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小时钟

导语: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一些洋玩意也随之流入中国市场,就以音乐为例吧,像小提琴、钢琴、洋笛等纷纷进入我国。中国人也慢慢开始接受西洋音乐,用五线谱谱曲创作,西方的“刀、瑞、米、发、扫、辣、喜”取代了中国的宫商角徵羽。西洋音乐以其细腻的情感,系统的理论,易学的门槛为国人所接受。从清末到现在中国音乐发展已有百年,但比起西方仍然有很大差距,华语乐坛也一直不能流行于全球,这其中缘由值得探究。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1)

《好一朵茉莉花》曾经走向欧洲,在维也纳音乐会上令世人折服。《吻别》、《青花瓷》等流行音乐也曾被翻译成英文被欧美国家所传唱。但奇怪的是,为什么欧美音乐可以不必翻译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而中国的则得翻译成英文的才行呢?小别以为原因无外乎几点。

一、曲子不够出色

日本的纯音乐畅享世界,利用中国风谱写了不少著名曲子。《故宫的记忆》、《英雄的黎明》等都是享誉全球的曲子,但是看中国的曲子可谓屈指可数。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2)

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一度成为世界流行音乐的引领者,直到他去世仍然热度不减。反观中国就没有像杰克逊这样的音乐人,中国的音乐人很少能走出国门被世界所认识。

二、思想深度不够

中国华语乐坛的歌曲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要嘛就是励志歌曲,听完之后热度很快消散思想过于肤浅。反观欧美的歌曲,阐释的道理则较为深刻。有缅怀过去的,也有探索人生的,有憧憬未来的,总之听完之后叫人留恋往返回味无穷。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3)

《relity》这首歌很多年以前就已经火遍全球,随着一首《send it 》的播放再度流行起来,至今热度不减听完之后满满的感动。

三、原创歌曲不多

《红色高跟鞋》与《Take It From Me》旋律就及其的相似,中国的许多流行歌曲都是翻唱西方或直接就用西方的曲子,自己写的歌词。

山寨欧美歌曲,暂时可以使音乐人获利。但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4)

是长远来看,会使音乐人的自主性降低,创作不出自己的歌曲。拾人牙慧、邯郸学步的做法,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也没学成别人的样子。

四、功利心太强对艺术并不执着

许多演艺圈的演员、流量小生,在当红之后都不忘出唱片捞金。粉丝们处于喜欢的目的也会捧场, 致使音乐市场良莠不齐,歌词一般、水准一般的歌曲可以大行其道,优秀的作品却无人问津。导致许多优秀的歌手、明星都去投资做企业,转业去当导演或从事金融业等。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5)

唱片赚够了钱之后就去当老板,再也不愿意给唱片公司打工。这是许多音乐人的心声,毕竟谁也不愿意让人管着替别人赚钱。

五、资本运作下导致有音乐梦想的人难出头

音乐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将自己的音乐转化为商业利润,这样一来就得考虑市场供需、竞争等因素。但是在资本运作,市场炒作之下真正优秀的音乐人很难出头。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6)

音乐行业的门槛本身不高,谁都想来分一杯羹,那自然还是大企业、大公司更难主导市场和大众取向。一心追求音乐,谱写歌曲的人未必能被大众认可,但是迎合市场趣味的作品却赚得了钱。这就让音乐人的生存成了问题。

六、中文难学

音乐现在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语言,也是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有些国家甚至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中文则不然,外国人普遍认为中文难学。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言外之意是说中文学习的成本高,理解难度大。英文只有26个字母,简单易学而且许多人都能听懂。

华语音乐走向世界(为何华语音乐不能走向世界)(7)

中文承载的信息太多,修辞手法有对偶、互文、比拟、顶真等等。即便是中国人自己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听不明白,除此之外还有双关、通感等,还有赋比兴等等。

结语

其实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奥的道理,才是一个人才学的真正体现,也是英文的魅力所在。或许中文歌只有洗尽铅华,少一些花里胡哨的修辞,唱最朴实的语言才能走向世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