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1)

2023年2月5日刊 | 总第3138期

距离上一次的“影视七日断想”,已经过去三周。过去的三周,是电影市场砥砺奋进的三周,也是剧集市场抢夺目光的三周。过去三周,好消息多过坏消息,新项目胜过旧项目。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2)

“七日断想”,不仅回望过去,同样展望未来。正如《三体》中的叶文洁,38年前向宇宙发射的讯号于今日结果;当前行业发生的一切,也会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的潮起潮落。从业者可以通过春节档电影市场的表现,推算2023整年的行情;也可以在剧集市场短期的播出数据中,预判下一波作品的走向。

双片之争:愤怒的网友与逆跌的票房

2023年的春节档,最大的喧嚣不是来自市场的回暖——尽管这是内地市场以历史最快速度冲破100亿,尽管67亿元的档期票房足以位列影史同档第二名,而是舆情难测:观众的情绪越来越难以预料,尤其体现在《满江红》上。

在《满江红》上映之前,少有人预想过它会是今年春节档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上映15天累计票房38.73亿,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最终票房为44.22亿。也不会有人想到,它会成为今年春节档受到攻击最猛烈的一部影片,这部集结了沈腾、雷佳音、张译等颇具观众缘演员的作品,本应在其乐融融中圆满落幕。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3)

但它就是点燃了部分网友的愤怒。具体原因,除了官微下场闹出的几处笑话,也与作品本身的敏感属性和高涨票房不无关系。

岳飞与秦桧是一个敏感题材吗?按理说,不是。历史书上,谁是谁非早已记载得清清楚楚,《满江红》并没有硬要为历史翻案,也没有涂改岳飞和秦桧的忠奸底色,但还是招来了“历史虚无”的帽子。虚构,本就是创作的灵魂,真实的历史有历史学家去讲述,编剧的责任就是把故事讲好。

在《满江红》身上,还展示了一个许久未见的现象:沉默的大多数。

网上对它的声讨甚嚣尘上,但票房依旧居高不下。若不是这两天迎来复工,《流浪地球2》的票房实现逆跌,《满江红》依旧能牢牢占据每日票房榜首。愤怒网友宣称它在“挪”“偷”票房,但历来没有一部电影能靠诡计冲上40亿。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4)

事实上,它实现的是观众的情绪宣泄。不论你回过味来是喜是恼,至少大多数人在黑暗的影院中,看到一群人朗诵《满江红》时,感动都会胜过愤怒。它在无形之中,替观众完成了一次与历史共振。

《流浪地球2》其实也是如此,片中最动人的名场面,莫过于沙溢饰演的张鹏喊出的那句:50岁以上的出列。

这是一种超脱现实语境的浪漫笔法,满足的只是短暂的“上头”的情绪宣泄,与全军朗诵《满江红》师出同门。

《满江红》能位列春节档票房第一,也和男女观众占比、大小城市票仓占比有关。从2月4日起,《流浪地球2》票房出现逆跌,昨日超了《满江红》2000多万,今天猫眼专业版预测,至少能超3000万。一个原因是,返乡的人回来了。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5)

每年春节,四五线城市影院票价都会涨价。因为返乡的人多了,老家又没有太多娱乐方式,只能去看电影。而这些影院,能配备IMAX厅的寥寥无几。《流浪地球2》这样的视效大片,很多人都抱着复工再看的念头。而《满江红》则毋须这般硬件条件,不论是看IMAX还是看普通厅,对故事的影响都不大。

双片之争还昭示了另一个现象,网络舆情与大众趣味已然近乎割席。

如果真的按照网友投票来决定票房高低,《流浪地球2》的票房应该是其他电影的总和,但现实并非如此。是谁在看《满江红》?是那群不关注热搜、不关注舆情的“普通网民”。

他们或许不认识张译、雷佳音,但绝对知道岳飞、秦桧;他们或许不关注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但他们心中对朴素情感有自己的判断。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6)

《流浪地球2》

对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是比起如何让宣传“下乡”更应当注意的问题。

社交媒体的活跃,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表达。但社交媒体对KPI的畸形追求,又严重地撕裂了社会共识,损害了理性精神。不站队不会说话,不吐槽不能张嘴,成了很多人网络表达的习惯。在关及国计民生的领域,这些喧哗与骚动是被引导的,而在文娱体育这些“边缘”区域,舆情是泛滥失控的。这些声音不代表大众的心声,但它就是能混淆是非,遮蔽真相,激发愤怒,影响创作者的正常思考和劳作。

文艺不是小道,文艺事关精神建构,对舆情的治理而不是躲避,应该成为文艺管理者的重要议题。

双剧之胜:情绪主义与男权底色

过去三周,最大的赢家还要属电视剧。诚如剧名所言,《狂飙》真的飙了起来。个人体感,上一部能在朋友圈、家庭群、长短平台上同时“引爆”的,还是《延禧攻略》。当时,我的朋友们在四处借会员、找资源;今天,他们又开始借会员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始终无法解答一个问题,那就是评价一部剧是“爆款”的标准如何界定?平台有自己的算法,比如,爱奇艺破9000属于小爆,破万属于大爆。但也有这种网友不认同这一规则,他们更相信第三方平台的脱水数据,比如云合的正片有效播放量。也有人只认收视率和广告,总之众说纷纭。

《狂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平台来说,它是爱奇艺采用热度值算法以来最热的一部剧,最高热度11800点。从第三方数据来看,《狂飙》上线18天,云合正片有效播放27.2亿,高于2021年、2022年同期所有作品,超过《赘婿》《人世间》。《狂飙》整部剧的广告投放,也多得吓人。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7)

更重要的是,它像前文写得那样,真正把所有人凑在了一起。自此以后,“强哥”就不只用来形容“许文强”和“刘华强”了,“大嫂”也不再是徐冬冬的专属名词。张颂文、高叶的涨粉速度超乎了观众的想象,他们火了。

《狂飙》为什么能火?对观众来说,这部剧满足的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冲动。在剧中,有的人看到的是一部底层民众的突围史,一个“老实人”的黑化之路;有的人看到的是朴素正义的胜利,安欣(张译 饰)成了继《沉默的真相》中江阳(白宇 饰)之后,又一个看得人心疼的“好人”;还有人看到了“大嫂”“兰姐”的无尽魅力,呼吁行业多拍些这样的女性。

与此同时,《狂飙》还满足了观众的一种“体制想象”。正如《县委大院》播出时,很多毕业生在其中学习处世之道一样。这一次,又有人在《狂飙》中学起了说话的艺术——向“王秘书”学习。而这种体制想象,又揭示了另一个真相:不论女性主义如何在影视剧中流行,这一行业的主流文化依旧是男权本质。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8)

互联网时代的影视行业,本质上是消费主义的衍生品。而消费者的核心特征,常常被简称为女性气质。所以影视行业有句金科玉律:得女性者得天下。但也要看到,我们的文艺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要承担宣教作用。文艺战线是一个重要战线,而在主旋律剧和泛主旋律剧中,男性主导历史变革和社会运行是基本格局,正向的价值输出在此基础上进行。

换言之,影视剧对体制的想象依然是男权的,对消费主义的想象是女性化的。在大众文化中,女性以赎买的形式获得了一些象征性权利,但依然难以撼动主流文化的男权底色。事实上,消费主义本就是为了强化男权权威而诞生的。

与《狂飙》同期在央视八套播出的,是科幻剧《三体》。科幻是有门槛的,它更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与传统电视剧观众背离。单从热度来说,它远不如前者,但它依旧不容小觑。至少从剧中出现的广告数量来看,两者差别不大。

满江红是否应该那么火(从满江红到狂飙)(9)

关于《三体》的讨论,更多停留在原著与剧作的二次创作上。客观地说,《三体》是一部几乎100%还原原著的剧集。还原原著,意味着不会出错,刘慈欣的文本早已得到了无数读者的审视,可以有效吸引原著粉的青睐。

但这也意味着,剥离了编剧再创造的趣味。读过《三体》的都知道,原著的故事性不强,它更像是假借书中人的口,来阐述刘慈欣的逻辑与概念。所以,剧中没几个角色有完整的人物弧光,哪怕是叶文洁也更像是历史的承载者。

首次做真人剧的改编,忠于原著是稳妥的思路,所谓“首尾全龙第一功”。编剧添加了一个原创人物慕星,立刻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这一版的重点放在了气氛营造和视觉转化上,效果上佳。如果野心更大一些,在遵从戏剧规律基础上把剧情铺写得更加跌宕起伏,得分一定会更高。

【文/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