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郑寤生把母亲武姜安置在了城颖(如今的河南省襄城),愤愤然地立下了誓言,“不及黄泉不相见”。他似乎打定了主意,这一生再也不见她了,但说了这话没过多久,在他的心中,就生出了悔意。

1-立储

郑庄公,也被称之郑伯,大名叫做郑寤生,寤生就是难产而生的意思。

武姜在生他的时候,头胎,难产,生不出来,武姜特别害怕。

后来虽然终于把他生了出来,她却丝毫没有做母亲的喜悦,一看见这个儿子就心烦,很可能是得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产后抑郁症。

武姜就给这个儿子起名叫寤生。

名字这么一叫,母子感情肯定越发不能好了。每当姜氏一唤这名字,就会想起当日难产时的险象环生。

郑伯一听见人叫自己“寤生”,就好像听见人提醒他,自己是使母亲受累的孩子,故而,会惹得武姜对自己心生厌恶。

所以,郑伯和武姜很难亲近。

后来,武姜又生了共叔段,她把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了共叔段身上,对待他是能宠就宠,要啥给啥。因为偏爱共叔段,姜氏也常常在郑伯的父亲郑武公掘突面前吹风,鼓动武公把共叔段立为储君。

然而,毕竟郑伯是长子,父亲特别喜爱他,虽然缺失了母亲的关注,但父亲得空就会陪着他读书识字,学礼法,长见识,并耐心地教导他为君之道。

郑武公可不是狭隘的妇人,在他看来,有心胸气度,能做一国之君,可以背负治国大任的,必定是长子寤生。

短暂的分离见证了我们相思之苦(不复相见的誓言出口不久)(1)

2- 容忍

郑武公过世后,郑寤生即位,即郑庄公。

武姜心里自然不爽,于是她以母亲的名义替共叔段向郑庄公讨要这块地。

曾经是周朝诸侯国虢国的所在地,位于如今河南荥阳西,属于郑国非常险要的一块地,虢国国君姬仲曾在那地亡故。

庄公秒懂了母亲的心思,看出她仍然惦记着把共叔段推上位,但又不好说破,于是客气地说,这块地属实不太合适,您看看还相中了其他什么地方,我都答应你。

于是,姜氏说,那就给共叔段京邑吧。郑伯允准了姜氏,同意让弟弟共叔段居住在京,因此,共叔段也常被称为“京城太叔”。

共叔段住在京地后,并不安分,他不断地向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那时候的京,位于荥阳东,此京也并非京城的京。

蔡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拜见郑庄公,和他说,“在国中,如果有任何一座城的城墙超过了三百丈,大过了国都的面积,对国家来说,就是祸患。”

他这么说,是因为也看出了些许端倪,希望郑伯能有所警觉。

蔡伯接着说,“按照先王的所立下的规矩,大城城墙长度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城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但现在,京邑太大了,不合乎礼法,再放任下去,恐怕会对您不利。”

郑庄公说,“我那个母亲姜氏呀,她一定要我把京给那共叔段,我又怎好拒绝呢。”

蔡伯说,“姜氏的胃口恐怕不止这一点点吧,您不如早点做些筹谋,不要任其私欲滋漫增长,为所欲为才好。”

他看郑庄公没有说话,就接着说,“杂草蔓延生长,要想除尽它们,尚且需要花些精力手段,更何况那是您疼爱的亲弟弟呢。”

郑庄公听了这番话,不仅没有惊慌,反而平静地对蔡仲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短暂的分离见证了我们相思之苦(不复相见的誓言出口不久)(2)

3- 叛乱

京邑已经如此惹人眼了,共叔段仍不安分。他开始要求西部、北部边界城镇的人,不仅要听命于郑庄公,也要听命于自己这位京城太叔。

公子吕看见这种情势,就跑去见郑庄公说,“一国不可以有二主,您究竟是作何打算的呢?如果您打算让位给那位京城太叔,我就请求去侍奉他了;如果您没有这样的打算,就赶紧除掉他,若是再拖延下去,民众有可能会生出二心来的,那时,就不好办了。”

郑庄公说,“何必理他呢,他的所做所为是在自取灭亡。”

不久后,共叔段又收服了边境的两处。

公子吕赶紧火急火燎地去找郑庄公,对他说,“您快看,共叔段如今羽翼丰满、实力雄厚,势必会有更多人愿意拥护他。您再不出手,恐怕就来不及了。”

这时,郑庄公眼中闪过了一丝隐藏已久的杀气,斩钉截铁地说,“怎么可能,像他这么一个无视公义、不念及亲情的悖逆东西,势力越大,只会败得越快。”

共叔段日渐强大,他修建城墙、厉兵秣马、制造铠甲兵器、储备粮草,准备着要去攻打郑国国都。

另外,他还有一张王牌,就是那位疼爱自己的母亲武姜,于是他和母亲约好了,待到攻城之日,武姜在城内里应外合。

郑庄公获悉了共叔段即将攻城的消息后,先发制人,对内控制了武姜,对外命令公子吕率领战车二百两直奔京邑,京邑的民众一听是太叔作乱,国都军队前来讨伐,立刻反水背叛了共叔段,帮着郑庄公派来的军队一起讨伐共叔段。

共叔段一看情势不对,迅速逃跑,直奔鄢邑。郑庄公得知后,下命令继续追讨叛贼,一直追到鄢邑。

共叔段连日来为了逃命,东躲西藏,终于有一天,他找了个机会,逃出了鄢邑,直奔共国。

短暂的分离见证了我们相思之苦(不复相见的誓言出口不久)(3)

4-决绝

武姜一心惦记着扶持共叔段上位,却没有料到她和共叔段的心思早已被郑庄公君臣识破,事不仅没有成,连共叔段如今身在何处、平安与否也不能知道,她不寝不食、担惊害怕,然而,更难的是,她不知道接下来该应如何面对郑伯。

郑庄公一想到自己虽也是母亲十月怀胎所生,母子是骨肉相连至亲,母亲对自己居然仍不能忘恨,终究还是偏爱弟弟,竟然还和弟弟一起筹谋叛乱,心中不由悲愤凄凉。

他把自己的母亲武姜安置在了城颖,愤愤然地立下誓言,“不及黄泉不相见。”

5-纯孝

然而,誓言一出口,没有过多久,郑庄公就后悔了。

有一个叫颍考叔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专程来到国都,要晋见郑庄公,给他献礼物。郑庄公听说颍考叔来献礼,特别高兴,吩咐赐宴款待。

宴席上,颍考叔故意把肉放在一边不吃,郑庄公就问他说,“先生为什么把肉放在一边而不吃呢?是不喜欢吗?”

颍考叔回答说,“我的母亲跟我同住,我吃什么,她也吃什么,凡我所尝过的美味,她都吃过了,只是君上您赐下的美食,她还没有吃过,我想留下来带回去给母亲尝尝。”

郑伯不由叹气道,“你还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不能了。”

颍考叔就问,“敢问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于是,郑伯将之前的事一一说明了,并讲出了自己的悔意。

颍考叔说,“这有何难,你是君王,你若想见母亲,自然有得办法相见。若是把地挖得深些,得见泉水,在隧道中相见,有谁还能有所非议呢?”

郑伯一听,这个方法好,于是赶紧差人挖出一条隧道,和母亲武姜在隧道中见了面。

与母亲一见,郑伯心情顿时愉快,他高兴地唱起来,“大隧之中,其乐融融。”

姜氏见了儿子,心情也豁然开朗,她走出隧道,随即回应着吟唱道,“大隧之外,其乐泄泄。”

至此之后,母慈子孝,无比亲近。

纯孝是美德,愿美德世世代代永远流传。

短暂的分离见证了我们相思之苦(不复相见的誓言出口不久)(4)

复习文中成语典故: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其乐融融

参考资料:《郑伯克段于鄢》

#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词或古文是哪一句?#​

#2022育儿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