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第六十章(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第六十六章)(1)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六十六章 耿介高价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民众为何投奔“私门”权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私安则利之所在”,平安有利为什么不去呢?这是君主放弃依法治国耕战强国策略的后果,是“穷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的进一步行动。

过去,民众以耕战为荣,因为耕战是强国之策,民众积极参与可以富裕家庭,荣誉加身,是“利安”之所在。现在,君主放弃了依法治国与耕战的强国之策,自然耕战之士享受不到以前政策所带来的收获与荣誉,身处穷危。作为个体,当所在的群体不能为自己带来安全与保障,自然而然就要找到一个能为自己带来“利安”的群体,这时权臣之所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投奔私门可以得私安,最起码能保住性命,这就是“利安”。

君主昏治社会混乱,普通民众本能的趁利避害,投奔私门权臣,保命获利,这是人性所定,与品德无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这个意思。

长此以往“公民少而私人众”,真正心向君主朝堂的民众会越来越少,而投奔私门权臣的民众会越来越多。这是问题的核心,春秋战国采用分封制,周朝各诸侯国本来人口就不多,人口流动也很频繁,如果民众“穷危”太苦,就会另找“利安”之所,国家人口就会大幅减员,农业社会人是最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人一切都是零,所以韩非子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分析君主放弃依法治国耕战强国策略的后果,告诉君主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人是忠臣,什么人是奸臣。

韩非子说完了君主乱治的后果后,说了明君之治是什么?“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意思是: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闭的人尽量减少,而且名位卑下,以免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这是保证国家有足够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只要有人从事耕战,国家再配以相应的奖罚政策,让耕战之士富足尊贵,国家就会国富兵强。韩非子讲得很清楚,君主的一切政策就是要让从事耕战的人占大多数,保住社会财富与资源的源头。我们为什么会长时间补贴农业,因为国家与社会“无农不稳”,而稳定压倒一切。

明君之策是这样,那鲁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意思是:现在社会上向君主亲近的侍臣行贿托情的风气很流行,这样官爵就可以用钱买到;官爵可以用钱买到,那么工商业者的地位就不会低贱了。自古只有为国建立功勋的人才能加官进爵,加官进爵是君主权柄的体现,而现在却能用钱买来,说明朝堂制度已乱,朝廷腐败之风成行。商贾之士花钱就是能当官,显然,这是对耕战强国策略的釜底抽薪之举。

接着韩非子又说道:“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意思是: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的活动可以在市场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会少了。他们搜括到的财富超过了农民收入的几倍,他们获得的尊贵地位也远远超过从事耕战的人,结果刚正不阿的人就越来越少,而经营商业的人就越来越多。

商贾之士多的原因是因为从商既能获利,又能当官。曾经只有耕战之士才有的政策所得(富足与荣耀),现在商人就可以轻松得到,那么谁还从事耕战呢,而且从事耕战会陷入“穷危”之境,自然是没有人愿意去了,所以“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韩非子已经用实事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其实韩非子应该是最早提出“资本论”核心思想的人,当资本家(商贾)通过权钱交易介入国家政治中,继而控制国家行政体系,这是对集体主义国家至上思想的严重挑战,更是对“重民”思想的亵渎。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各朝君主都在防止商贾涉政或是直接行政,发展国家资本是核心任务。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资本天然的逐利性的残酷与无情,远大于自然界“狮子吃羚羊”的残酷。自然规则的作用,使得狮子不可能吃光羚羊,而无约束的资本却可以消灭一切。韩非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看到了商贾之士的危害,这是《五蠹》的思想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