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小希书法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荀况,又称荀子、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荀子出生在七雄并争的战国时代,但是他的确切年龄,已经难以考定,不过根据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可以推测,公元前286年至公元前238年是荀子活动的时期。开始,齐国在战国七雄中还是比较强盛的。齐宣王为了粉饰太平,扩大其政治影响,广招天下贤士,邀请他们到都城临淄稷下学宫,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食大夫禄,号称列大夫,允许他们自由地讲学议论。当时的大学者如孟子、骆衍、宋研、填到等都曾在这里讲过学。各种学说,各家流派汇集于齐国,临淄成为一时的学术中心。

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什么(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了什么)(1)

荀子

当荀子到稷下游学时,因为齐国国势衰微,列大夫纷纷离齐而去,荀子也南游楚国,但稷下余风时荀子思想的形成,具有相当的影响。齐襄王时,稷下学风又盛,荀子又来到齐国,这时老一辈学者大都作古,而荀子在学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在列E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三次担任稷下学官主讲。荀子公开声称人“性恶”。他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对这些如不加克制,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淫乱,破坏封建统治秩序。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善,那是人为的结果。

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什么(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了什么)(2)

荀子讨论

而孟子则主张人性善,荀子批判他:"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性伪之分者也。”荀子从人的生理要求,感官的自然本能,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当然是片面的,但是他打破了天赋道德观念,否定了先天良知的存在,他说过路的人也可以成为禹那样的圣人,而尧禹与桀跖天性一样,而结果却迥然不同,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荀子在人性的问题上强调人为的力量,这与他不承认有一个至高无上,威力无边的天神存在,人不但可以驾驭自己,而且可以战胜自然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什么(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了什么)(3)

下棋

荀子虽主张人性恶,但他还认为人都有从善的愿望,既然有这种愿望就要付诸行动,他曾说他自己“终日而思”不如“我典之所学”,他强调切实的学习。为了成为善人、圣人,就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关于这点,苟子有一段名言:“不积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这话的大意是,路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江海是由无数溪流汇集而成的,人的知识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马有优劣之分,但千里马一跃也不能十步,劣马行 天也可行千里,人也有智愚之别

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什么(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了什么)(4)

荀子劝学

聪明人不学仍一无所获,恩人坚持不懈的学习亦有成就。不刻,朽木安然无恙,不停地刻,金石也能镌镂成器。这里荀子既阐明了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强调了在学习中发挥人主观力量的重要。学习好除了本身努力外,一些外界的条件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荀子也有充分的认识,他要求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说:蓬生在麻丛之中,不用扶持它,它自然挺而拔。白沙落在污泥之中,也和污泥一样的黑。孟母择邻的故事大概也是这个道理。荀子还提到访师择友,他认为在贤师那里得到圣人的真谛,从良友那里学到好德行,天长日久,耳漏目染,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步。

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什么(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了什么)(5)

荀子

荀子还提到学习要虚怀若谷,要全面深透等。诸如此类的议论,大多精到,直至今天也不无载益。莉子的学说是多方面的。他在哲学领域不仅提出天是然的天的观点,在认识论方面也有见识,他初步区分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且在暗示理性认识优于感性认识的同时,也不忽略感性认识的重要。他还从儒家立场出发,通过对诸子思想的批判,吸收了墨家的逻辑成果,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做了综合。在政治历史方面,荀子提出“法后王”的主张,尊重近代确实可考的事迹,把君比做舟,而民比做水,看到了百姓的力量,这些主张和看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无疑是进步的。

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什么(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了什么)(6)

荀子讲劝学

荀子在社会经济方面主张“重本而节用”,也就是重视农业生产,节制消费,并且生动地描绘了交换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荀子》一书,大都文字流畅,构思严谨,说理清楚,都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而其中《赋》篇、《成相》篇更为出色,尤其是《成相》则是以民歌的形式表达其学术思想的作品,格调清新,别具一格。荀子以他在哲学、政治、文学诸方面的成就,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学者。

参考资料:

·《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