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为你解决情感难题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1)

作者:愈姑娘


《知否》里面,明兰曾这样讨伐盛紘:

“我远远比你还要明白你,我明白你看重这家族的兴衰,我明白你不在乎宅里内斗,我明白你的虚伪和冷漠,才华和能力,我更明白你首鼠两端,左右摇摆,只有核心利益才能打动你。”

的确,盛紘对盛家,对明兰,都做了不少混蛋事。宠妾灭妻,虚伪冷漠,让王大娘子受尽委屈,让明兰成长得小心翼翼。

其实,结合原著来看,盛紘本质上并不坏,在那个封建时代,他算是个好男人了。

不完美,有瑕疵,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有自己的考量。看盛家的几个儿女,除了墨兰,各个都有好归宿,盛家也因此越来越兴旺,这其中必然少不了盛紘的功劳。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2)

盛紘的人生,其实也是一部励志图鉴。从颠沛流离,落魄庶子,到成家立业,官运亨通,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他和盛老太太能懂。

盛紘是盛家的长子,也是庶子,是春小娘所生。盛紘父亲在世时,宠妾灭妻到了极致,盛老太太作为名门之女,断然不肯与妾同侍一夫。

但盛紘父亲不肯罢休,私自和春小娘在一起,直到有了盛紘。后来,盛紘的父亲和小娘都离开了人世,盛紘成了孤儿。

小小年纪,无依无靠,可想而知,日子有多难熬。

幸好有盛老太太,不计前嫌,把他接到身边抚养,用自己的嫁妆培养他读书考功名。

童年经历过困苦的人,内心都是匮乏的,为了弥补这种缺失,他们往往会渴求两个东西,一个是爱,一个是功名。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3)

了解了盛紘的成长背景,对他后面的所作所为,也就有了解释的理由。明兰说盛紘重视家族兴衰,这是必然的。

不难理解,盛紘经历过家族衰落带来的颠沛流离,吃过苦,受过冷眼,他知道一个家族的兴衰意味着什么。

盛紘对家族利益的重视,就如同明兰对自己小兰的重视。明兰可以用一切荣华富贵换回小娘的性命,其实盛紘同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家族利益。

这点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康姨母下毒这件事,明兰为了给祖母一个公道可以赌上家族的未来,但盛紘不能,所以他害怕此事伸张,想要息事宁人。

在顾廷烨被冤枉后,盛紘不让长柏为他伸冤,更不想让明兰丢了整个盛家的脸面,所以他畏畏缩缩小心翼翼。

很多人说盛紘懦弱,其实是因为他输不起。寒窗苦读十年,才混得一官半职,眼看盛家就要熬出头了,因为一件事就可能毁掉多年的积累,这个赌注太大了。

大家都说盛紘自私,其实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整个家族的存亡,算不上自私,只是在那个位置,以大局为重才是根本。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4)

说到自私,明兰其实也有自私的一面,当初设局让墨兰是嫁到梁家,不就是堵上了整个盛家的脸面吗。

每个人都在责怪墨兰毁掉了盛家儿女的名声和前途,其实真正毁掉这些的不就是明兰吗?

明兰自带主角光环,一言一行都被认可和赞扬,其实她不过是比盛紘多了一点豁出去的狠劲,本质上也是个利己主义者。

值得一提的是,盛紘维护家族兴衰,靠的是能力,从来不是什么旁门左道。

不可否认,在官场上,盛紘是有才华和能力的,原著里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这种时候就看出盛紘的本事了,明兰第一次看见自家父亲在上级面前的表现,不卑不亢,长袖善舞,说话得体又知道尊讳,他朗声道:“读书靠的多是自己用功,那些苦寒出身的士子何尝有这般那般的讲究,太祖爷时的刘李二相,先帝时的三杨,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何等能耐,他们可也都是贫寒子弟出身,那可真是叫人敬佩!”

因为悲惨的童年经历,让盛紘害怕家族衰败,因而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这并不是什么大错。事实证明,在他的努力下,盛家的确兴旺了。若没有盛紘,盛家儿女凭什么拥有好归宿。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5)

再来说说盛紘宠妾灭妻这件事。宠妾灭妻在大家族里,自然是大忌讳。

但盛紘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的宠妾灭妻是建立在牺牲家族利益的基础上的,而盛紘有自己的底线,如果妾室真的触动到了家族的核心利益,他依然可以忍痛割爱,不然他也不会打死林小娘。

盛紘之所以被林小娘蒙蔽,就是因为缺爱。林小娘是蛇蝎心肠,但也是个温柔乡。盛紘贪念这种温柔,以至于失去了判断。

林小娘的崇拜,撒娇,讨好,恰恰击中了盛紘那颗敏感自尊的心。可以说,林小娘的存在,让盛紘感受到了被爱的价值感。

可能有人会说,盛紘为何如此愚蠢,林小娘根本就不是真心爱他。换个角度,我们总是说缺爱的姑娘,容易被渣男蒙骗,因为对方给予你一点甜,你就会当成全世界的甜蜜。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6)

这点对男性来说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匮乏,所以别人给予一点,你都会感恩戴德,恨不得掏心掏肺的回报。

因此,林小娘活成了一个贵妾,她和子女的吃穿用度和正室标准一样。盛紘和林小娘的爱恨纠葛中,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盛紘一直以为林小娘是爱自己的。

直到墨兰私通的事情暴露,林小娘狗急跳墙,一不小心说出真心话,那对盛紘来说是全世界的崩塌:原来我依然不被爱。

还记得他们决裂那一晚的对话吗?

盛紘:我把你放在心里头二十多年,你把我当什么了?

林小娘:紘郎的心可真大啊,墨儿都已经这么大了,你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和我提前尘往事,你恨我也好,怨我也好,哪怕是为了明兰和如兰这两个丫头的名声,现在同我扯这些,不如快去提亲吧。

这段话无疑击碎了盛紘所有的期待和幻想,他终于从这场梦里醒了过来,原来自己只是林小娘攀附荣华富贵的一个工具。

盛紘打死林小娘,也在打死那个对爱抱着幻想的自己。盛紘之所以那么绝望,是因为他对林小娘是真的有付出真心,要不然那么多年,林小娘为非作歹,他还是顶着压力护着她。

盛紘宠妾灭妻,倒不是他有多风流,而是林小娘的手段太高明了。

另一个原因是,王大娘子蠢笨,情商低,走不进盛紘的内心。加上她总是给盛紘惹麻烦,盛紘自然对她喜欢不起来,也就把所有的情愫都寄托在了林小娘身上。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7)

虽然盛紘不待见王大娘子,但是也没有对她做什么过分的事,王大娘子的嫁妆和面子,他始终是要顾着的。

盛紘不是好男人,但绝对算不得坏男人,他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男人的爱恨情仇,执着与坚守。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8)

还有一些细节,也可以窥见盛紘的品行。

第一:对明兰有爱护和歉疚

原著里,明兰曾说:

“祖母老觉得爹爹偏心,可我觉着爹爹是个好爹爹。小时候,给我的玉佩叫姐姐们半道劫走了,爹爹至少会给我枚大金锁做抵偿;不论多忙,他定是每月要来探问的……”

剧中,盛紘对明兰看起来很冷淡,其实他对明兰和卫小娘都是有愧疚的。只是基于男人的尊严和一点私心,不知道如何弥补和表达。

事实上,盛紘也是有弥补的,经过康姨母那件事,盛紘成长了不少,他会关心明兰,陪伴明兰,不再做那只鸵鸟。

面对明兰对自己的讨伐,他一声不吭,其实是羞愧,因为那些对明兰的亏欠,或许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9)

第二:对子女管教很严

原著里有这么一段:

三哥在外误交损友,被引着逛了次青楼,还结识了一位卖艺不卖身的‘奇女子’;吓得公爹脸色发青,足足关了三哥两个月不许出门,还有二十大板,罚抄了五百遍盛氏家训——其中有一条,是盛家子弟决不可与青楼女子有牵连。

盛家的儿女,除了墨兰刁钻,别的孩子都算三观正,有主见。剧中都夸大了盛老太太对孙辈的教导,其实盛紘也功不可没。

原著里,他有三个儿子,对每个儿子都操碎了心,严格要求他们读书考学。他的三个儿子都有出息,都有功名在身。

此外,对女儿的教育也从来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里办私塾,鼓励女儿们也要有才学。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10)

第三:看人的眼光不错

盛老太太曾说:“你老子做丈夫平平,做儿子也不过尔尔,不过当爹却还不坏的,他挑女婿媳妇的眼光大都不错。”

明兰想了想说,也忍不住笑了:“当初爹爹一个劲地说侯爷不坏,好歹他亲眼去瞧过的,只差没赌咒了,可祖母那时只是不信,只把爹骂个臭头。”

盛紘给儿女挑选伴侣,都不是着眼于眼前,他是有长远目光的,他看重的是个人的才华和品行。

比如给长柏挑选的海氏,知书达理,娴熟高雅;给如兰挑选的文炎敬,为人清明,上进努力;给华兰挑选的袁文绍,虽是次子,却一身本领,最后和华兰也过得不错。

有人说,盛紘把儿女的前途当成巩固自己地位的工具,这个说法可就太冤枉他,若是只看重利益,盛家儿女最后肯定过得一塌糊涂,事实上,除了墨兰,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不错的。

知否知否懦弱的盛纮(知否被误解的盛紘)(11)

盛紘犯过错误,有过私心,也有过愚昧,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说,他是个不差的普通男人,比起顾侯爷的功利,康姨夫的昏庸,梁六郎的浪荡,盛紘的所作所为依然是个负责任,能担大任的人。

纵使犯过错误,也及时醒悟,悔过自新。从更大的角度来说,盛家要感谢盛老太太,也要感谢盛紘,是他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光宗耀祖,振兴门楣。

没必要站在上帝视角去评价一个人,没有人是完美的,你我都有残缺,一个人在大是大非上拎得清,本质上就不会太坏。

END.

今日话题:

你认为盛紘是好男人还是渣男?

欢迎留言讨论。


愈姑娘:情感作者,专注新时代女性的成长和情感。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