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郭嘉被吹上了天,最近又被踩成了渣儿。事实上郭嘉虽然没有那么神奇,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正史中也是曹操的亲近谋士之一。不过要按照正史的记载来评价三国五大谋士的话,无论是论身份地位还是对本阵营的贡献,郭嘉还真排不上前五名,而身份地位和贡献正是自身能力的证明,我们总不能说功绩平平地位一般的人是本阵营的顶尖谋士吧?要是按照贡献和地位来看,三国时期张昭荀彧贾诩诸葛亮司马懿才是三国时期顶尖谋士,因为他们都曾是本阵营不可或缺的人物,而且有几位已经位极人臣,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就是本阵营实际上的一把手。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1)

首先我们来说张昭张子布,这位东吴的两朝元老(没辅佐过孙坚),在东吴谋士中敢称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即使是孙权,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地叫一声叔叔。孙策创业的时候,张昭就是首席谋士(长史),孙权接班,张昭还是首席谋士,以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东吴只知有张昭而不知有孙权,为此张昭和孙权还有一番比较有意思的对话,孙权以齐桓公自诩,把张昭当成了管仲。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2)

虽然是东吴首席谋士,也曾权势熏天,但是孙权称帝之后却不肯让张昭当丞相,理由也很奇葩:“这老爷子性格太倔(性刚),年纪太大,当丞相太累。”而事实上公元225(黄武四年)孙权设立丞相职务并任命顾雍之后,张昭还活了十一年,而且这十一年还是在憋屈中度过的。整个江东集团,孙权既敬又畏的人,其实只有张昭张子布一个,别人见了孙权唯唯诺诺,张昭却“辞气壮厉,义形於色”,结果往往是“权谢昭(向张昭道歉)”“"权默然,有惭色”。可以说要不是当年张昭带头行臣子之礼,虚岁只有十九的孙权也许都不能顺利接班。张昭可以说是东吴奠基的第一谋臣,但是因为曾有过劝孙权投降曹操的污点,而且最后也没当上丞相,所以我们就只好在三国五大顶尖谋臣中垫底了。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3)

张昭是东吴第一谋臣而没当上丞相,所以很郁闷,但是有一个人比他还郁闷,那就是曹操的第一谋臣荀彧荀文若。要是论起智谋和人品,荀彧能甩郭嘉十八条街,地位当然也不是郭嘉所能比拟的——荀彧先是向曹操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亡故之后,又向曹操举荐了郭嘉,但是郭嘉虽然很会来事儿很会说话,但终其一生,却只是个军师祭酒,活着的时候只有二百户封邑。荀彧是食邑二千户的万岁亭侯、持节的侍中光禄大夫,还跟曹操是儿女亲家。有人说荀彧宰曹营能够令诸曹夏侯和五子良将心悦诚服是资格老年纪大,但事实上荀彧比曹操小八岁,比自己的侄子荀攸还小六岁,但是因为屡出奇计,平张绣、破袁绍,荀彧都是首倡者和定计者,而且曹操外出打仗,都是荀彧负责看家,而且真的把家看得很好。荀彧的功绩,在《三国志》中记载得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4)

荀彧之所以在三国五大顶尖谋士中仅能排第四,是因为此公太过正直,要是真按人品和对大汉的重臣,他实际是可以排在第一位的,此公的智谋胆略,甚至可以跟诸葛亮一较高下,但就是因为太过光明磊落正直无私,所以后期才得罪了曹操,不但在五十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而且死因成谜——曹操计划托孤给郭嘉但却不考虑荀彧,可能是怕荀彧荀令君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威望,领导曹魏阵营“归政”于汉献帝。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5)

与荀彧相比,毒士贾诩就很“识时务”,此人(不称之为此公)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但却不影响他“料人如神”“料事如神”,而且贾诩帮谁谁就能成事儿:帮李傕郭汜,这俩小子就劫持了汉献帝;帮张绣,就把曹操打得丢盔弃甲还丢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十岁的曹丕也差点在乱军中被干掉。但是奇怪的是曹操曹丕居然都不恨贾诩,曹操拿贾诩当心腹,听贾诩一言就决定了让曹丕接班。曹丕接班后投桃报李,马上任命贾诩为三公之一的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连小儿子都被封为列侯。如果曹操阵营中荀彧是萧何、荀攸是张良,那么贾诩就是“盗嫂受金”的陈平,事实上大汉开国三文臣,也就陈平结局最好,一生好事坏事全都干,最后却位极人臣当了丞相,还赚得富可敌国,“日饮醇酒,戏妇女”,一出手就送给陆贾“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这些财物对陈平来说也许就是九牛一毛。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6)

与陈平极其相像,可以说贾诩是曹魏阵营最聪明的谋臣,而且其下场也很圆满,活到了七十七岁,正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但是要说贾诩是曹魏或者三国最顶尖的谋臣,他自己也不会承认,因为他头上还有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那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各自阵营的一把手。诸葛亮名为辅政,实际是摄政,司马懿则干脆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7)

很多人认为“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所以司马懿远远不如诸葛亮,不但每战必败,而且在上方谷差点被诸葛亮烧死。但那是演义小说中的说法,在正史中,诸葛亮从来就没有打败过司马懿,反而被司马懿熬死了——司马懿不肯对诸葛亮穷追猛打,那是因为诸葛亮还有用:只有诸葛亮不断北伐,司马懿才能越来越稳地掌握兵权培植自己的势力。纵观司马懿的奋斗史,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想当秘书的厨子不是一个好司机,不想当主公的谋臣不是一个好谋臣。

张昭拿谁和诸葛亮对比 三国五大谋臣张昭只能排末位(8)

这样看来,三国顶尖五大谋臣似乎可以这样排位:状元司马懿、榜眼诸葛亮、探花贾文和,荀文若和张子布可以分列四五名。当然,这是笔者看完《三国志》后的一家之言,只是抛砖引玉以供读者诸君讨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部《三国志》,三国五大顶尖谋臣也可以有一千种排法。即使三国只有十个谋臣,任选五个进行排列组合,计算起来可能就要用到微积分了。笔者是真不会算,但是估计也得有好几万排法,读者诸君有知道算法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