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长江后浪推前浪。

江湖上的无名小卒要想成名,通常只有一个途径。

向成名人物发起挑战。

这其实是一场豪赌。

赌注是自己的命,赌的是,如果赢了,那就一战成名,从此威名远播,风光无限。

当然,这场赌博赢面极高,就算输了,也有可能不死,留得一条性命,照样可以得到扬名立万的资本——曾经在某某高手手底下走过数十招的人,也不是低手。

得了这些名头,去某某王府当个护院头子,去某地开个镖局,去某某山区占个山头当个山大王,都是可以的。

如此一来,这位辛苦练武十数年的屌丝,便有了体面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跟十载寒窗一朝中举一样,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真金白银与娇妻美妾,俱都有了。

想想就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故而,在武侠的江湖里,大多数的小人物,学成武艺下山的时候,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这一招可以快速成名的方法。

富贵险中求。

求到了就飞黄腾达鸡犬升天。没求到就打落牙齿和血吞,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2)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3)

《2》

人类的世界是如此,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茶叶世界,会不一样吗?

当然是一样的。

我们今天的主角,马头岩肉桂,曾经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在牛栏坑肉桂以天价茶叶蛋事件荣登“岩茶一哥”宝座之后,它是如何,跃身成为“岩茶二哥”的呢?

有人说,因为马头岩肉桂产量大啊。

咦,你怎么知道马头岩肉桂产量大?

你昨天的文章写的啊,难道你这么快就忘记了?难道村姑陈得了健忘症?等等,我记录下来,这可是条能震惊茶圈的大新闻...

呃,列位看看,江湖上的那些绯闻、传说,就是这么以讹传讹,给传出来的。

确实,马头岩肉桂产量大,因为人家马头岩地盘大。并且,初初开山的时候,就是在马头岩开的。

因为马头岩地势开阔,平整,收拾起来容易。

就像江汉平原广博阔大,风调雨顺,自古以来就是天下良仓,难怪楚国富庶,英雄辈出,不仅出了个风流才子屈灵均,还出了个爱细腰的楚灵王,以及,打了败仗自刎乌江的项羽。

但是,马头岩肉桂能横空出世,成为武夷肉桂二哥,难道就真的只是因为产量大这一个因素么?

当然不是。

产量大,就像一个国家人多,人多,未必就说明实力强。

印度人多吧,但它们有称雄江湖的实力么?没有。顶多算个崆峒派。

所以,马头岩地盘大,肉桂产量高,只是它占领江湖的先决条件。这只是它的基础。拥有强大的终端见面率。

然而,真正能让马头岩跻身知名肉桂前列的,却是马头岩里某几位机灵的茶农,做下的一件跟新人挑战江湖成名前辈一样的事件——参加斗茶赛。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4)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5)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6)

《3》

中国人是喜欢比赛的。

英俊 英明神武 出身高贵的霍都王子,要想成为丐帮的帮主,一样要参加丐帮的比武大会。

打赢了对手,方才可以得到打狗棒,成为一帮之主。

现在,已经没有丐帮了,也不再有打狗棒法了。

但一个茶人要想在自己的领域里成名,最好的办法,就是送自己制作的茶,去参加比赛。

并且,不管是哪个机构举办的,哪个等级的比赛,一律都参加。

就算最后不得名次,好歹混个脸熟也好。

曝光度高了,熟人多了,名气慢慢就大了。

尤其,马头岩里的诸多小山场,日照时间相比正岩核心产区里的三坑两涧,还是要长一些的。

并且,如果是航拍,可以看到,马头岩的小山场,盆地地形的较多,且是较浅的盆地,雾气散得快,不挡光,直射光较别的山场要多一点。

这便形成了广大马头岩肉桂,高扬的、霸气的、激烈的桂皮香。

这种浓烈的气息,在斗茶赛上出现,可不得了。

它在平时,顶多只是让某位,或者某几位,或者某一些茶友。

然而,在斗茶赛上,这般刚强的,像金刚掌一般的桂皮香一散发出来,迷倒的,可是那些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评委们。

俗话说,好汉不赢前三把。

但在斗茶赛里,这规则得改。必须改。若你只是墨守成规地遵循这规则,只会在大大小小的斗茶赛里,折戟而归。

斗茶赛,因为茶多,比赛时间有限,且人的胃容易有限,大多数时候只喝前三冲。

在前三冲里,如果你的茶不够有特色,或者特点并不鲜明,哪怕你来正最正的正岩,最好的山场,一样在盲评时无条件地刷下去。

前三中里的特色是什么?

当然是香啊。

无以伦比的香,无以伦比的香气冲人,无以伦比的香气尖锐......再加上汤水细腻,那你就赢了。

马头岩肉桂,便是因为独特的山场气候,独特的光照,形成了独特的尖锐桂皮香,形成了明亮高扬的犀利香氛,而在各级斗茶赛上脱颖而出。

一举拿下了肉桂二哥的宝座。

当然别的产区的肉桂,也有香气猛的,尖锐的,水路好的,但奈何产量低啊,产量不多的茶,根本就不够格参加斗茶赛——斗茶赛是要上交一定数量的茶叶才可以报名的,多则大几十斤,少则十几二十斤,这可都是钱啊。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7)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8)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9)

《4》

除了频繁在各级斗茶赛里露脸、得奖,马头岩肉桂,还在茶商们的助推下,借到了送它上青云的外力。

这些外力,就是炒作。

资本的炒作。

那些看马头岩肉桂成名之后,亦想来分一杯羹的茶商们,有的是时间与精力,去讲一些跌宕起伏的,诱人的故事。

有了这些故事做引子,各种五花八门的马头岩肉桂,便在各地,遍地开花了。

当“马头岩肉桂”的销量,远远大于马头岩的真正肉桂产量时,马头岩肉桂,它便更加红得发紫了。

某一次,喝到一泡桂花香的马肉。

初看这名字的时候,是很惊艳的。

桂花,原本就是细幽的,清雅的,高洁的,香甜的一股香气。自带迷人的光环。若它再与肉桂结合在一起,那更是如虎添翼,更加的诱惑人心了。

然而,才喝了第一口,村姑陈就忍不住表态,这不是马头岩肉桂,这是拼配的。

那股浓郁的花香,那夹在桂皮香里的、令人难以忽视的花香,如兰似桂的冲天香,分明就是老朋友黄观音嘛。

这位拼配界的网红、一姐,总是用它浓郁的鲜花香,以极清晰的苦味,在各种拼配岩茶里,瞬间就能逮到它的影子.......

马头岩肉桂里,拼进了黄观音,那就不纯正了。

不能叫马头岩肉桂了。

应该叫马头岩黄观音肉桂。

西红柿炒鸡蛋,该叫炒鸡蛋吗?当然不行。人家西红柿不答应。

但是,这拼配版的马头岩肉桂,却被主人堂而皇之地装进了通用版的“马头岩肉桂”泡袋里,通行无阻地,销售到了大江南北。

是的,忘记说一句了,要看一款岩茶是否知名,是否有炒作价值,只要去包装店,看有无这款茶的通用版泡袋,若有,那它便正是风头正盛。

反之若没有,那这款茶,便不够红。

没有盗版的茶,不是好茶。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10)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11)

《5》

有了利润,就会有人炒作。

有了炒作,就会有人买单。

这个商业规则,通行于世而皆准。

马头岩肉桂成名之后,再被各地茶商炒作之后,接下来,接盘侠们要出场了。

这些接盘侠,就是为炒作买单的消费者们。

消费者们买茶,是不讲品质的,说实话,也讲不清品质。

消费者只能认品牌,只有大品牌才能给消费者安全感。

就像村姑陈的母上大人买翡翠,只会去商场,找大品牌买,不敢去珠宝城,怕被宰,买到B货。

于是,消费者们,在喝茶时,在送礼时,一律瞧准了大品牌。

并且,他们也不会懂得分大品牌中的排名排位。

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对普通人来说,都是知名肉桂。喝它们,显自己的身份;送礼送它们,倍有面子。

谁也不会去区分牛栏坑和马头肉的品牌价值。

毕竟,在没有开过宝马奔驰奥迪之前,谁都会以为这三个品牌,是同一等级的。

只有开过才会知道,马,就是比驰和迪要好开一些。

就像没有去逛过LV、Gucci、Chanel专卖店的人,也不会知道它们的价位,其实不是同一级别的。普通人只会认为,嗯,它们仨都是名包,不分等级。

所以,在喝茶喝身份、送礼送面子,送礼送名茶的传统思想指导下,众多有送礼需求的消费者,购买了知名的肉桂作为向亲友以客户表达心意的媒介。

另外,在牛栏坑肉村与马头岩肉桂之间,大多数人自动选择了价格相对便宜的马肉——反正都是知名岩茶,马肉比牛肉便宜了好多钱,为什么不买马肉?

傻子才买贵那么多的牛肉!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12)

岩茶肉桂怎么挑选最好(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13)

《6》

马头岩肉桂,便是如此,一步一步,从默默无闻的岩茶小咖,成长为岩茶界的肉桂二哥。

就像那个从内蒙走出来的,其貌不扬的脱口秀演员,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领袖之一。

就像那个中人之姿中人之资的村姑,依靠老天爷赏下的喝茶天份,加上自己勤奋,成为了茶圈里不可忽视的存在。

时势造英雄。

是牛栏坑的高贵不可侵犯,造就了马头岩的亲民与接地气。

懂岩茶的人自然会说,喝牛栏坑是有面子,喝马头岩是喝香气。

而其实,在大多数不懂岩茶的人眼里,喝马头岩,面子里子,都有了。

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嫦娥最终,还是羡慕七仙女的吧。

【下期预告】

马头岩那么大,究竟有几个好的小山场?与天心岩、竹窠、水帘洞相比,马头岩肉桂好在哪里?马头岩肉桂,定价该高开还是低走?

敬请期待,马头岩肉桂续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