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常见感悟生活之诗文,一时间,大有悟道于无形,修身已为圣,红尘脱三界,心静若止水,身若佛胜仙。文者走笔,好爱极端。心生涟漪,至死方休。

心若止水亦无声(静若止水何其难)(1)

修身养性是追求的人生。修何身?养何性?这里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定论。吾乃凡夫,难洞高人胸怀于万一。但他们的境界,学识,智慧,敏锐,思想,城府,无一不出类拔萃,显见着伟大?他们基本做到喜不形于色,怒不行于言,但在大事上也有自己强烈的爱憎。他们心怀高远,忧国忧民,不逐小得小利。他们博览群书,智慧卓群,追求着自己思想的灿烂。他们的心也是波澜壮阔,标注了人性的高度。

反之,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人,也很注重自己的韬光养晦,隐忍不露,笑里藏奸,心机难测,这种人心澜不定,岂能如止水?

正反较之,静若止水,人世难有,只有度量的区别,正邪之分。

心若止水亦无声(静若止水何其难)(2)

静若止水,意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并不是能够企及,只是个形容词而已。就象无欲无念一样,假如真能做到这样,那可算是静若止水了。然而这仍不是现实,顶多是人性的一种节制,一种追求。

静若止水是一种表象。目睹两例人间失孤惨剧,木然呆滞,万念俱毁,若行尸走肉般,但她们内心恐怕无一日不惊涛骇浪!人是情感动物,心无一日休闲,总是前浪后涌,思绪不断,波水涟涟。

芸芸众生,有几人能藏心于无形?无言?能修身到到这程度已可仰止。又有多少人心魔张狂,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睁开眉下眼,咬碎口中牙?又有多少人心生波澜,便心生不快,言辞相向,或是忧郁顿生,千肠百转,无不形于色,言于诗?又有多少人闻喜则仰天长笑,闻悲则泪目叹息?我行此文,也是心情的抒发,岂能静若止水而为之?

静若止水,只能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追求?红尘之中,坦坦荡荡,追求无我,保一真性情,有爱有憎,是非分明,才是本性的张扬。

心若止水亦无声(静若止水何其难)(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