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一年有多少天是夏季(用现在的思维重温)(1)

电影赤道上映时,很多人是对标寒战的,同为烧脑警匪片,赤道略逊了一筹。此次重温是为了看文咏珊,她是电影中的一大惊喜,饰演飒利的冷艳女杀手,和张家辉巷战那一段很精彩,被抓之后的眼神也很有戏。

还发现另一个惊喜是警队女队员朱千雪,匆匆几场戏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然后就因公殉职了。

赤道一年有多少天是夏季(用现在的思维重温)(2)

赤道是2015年上映的,7年时间过去了,或许观众们对于国家安全已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再梳理逻辑推测Boss时反而非常简单了。

这也越发让人期待赤道2该怎么填自己挖的坑,毕竟电影最后的彩蛋还是很好看的,特别是安全局局长王学圻的下属成了内鬼,他自己还要受着大反派的威胁。

赤道一年有多少天是夏季(用现在的思维重温)(3)

故事讲述悍匪张震与助手文咏珊分别潜入韩国某基地盗走了秘密武器原料球和手提装置,英国情报显示货物准备在香港进行交易。香港警方姜皓文、张家辉找物理教授张学友当顾问,安全部余文乐与韩国专家对接,一切都是为了把货物安全截住。

电影最好的设计就是让大家思维惯性的认为,张震就是绰号赤道的匪徒,谁能想到赤道是文质彬彬的教授呢,其他人不过是赤道的帮手而已。

张震第一轮交易被警方火力压制,故意将秘密武器遗失,韩国专家确认东西无误后,国家安全局王学圻强控了场面,这才是电影核心交战的开始。一件足以毁灭眼前一切的武器,即便是必须物归原主,过程也肯定不是个人层面所能想象的。

赤道一年有多少天是夏季(用现在的思维重温)(4)

因为是重温,特意观察了张学友的行为和逻辑,他极力想说服警方把武器运送离境,显然是有悖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即便是王学圻在跟他谈政治影响的时候,他说的却是言论自由,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即便张学友最后不是反派,也绝对不是什么好教授。

而且秘密武器被检测有泄露这个事,看起来很像一个BUG。如果是真的开始泄露, 大家绝不会如此冷静,不得反复检测确认吗?连韩国专家靠猜都知道张学友在帮他们,张学友的嫌疑得有多大,张家辉还夸口自己谁都怀疑,这不是典型马后炮么。

赤道一年有多少天是夏季(用现在的思维重温)(5)

张家辉的震惊是文咏珊成功脱身,武器不翼而飞的时候,加之张学友和韩国专家有暗箱操作,所以这么重要的武器跟闹着玩似的,居然也不是多方确认,这安保流程漏洞百出。

而且韩国专家遇袭,地址又是张学友给的,也只有他打出过电话,嫌疑自不必说。但张家辉还是选择单刀赴会,给出的理由是不想王学圻抢功劳,这台词实在过于草率,连累朱千雪也因其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