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1)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2)

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3)

T

1949年前,尤溪清溪曾与晋江磁灶、永春东平、德化乐陶并称福建四大制陶产地,其中,清溪村(现为台溪乡所辖)制陶人所制作的陶器更是声名远播。清溪有个制陶的李家,曾出过“制陶四兄弟”,他们做的陶器顺着清溪走出深山,走向世界。2018年,“尤溪清溪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三明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源流

根据《尤溪县志》记载:“宋代,常平乡和顺里的上仙和华口村开始生产陶器。明代中期,五十都的新桥(今新阳镇)开始生产瓷器。清代,五十都的林下、林尾,二十四都的清溪也开始生产陶瓷。”文中所说的“二十四都的清溪”,就是如今的尤溪县台溪乡。清溪李氏开基祖李田精于制陶工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从永春县东平镇迁居二十四都的清溪,并购置宅院,命名“心本堂”。他结合当地陶器烧制技艺,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创立了独特的清溪李氏制陶工艺。在陶瓷业发展的鼎盛阶段,清溪陶器通过本土的渡口,由水路销往南平、福州地区;陆路销往永安、沙县、大田、永泰、德化等地,部分产品直达福州马尾港后,对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内外,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李田开始,到了李顺泥这一代,清溪李家的陶器制作已经传到了第五代。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4)

李顺泥在制作陶器

李顺泥的父亲李文慈,从小受家族严格训练,后来到尤溪玉池瓷厂当师傅,技术受到大家称赞。几十年下来,李氏“福本堂”这一房现在只有李顺泥还在坚持陶器制作。从懂事起,李顺泥就跟着父亲“玩泥巴”,通过眼观、口问、心记、实践,掌握了制陶要领。1977年,年仅12岁的李顺泥就能制作成规格的陶器。改革开放以后,陶器生产出现了一段时期的低潮,李文慈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制陶业,转行开店,成年后的李顺泥也去厦门创业。但只要回到老家,李顺泥都会到祖房里玩一玩自己心爱的泥巴,一进入制陶的工作状态,李顺泥就满是激情和自信,2012年,他回到老家,重拾祖传陶艺。

传承创新

只要在清溪,李顺泥便几乎整日与泥巴为伴、制作陶器。清溪陶器烧制技艺工艺流程繁杂,分探土挖泥、精制坯土、快轮拉坯、上釉晾坯、龙窑炼火、验品防漏等6大步骤,操作工序达60道之多,工艺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也大。探土挖泥时,要选用当地山脚田间火山灰沉积层中的黏土和高岭土。在没有检测仪器的年代,清溪李家的选泥方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用嘴巴来尝试:味涩,耐烧、易裂;味甘,金属氧化物多,不耐烧……选泥之后,还要进行合理配比,才能制作出最佳的陶器。在陶器制作过程中,匠人们以传统的脚踏快轮手拉坯成型技艺,辅助对接拍打拉坯成型和泥条拉坯成型技艺;上釉时,几碗釉、几碗黄泥的匹配也非常讲究,稍有不同,结果就千差万别;而后用古老的龙窑烧柴技术烧制猪油白、青釉、酱釉、福建黄釉、天目黑釉等釉色。制作的陶器大都是储酒器、煮水器,火钵、饭钵、砂锅等日用品,其中不同规格器型的储酒器如:酒坛、酒缸、酒瓮等,是婚嫁礼仪“探酒壶”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器皿。

作为“尤溪清溪陶器烧制技艺”三明市代表性传承人,李顺泥在制作传统器皿的同时,也在制作技术革新、产品艺术提炼上下功夫。在制作传统砂锅、煮水器的过程中,配料一般加二氧化硅、长石粉等,烧制温度在1100度左右,其产品只能适应木炭与柴火烧水。这几年,李顺泥改进泥料的配方,把烧制温度提高到1300多度,制作出的陶瓷更为坚硬,弥补了传统烧水器在加热过程中掺入冷水容易开裂的缺点,也有效地缩短了烧水的时间。除仍坚持烧制传统生活用具外,李顺泥尝试创新技艺,做的多是茶具、花器等,并注重其艺术性。他尝试用“还原烧”的方式,利用柴烧陶落灰的特性,保留氧化铁变化所产生的斑驳痕迹,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铸铁紫砂”工艺。这种在老一辈制陶人眼里堪称“失败”的痕迹,如今却被李顺泥利用延伸,成为一种美。市场很快接受了这样的新陶器,他也借此将家中“福本堂”的名号打得响亮。

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5)

李顺泥的陶器作品

除制陶外,喜欢钻研的李顺泥还积极向陶瓷名人讨教。通过与景德镇国家级陶艺拉坯大师占绍林、台湾新竹陶艺师林汉泉等陶艺界知名人士沟通交流,李顺泥的艺术素养又得以升华。如今,找李顺泥定制陶品的人越来越多,但因为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目前产品数量并不多。在李顺泥的原则里,“用心做事”是匠人最基本的信仰。

此外,李顺泥还与尤溪职业中专学校、闽江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合作,走研学教育实践之路,他的“福本堂陶艺坊”创作基地也成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学习传承尤溪清溪陶器烧制技艺。

来源:福建老年报

作者:林盛

制作:福建老年报社

编辑:陈心海 季望

校对:季望

审核:陈浩

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6)

陶器的烧制方法(百年传承泥与火的艺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