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民族的处世之道中,“以退为进”,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和哲学的道理,尤其是在遇到危险时,如果把自己更多的弱点暴露给对手,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

“力挺”皇帝

话说康熙年间,有一八旗权臣,名曰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乃是八旗上三旗之中的正黄旗人,他的“姑奶奶”孟古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清太宗皇太极,纳兰一族从此之后便是皇亲国戚。

而纳兰明珠更是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算下来的话,明珠是和顺治一个辈分的人,是康熙的“堂姑父”。

纳兰明珠在康熙刚刚继位时,不过是一个大内侍卫,但没两年便升为了内务府总管,之后更是一路平步青云,不到十年便升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2)

康熙十二年,明珠更是因为练兵有功,让康熙龙颜大悦,得到了康熙的嘉奖信任,从此康熙便将明珠引为了心腹大臣,有什么事情经常先和他商议。

没过多久,明珠又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来了,吴三桂造反了。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是满清入关时,出了大力的三个汉人将领,满清朝廷为了嘉奖他们,特地将他们封到了云南两广地区为王,

渐渐地,这三人在自己封地内的权力越来越大,就如同土皇帝一般,这让康熙皇帝十分忌惮。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3)

康熙十二年初,平南王尚可喜上奏康熙,请求告老还乡,却让自己的儿子商之信继续留在广东,想继承自己平南王的位置,这一下康熙不乐意了。

怎么着,你这个王爷没当够,还想留给你儿子继续当?真觉得云南两广等地不是我大清的了吗?

于是,康熙便召集了大臣商议此事,其核心问题就一个,怎么能够把这三人的王爷权力给收回来,也就是要“撤藩”。

此时明珠身为兵部尚书,又是康熙所欣赏的大臣,自然也是极力支持康熙撤藩,他和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如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人一同上疏,坚持撤藩。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4)

朝中另一伙人,则是以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为主,觉得不能撤藩,对吴三桂等人要徐徐图之,以求万全。

但康熙是个年轻的皇帝,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他有年轻人的热血和朝气,还是以纳兰明珠等人的建议为主,下令撤藩。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5)

“明珠最懂朕的心”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吴三桂狗急跳墙,扯旗造反了,麾下叛军势大,一举攻克了四川、贵州、湖南、福建等地,内陆地区也有大批官员起兵响应,连朝廷派出的陕西经略都被人杀了。

索额图见状趁机发难,上奏康熙此乃“撤藩激变”,要康熙处斩力主撤藩的人,以平息吴三桂等人的兵乱。

康熙听了沉默不语,明珠见状心中焦急,因为自己就是力主撤藩之人啊,索额图这岂不是要康熙杀了自己?

于是纳兰明珠趁着下朝之后去求见康熙,心中准备好了说辞,只一句话便说到了重点上:“皇上熟读经史,可知汉景帝时七王之乱乎?”

康熙一听,心中顿时打了个哆嗦。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6)

西汉景帝时期,也是各地刘姓藩王势力庞大,影响了中央,汉景帝听从了大臣晁错的建议,下令削藩,收回藩王权力。

结果也是把各地藩王逼反了,七个刘姓王爷以吴王刘濞为首,起兵作乱,打出了口号“清君侧,诛晁错”。

大臣袁盎也趁机劝汉景帝诛杀晁错,以求兵乱平息,汉景帝竟然也真听信了袁盎的鬼话,将晁错腰斩了,又派袁盎出使刘濞,劝他退兵。

结果刘濞等人听了此事依然不肯退兵,反而嘲笑汉景帝为人软弱,刘濞还自立为“东帝”,对袁盎笑道:“我都成东帝了,难道还要向你那皇帝下跪吗?”

最终,还是周亚夫、窦婴等人出征七王,最终平定了叛乱。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7)

纳兰明珠这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此时的“三藩之乱”,和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何其相似,有“七王之乱”的前车之鉴,难道你康熙还会天真地以为,杀几个力主撤藩的大臣就能平息叛乱吗?

人家早就想造反了,谁管你身边的人是怎么想的,反而是今天杀了我们,以后恐怕就再也没人敢真心实意地为你出谋划策了。

一番话,彻底安定了康熙的心思,第二天上朝,索额图等人再次请求康熙“早做决断”,康熙闻言厉声道:“撤藩之事乃是朕的主意,与他人何干?朕是最大的撤藩之人,难道大学士想杀了朕吗?”

索额图一听,赶紧磕头谢罪,口称不敢,康熙见状又道:“吴三桂等人狼子野心,撤藩不撤藩,他都会造反,还不如我们提早动手。”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8)

于是,彻底下了与吴三桂决一死战心思的康熙御笔一挥,由勒尔锦、岳乐等大将统兵出击吴三桂,攻克乃还。

经过将近四五年的征战,吴三桂见造反不成,忧郁成疾病死了,又经过了四年征伐,终于在康熙二十年,清军打破了昆明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了,三藩之乱彻底平定了。

康熙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大喜过望,当即嘉奖将士,并且对众大臣道:“当初商议撤藩之事,众人皆各执一词,唯有明珠之言,甚合朕心,实乃我大清栋梁也。”

说着,又看到了纳兰明珠,不由感慨道:“如果当初真听信了旁人之言,滥杀力主撤藩之人,岂不是让我大清死忠之臣含冤九泉,如此一来朕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9)

“我要造反了!”

从此,康熙更加信任纳兰明珠了,而朝中那些当初劝康熙撤藩的大臣,也都对纳兰明珠信任有加,从此团结在了明珠身旁,因为如果不是他力劝康熙,自己等人岂不是都被康熙冤杀了吗。

有人欢喜有人愁,索额图从此之后则是和明珠结下了梁子,虽然在三藩之乱中,他也是出谋划策,建了不小的功劳,但是康熙对明珠的态度却是令他心怀芥蒂,这康熙口中劝他杀忠臣的“旁人”,不就是自己吗?

从此之后,索额图与明珠两大派系便开始了一番龙争虎斗。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0)

其实,抓明珠的小辫子还真不难抓,因为自从明珠被康熙宠信之后,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使此时早就没有“宰相”一职了,但很多人还是称呼明珠为“相国”。

手握大权的明珠渐渐地也迷失了自己,不仅为了和索额图一派争权夺利,从而大肆笼络朝臣,他还开始了贪污受贿,甚至拿着朝廷的官位去做人情,只要是愿意和他同一战线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索额图见状,心中暗喜,派人搜集了不少明珠贪污受贿的证据,准备等待时机,一举扳倒他。

康熙二十六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得知了明珠卖官的事情,此人是个清官,眼里容不得沙子,于是连夜向康熙发了一封密函:“我大清无官可封了,因为官都被纳兰明珠卖完了。”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1)

康熙听了问侍读高士奇:“此事是真的吗?”

高士奇点点头:“似乎确有其事。”

康熙一拍桌子:“之前怎么没有人告诉朕呢?”

高士奇听了摇头一笑:“这天下哪有不怕死的人呢?”

索额图得到密报,便整理了自己这些年来收集的材料,过了段时间,指使御史郭琇上奏康熙,要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贪污受贿、罪大恶极。

此时明珠早被康熙封了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足见康熙对他的宠信,但在此等大罪之下,康熙却也不再忍耐明珠了,直接将他全部官职通通罢免,扔进大牢,等待定罪。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2)

明珠见自己身陷囹圄,心中十分焦急,自己这些年犯下的事,定个死罪甚至抄家夷三族都是绰绰有余了,这可如何是好?

没两天,明珠的妻子前来探望他,明珠见了心生一计,对妻子口述一份名单,令她记下后,又吩咐她回家把名单写出来,透露到索额图那边,就说自己要造反。

妻子一听当即大惊失色,拉着明珠的手就不松开了:“你疯了吗?难道你还嫌自己现在罪不够大,我们家处境不危险吗?”

明珠一咬牙:“你不要问了,照我说的做,这是能救我们家的方法。”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3)

妻子听了回到家,辗转反侧大半夜,终于决定搏一把,将名单写下来,然后找了几个纳兰明珠的好友,让他们将此事透露给郭琇。

郭琇回去和索额图一商量,觉得再把明珠要造反的事情给他报上去,只怕这次他是死定了,于是郭琇又将此事奏给康熙,连同名单一块交了上去。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4)

大难不死、平淡晚年

康熙见到名单,又听明珠要造反,也是火冒三丈,抬手便要下令将明珠处斩,但随即又在心里打了个激灵。

再看这份名单,上面的人里也有一些尚书、侍郎、大学士,官都是不小,但都是文官,明珠怎么可能联合这些人造反呢?

有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明珠联合一群文人造反,这岂不是开玩笑吗?难道他们想用笔墨纸砚来把自己给砸死吗?

再命人一打探,明珠家里一没兵器,二没铠甲,护院家丁也就那么十几个,这哪里是造反的样子呢?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5)

心中这么一疑惑,康熙的头脑顿时清醒了不少,仔细思索下便认定了明珠要造反这事情纯属是胡说八道,再一想郭琇,康熙心里又生起来了一个问号。

既然郭琇能诬告明珠造反,那他之前所说明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是不是也是诬告呢?

康熙有了疑惑,便暂且决定先不处理明珠了,他把名单上的官员找来一问,这些官员也都承认了自己和明珠私交甚密,但一问贪污受贿、蝇营狗苟之事,一个个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纷纷称自己为官廉洁、两袖清风,再问造反之事,这些官员更是吓得跪倒在地,口呼冤枉。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6)

这些官们能够坐上尚书、侍郎的位置,那一个个都绝对是人精,什么能认,什么不能认,他们心里门儿清。

这么一来,康熙心里就更犯嘀咕了,按照这些官员所说,明珠绝对没有造反,也没有贪污,那所谓的结党营私中的“营私”也就不存在了,最多就是结党罢了,但哪有因为官员结党就治罪的呢?总不能说因好交朋友就有罪了吧?

康熙又一想,真按造反或者贪污治明珠的罪,那他这份名单上的人估计都跑不了,把这些人都一锅端了,自己这朝廷上只怕就空了一大半了,

那索额图就没人制衡他了,总不可能自己打跑了一只狼,又来了一只虎吧,留着他俩对着掐,自己才能高枕无忧。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7)

但明珠已经入狱了,要是把他平安无事放出来,自己这个皇帝未免太没面子了。

于是康熙下令,免去明珠一切官职,交由侍卫留用,算是让他回到了起点,但没多久,康熙便再次起用了明珠,让他跟随自己西征葛尔丹,并且官复原职。

可从此之后,康熙对明珠心里却有了一些忌惮,有什么事也不会完全听信他的建议了,也没有再对他委以重任,相当于把他闲置了起来。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身患重病,不治身亡,终年73岁,也算得上是高寿而终了,明珠死后,康熙派三子胤祉代自己去祭奠明珠,也算是给了他一份荣耀。

康熙与大臣商讨撤藩(康熙要斩杀重臣)(18)

明珠官场得意之时,不能好好克制自己,以至被对手抓住了小辫子,身陷囹圄。

但他却能顺势而为,将自己的罪行夸大,直接制造自己的把柄送给对手,让对手以此来攻击他,但这更大的把柄却是让康熙起疑了。

这就像是一个小偷,说他偷了个钱包,这大家都会相信,但如果说这个小偷把美联储的金库给搬空了,那只怕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在开玩笑。

明珠此事便是此理,他利用了人们心理,以退为进,最终能够官复原职,虽然从此以后不再得到重用,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个善终,当真也算一种智慧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