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1)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

晨光微曦,在唐河县城区的街区绿地、广场游园、湿地公园,晨练的人们跳着舞蹈、打着太极拳,心情愉悦地开启新一天的。

华灯初上,唐河岸边宛若仙境,“十里长河流光溢彩、城市画廊灯火辉煌”的美丽景观,让人对这座现代新城啧啧称赞。

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街道顺畅有序,花红树绿的景观大道步移景换,绿意盎然的城市游园引人入胜,日臻完善的公共设施功能齐全……

五月的唐河,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总会令人瞬间沉醉。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3)

如今,唐河县抢抓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实施县的机遇,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三城联创”为抓手,立足建设65平方公里、65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围绕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按照“一环二轴一新城、三区并进抓提升、五湖四海水润城”的总目标,内外兼修,统筹推进,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上水平,在大力拓展建设唐州新城区的同时,高度重视旧城区的城市“双修”和提质改造提升,不断补齐县城建设短板,完善城市功能,现代化中等城市新姿展现。

一座唐河城,逐梦踏浪行。唐河,已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考核,城市承载力和人口吸纳辐射力持续增强,取得了城市发展、人民满意、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缔造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美丽家园、幸福家园、心灵家园。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4)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唐河县始终坚持把高标准规划作为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前提,贯穿于城市发展建设的全过程。

唐河,滨水而立,拥河为城。立足革命老区绿色发展先行区、中部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交通枢纽和现代中等城市“三大定位”,正加速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极具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万里茶道重要节点港口城市和富有特色的旅游城市。按照“一河四区”布局,已营造“一河两岸、两轴四区”的总体架构。即以唐河和宁西铁路为发展轴,营建商贸居住区、行政文化区、产业集聚区、临港经济区四个功能分区。

唐河已先后投入资金超2亿元,邀请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省市设计院等高等院校知名专家,对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区域城市设计及各类专项规划进行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规划。

规划分为县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县域为唐河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458 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为西至迎宾大道,南至唐河、三夹河,东至方枣高速,北至沪陕高速,建设用地面积约64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心、两轴、六区”的村镇空间布局结构。“一心”即县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主中心──中心城区,是唐河县域城镇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轴”即县域城镇发展主轴:沿G312、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等东西向交通通道构成的城镇产业复合发展轴。县域城镇发展次轴:沿规划G234、方枣高速等南北向交通通道构成的城镇产业复合发展轴;“六区”即以县城和桐寨铺镇、大河屯镇、湖阳镇、马振抚镇、郭滩镇五个中心镇为中心形成的城镇综合经济区、西北部城镇经济区、东部城镇经济区、南部城镇经济区、东南部城镇经济区、西南部城镇经济区。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5)

在总体规划中,“大美唐河湾、诗意田园城”为唐河县总体城市特色定位。城市形态上,延续沿河发展态势,强化“山水城田”的田园城市特色,塑造“一河两岸分、五区四脉连”的水城共生城市形态格局;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上,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塑造与自然和谐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环境,形成“五湖四海三川两廊一环”绿地景观体系;城乡综合交通规划上,紧紧围绕唐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道路升级改造、优化路网结构为重点,打造“水、公、铁”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上,按照 “生活圈”圈层分级思路,以“分级共享、分效控制、分期建设”为原则,对城乡服务设施进行配置;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上,衔接区域交通网络,将城区对外交通系统纳入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规划形成城区外环与对外公路、铁路、水运发展规划相协调,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效率,合理布局对外交通设施,衔接区域交通与县域交通,更好地发挥唐河县与周边的联动发展效应。完善“窄路密网”的路网结构,加快跨河交通的建设,优化各级道路的比例,是城区交通发展的首要战略,并采用“窄街坊,密路网”的理念,构建中心城区“六横九纵加一环”的主干路网布局。

止目前,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总体城市设计、重要区域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综合管廊等33项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城区发展框架由“一河三区”拓展为“一带四区”;“一环两轴一新城、三区并进抓提升、五湖四海水润城”,中心城区65平方公里多层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找准了“城市新坐标”。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6)

项目至上,激活发展引擎

在功能齐全的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唐州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新建场馆对外开放,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法治领创中心、党建主题公园等建成投用,为唐河新城竖起了一座座“文化坐标”。

在繁盛热闹的商贸居住区,文峰广场、飞凤游园、文化广场绿化工程相继完成,老城区处处展示着新城市的俏模样。

在风光旖旎的一河两岸,恢复提升南泉、竹林晚翠、泌桥飞雪等历史景观,形成湾渡揽胜、碧波水秀等城市新景,唐河复航灯塔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让唐河城有了颜值、有了气质、有了潜质。

作为全省首批百城提质工程首批实施县,唐河的“项目为王、项目至上”理念时刻让唐河城发生精彩嬗变、历史巨变。

基础设施硬起来。投资38亿元新建改造主干道30条,建设交通岛17个;新增垃圾中转站7座,新建、改造公厕90座;完成五里河大桥主体工程,开建迎宾大道南延段;实施火车站广场建设工程;新建公交车站,增加新能源公交车40台,城区主干道实现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学校9所;新建滨河景观带、水秀工程、“三馆一剧院”已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即将建成;开工建设县医院新院,中医院门诊医技楼、疾病控制中心检验楼主体完工。

生态修复动起来。以持续加快生态水系建设,打造“一环二轴三川四海五湖”生态新城为目标,启动了高速口北辰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唐河两岸10公里滨河画廊,修建滨水步道、栈道,实施绿化、亮化,形成河流湿地、郊野游憩的生态景观。

倾城盈绿靓起来。投资7亿元,升级改造迎宾大道绿化工程、滨河湿地友兰公园、沅君文化苑、凤山地质公园、火车站广场等景观景点,大力开展城区道路补植补种,全面提升园林景观和街头景观。2018年以来,已完成城区道路补植补种,新增城区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同时在老城区见缝植绿,在街头巷尾建设小游园20余处。省级园林县城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更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夯实基础。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7)

书香文韵雅起来。投资4亿元,集中打造10余个文化场馆,恢复了竹润清华园、南泉景观园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再现和保护了“南泉流韵”“泌桥飞雪”和“竹林晚翠”历史古迹景观,也串联起唐河滨河景观带“万米画廊”,形成了绿色生态景观廊道,在为居民增添新的休闲游玩场所的同时,也塑造了人文与自然交融、宜居宜业的滨河城市新形象。

产城融合强起来。强力推进“两区建设”,完善提升面积19.6平方公里的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主二特一新”产业,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特色商业区,为唐河城市发展带来新活力。

今年,为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唐河县谋划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十二项重点项目”。即:静脉产业园建设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及环保达标项目,环卫设施及餐厨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商贸区绿化升级项目及小游园建设项目,数字化城管园林绿化子系统建设项目,智慧化停车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城区市场规划和建设项目,试采基地形象提升项目,城区夜景亮化提升项目,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舒心园周边棚户区改造工程,第四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增进了民生福祉,为唐河高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8)

绿色嬗变,绽放城市魅力

依水为城,拥河而起;春日飞花,倾城盈绿;十里画廊,国家湿地......这里就是生态润城、绿色倾城的唐河县。

唐河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做出“三城联创”的决策部署,并把园林城市作为重要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强化园林管理职能,加大园林绿化养护资金投入,园林管理日趋规范,景观效果显著改善。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唐河县适时修编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一环两廊三川四园五湖”的绿地结构,即38公里外环快速和绿色廊道闭合贯通,扮靓“一环”;唐河两岸10公里滨河画廊、宁西铁路两侧生态长廊新姿展现,织绿“两廊”;治理唐河、三夹河、八龙河,建设桐河口、三夹河、龙湖、八龙河四个万亩湿地公园;修造桐湖、凤山湖、龙湖、东湖、镍都湖五大滨湖公园,形成河流湿地、生态游憩景观。出台了《唐河县绿化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园林绿化信息数据库、信息发布平台,并纳入数字化城管监控系统,全方位管理监控。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达94.92%。

在创园方面,唐河县巧借自然资源,立足“水”和“绿”,充分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会贯通于公园绿地建设中,按照“高标准、建精品、创特色”的原则,大力建设精品园林。短短几年,城河辉映、绿水人和,引领唐河走向生态文明的愿景。纵贯县城南北的滨河公园,实现了昔日污水垃圾地到富美新绿洲的华丽转变,将优雅的滨河生活写入城市风景,为唐河人民提供了一条漫步休闲、品味幸福“慢生活”的生态走廊;园中园——友兰故居,让群众在休闲健身的同时,感悟哲学的魅力;凤山地质公园原为野草遍地、土地瘠薄的荒岗土坡,通过生态修复,形成独具风味的自然景观,俨然成为城市的绿肺、休闲的乐园。

唐河县还坚持为民取向,注重城市绿地布局。唐州公园、竹润清华园、沅君文化园、文峰广场、飞凤游园、职工游园等街头游园绿地,宛如一方方绿色的汀州,遍布城区,使老城区增绿透气,形成具有唐河特色的开放型公共绿地,“零距离”融入市民生活,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98%。这些公园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绿地景观和县城居民使用功能的有机结合,雕塑、小品点缀其中,在满足市民群众游憩需要的同时,也是重要的防灾避险场所。

在道路绿化上,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林荫效果和地方特色,道路绿化普及率99.23%,道路绿地达标率84.67%,林荫路推广率71.23%。漫步在唐河县的大街小巷,层层树荫让马路不再单调,随心而行,满目景观,处处显示着唐河人的智慧布局。

一枝独秀不是春,群芳争艳春满园。众多的园林式单位、小区宛如绿色细胞,巧夺天工,沁人心脾。高楼大厦旁仍保留着有天有地的居住形态,房前屋后的空地给了人们建园造景的空间,小天地营造出大景观,无不显现出唐河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7.14%,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年提升率11.36%。

漫步唐河,全城镶美景、处处皆如画。截至目前,唐河县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21万,绿化覆盖率39.32%,绿地率35.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6平方米。

下一步,唐河县还将紧扣绿色发展的主题旋律,深入推进城市空间绿化,开展拆墙透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公厕绿化、桥梁绿化等城市空间绿化工作,完善空间绿化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在绿色嬗变中绽放出无穷的城市魅力。

古唐风潮劲,沃野起新城。如今,激情澎湃的唐河人,正推动唐河城踏上“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之路。

唐河城东发展规划(唐河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9)

本版编辑:魏家平 周建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