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是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那到底什么是碰撞,碰撞背后又有哪些物理规律呢?这一期开始,我们慢慢道来。

高中物理关于碰撞的理解(全面解读高考物理中)(1)

物理学中的碰撞是指两个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相互接触并迅速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现象。解读几点:

一是定义中的相对运动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对而行,也可以是相向而行,只要后面的物体速度更快一些就行。

二是迅速可以是非常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广义上讲也可以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三是可以是宏观物体的碰撞,也可以是微观粒子间的碰撞。

四是高中阶段通常研究两个球的正碰,即其相对速度正好在球心的联线上。

五是碰撞过程一般分为压缩阶段和恢复阶段两个过程。压缩阶段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在恢复阶段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六是碰撞遵循动量和能量守恒,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如果碰撞产生的形变完全恢复,机械能没有损失,称完全弹性碰撞。如果碰撞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恢复,碰撞后两球同速运动,机械能损失最大,称完全非弹性碰撞。如果碰撞产生的形变只能部分地恢复原状,机械能的损失介于上述两类碰撞之间,称非完全弹性碰撞。

七是原子物理或者当一个光子作为碰撞物之一时,碰撞也称为散射,散逸或漫射。这方面大家了解即可。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中学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