪而不见光的职业——很多武替的名字都不会出现在电影字幕中。

这些都反映了动作片从业者在影视圈相对尴尬的地位。

若想改现状,必须提高重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颁发奖项,让动作片从业者获得职业认同感。

如今,我国很多颁奖礼都设置了动作类奖项,比如,金马奖,设置了最佳动作设计奖等奖项,但仍远远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成龙大哥为激励更多动作新人,专门设立了“成龙动作电影周”,涵及了所有动作类工种奖项,旨在办成富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品牌。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4)

成龙动作电影周

然而,初衷虽好,但效果不佳,原因是奖项注水,拉低了奖项的分量,很多非动作类演员凭借花拳秀腿就获得了最佳动作演员奖。

比如,2017年,第三届成龙动作电影周中,杨幂居然凭借《逆时营救》获得最佳动作演员奖。

获奖原因仅仅是在打戏中,杨幂没带替身和护具亲自上场,弄得满手是伤——至于动作嘛,反正我觉得一般,只是尽了一个演员应尽的本分而已,比起当年杨紫琼、惠英红一代打女的精彩表现差得太远。

新版霹雳娇娃结尾演员(新版霹雳娇娃成绩不佳)(15)

杨幂获得最佳动作演员

如果成龙动作电影周评奖标准继续保持这个水平,恐怕难以长久。

看来,至少在国内,动作片想重现辉煌还任重道远,但我们期望那一天的到来。你们怎么看这件事呢?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