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阅读的佳作!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其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带我们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理解如何抚养孩子。

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

生育是一种选择,并非必须。每一个选择生育的人,要确保自己是为了生命的传承、爱的传承,而非被世俗所裹挟,或是传宗接代,养儿防老。

李玫瑾的心理学笔记第二讲(李玫瑾心理抚养)(1)

书中写出人的心理发展的4个重要阶段,0-3岁情感抚养,3-6岁性格培养,6-18岁能力培养,18岁以后自我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前两个阶段0-6岁阶段的抚养。0-6岁是孩子培养依恋关系和性格的关键期,如果能奠定良好的依恋关系和亲子关系,后面的管教就会事半功倍。

生孩子,更要养孩子。养孩子不只是吃饱穿暖,更要从心理上培养孩子。培养出让身边的人舒服和幸福的孩子,是作为父母最开心的事。

“心理抚养“是一个很好的育儿理念,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家长们不要忘记,其实教育孩子最大的成功,是来自爱、尊重和陪伴的。

本书向父母传递了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绘制他就成为什么样。

本书主要分析家庭养育对一个孩子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从”犯罪→人→心理→早年→家庭→养育→父母“这种倒推辩证中一次次的论证人是“养育 教育”的产品,尤其是学校之前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一生。

全书着重强调孩童时期的心理抚养尤为重要,父母角色胜过任何社会角色。孩子教育的关键责任人是父母,是家庭,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只有以身作则,不仅仅是宠爱孩子,也要在有原则的爱孩子中让他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包括:第一、友善的性格,这有利于人际关系及个人成长。第二、培养很好的延迟满足,培养意志。第三、培养沟通能力,遇事自己表达出来很重要!

李玫瑾的心理学笔记第二讲(李玫瑾心理抚养)(2)

“不教而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孩子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二是父母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认真工作,顾及家庭,还爱学习,爱思考,爱在家里讨论问题,孩子耳闻目睹就会潜移默化,不教而善。

对于父母而言,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教养方法,因为你的小宝贝是独一无二的,建议家长多读多看,不要被一家之言影响。父母如果是学习型的,能不断突破旧知识和思维圈层,孩子自然会获得更广阔的天空。

人不会自动长大,自动懂事,人是教育加教养的产物,人生的起点在家庭 ,教会孩子善待他人同时,学会甄别远离没有经过良好的心理抚养的人,有时候是救命的东西。

有长远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抚养到位的基础上,一定要舍得让孩子从身体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这是一种更深更远的爱的付出。

我们很难保证自己生在一个完美的家庭,父母大多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也有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对我们的心理抚养也许不是那么到位,所以我们的性格里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好在有书,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样子,从而去反思和提升自己。

本书在一些心理抚养上的观点很有新意,表达也通俗易懂,完全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总的来说,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文字表达比较口语化、平易近人、简单易懂,适合所有父母阅读。

李玫瑾的心理学笔记第二讲(李玫瑾心理抚养)(3)

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父母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这些先天的不足,自己无法选择;但长大后自己应该竭尽全力去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磨练心性、陶治性操,避免沉湎过去、一条道走到黑。

心理需要抚养,心灵也需要滋养,读书可能也算一个通道,一个媒介,去邂逅一些美好,去温暖一些相遇。

李玫瑾教授的书,都是满满的干货,金玉良言,从多少案件中搜集的血泪教训,值得认真学习。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拥有健康的人格,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李玫瑾的心理学笔记第二讲(李玫瑾心理抚养)(4)

李玫瑾的心理学笔记第二讲(李玫瑾心理抚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