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波斯的基本部分,相当于今天的伊朗。这里是一片高山环抱的台地,雨量稀少,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地下矿藏比较丰富。境内有商路把它和印度、中亚联系起来。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1)

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埃兰人,分布在扎格罗斯山脉的西南部,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兰已形成一个王朝。公元前二十世纪中后期是西亚一个强大国家。至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埃兰为亚述所灭。

居住在扎格罗斯山以东的米底人,从公元前九世纪开始遭受亚述的侵略。米底各部落在反抗亚述侵略的共同斗争中团结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国家。于公元前七世纪初,征服波斯并脱离亚述独立。他们又和新巴比伦王国结成反亚述同盟,于公元前605年,灭亡亚述,把领土扩大到两河流域北部,甚至和吕底亚强国争夺小亚。但米底强国存在的时间短暂,于公元前550年,被新兴的波斯灭亡。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2)

一、波斯帝国的兴起

波斯人原来住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据希罗多德记载,它有六个农业部落和四个畜牧部落,公元前六世纪初,尚处在米底的控制之下。这时已有贫富分化,奴隶制度已开始形成。

在和米底人的斗争中,波斯人组成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前553年出身于阿黑门尼德族的居鲁士(公元前558--529年)乘米底内乱之机,领导波斯人起兵反抗,经过三年战争,于公元前550年灭亡米底,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3)

居鲁士征服米底以后,继续向西用兵。面对波斯的军事威胁,吕底亚、新巴比伦和埃及组成反波斯军事联盟。公元前546年,波斯首先征服了联盟中最薄弱的吕底亚王国,波斯的人力和物力不仅获得补充,而且切断了新巴比伦的商业和军事交通线,使巴比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从东、北两方进攻,迅速包围了巴比伦城。波斯军队得到巴比伦祭司集团和商业显贵的支持,在没有遇到产重抵抗的情况下,便攻进了这座富饶的历史名城。居鲁士以巴比伦的保卫者身份把巴比伦尼亚并入波斯王国。

为了控制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商业城市,居鲁士允许被俘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故土重建耶路撒冷,恢复腓尼基诸城市。准备日后借沿海居民的帮助,组织船队攻取埃及。为巩固东北部地区,解除后顾之忧,居鲁士又远征里海和锡尔河之间广大地区的玛萨盖特人,结果失败,居鲁士本人也在这次远征中被游牧部落杀死。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4)

居鲁士死后,被征服地区群众立即掀起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其后继者,长子冈比西(公元前529——522年)镇压了各地的起义,并秘密处死了可能和他争夺王位的弟弟巴尔迪亚。然后于公元前526年,出动海、陆军远征埃及。海军主要依靠同盟者腓尼基人、塞浦路斯人和萨漠斯人的船队。陆军则以波斯军队为主,并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征服,西方的利比亚人怕遭到埃及同样命运而主动投降了。

冈比西又派兵进犯迦太基和努比亚,结果失败,仇恨波斯侵略的西亚各族人民掀起暴动,冈比西赶回镇压,公元前522年,米底一带也发生反波斯斗争,祭司高墨达冒充已被秘密处死的冈比西的弟弟巴尔迪亚,乘机夺取了政权。冈比西在回国途中自杀,波斯王国很快分崩离析。后来在波斯贵族的支持下,阿里门尼德王室的旁支大流士一世继承了王位。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5)

据大流士遗留的著名贝希斯敦石刻记载:

“当我在巴比伦的时候下列些地方叛离了我:波斯、埃兰、米底、亚述、埃及、帕尔提亚、玛尔吉亚那、撒塔吉地区、斯奇提亚。”接着又说:“我打了十九次仗,遵照阿胡拉玛兹达的意旨,我击溃了(敌人)并俘虏了九个王。”

这些铭文表明,当时各地起义的规模确实很大,范围也很广。大流士执政初期,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曾对人民有所让步,一俟统治巩固以后,便变本加厉地剥削压迫各族人民了。

二、大流士改革和波斯的强盛

大流士在镇压各地起义同时,继续执行扩张侵略政策。公元前518年,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设置郡来管理统治,并派舰队调査从印度河口到红海的航路,以便运回掠得的黄金等财物。公元前518年,大流士又取得对中亚游牧部落的胜利。公元前514——513年,又西侵赫勒斯滂海峡和色雷斯,以及希腊的一些岛屿,使波斯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波斯王被称为“众王之王,万方之王”,“从日出处到日落处一切人的统治者”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6)

随着形势的变化,原来的统治机构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于是从大流士统治初期便实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国王把政权和军权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在中央,国王任命各部大臣处理日常事务。把帝国划分为二十个行省,省的总督和军事长官都由国王任命,他们也只对国王负责。国王还派遣“国王的耳目”到处监督执行国王指令的情况。

根据贡赋制度规定,每个省每年必须向国王缴纳定额金银和实物。只有波斯省享有免税特权。租税往往包给包税商,这些人通过加重勒索而发财致富。为了适应商业的发展需要,发行统一货币,规定金币铸造权属于帝国中央,行省总督可以制造银币。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7)

大流士还进行了军事改革。常备兵主要由波斯人组人,其核心是国王禁军,分骑兵和步兵两部分。各行省份设五个军区,规定各省服兵役的人数,战时按数征兵,各行省有军事长官统领军队。兵种分为骑兵、射手、投石手和盾牌兵。

为了有效地控制全国,迅速传达政令,方便商业贸易交往,大流士还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沿途设有驿站和岗哨。其中最长的一条称为“御道”,从首都苏撤一直通到小亚细亚的以佛所。全长约二千四百多公里。驿道把重要的商业和行政中心联系起来。为了同样的目的大流士还开凿了尼罗河通向红海的运河。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8)

波斯帝国统治下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但各地的生产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铁器已经在所有地区广泛应用。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农业组织和技术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仍以灌溉农业为主,国家控制大型水利工程,放水时要额外向人民征费。

在伊朗中部和东部,以及中亚草原地区,仍以畜牧业为主。手工业有很大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尤以巴比伦、叙利亚、腓尼基和小亚、希腊城市最为发达。商业有巨大发展,四通八达的驿道和统一货币有利于商业贸易发展。开凿从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在沟通经济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在巴比伦城可以听到操各种语言的商人,有的商业高利贷者依靠包税成为暴发户,在许多城市设有钱庄,从事高利贷活动。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9)

波斯帝国社会经济仍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各地大庄园都属于国王和高官显贵等大奴隶主所有,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剥削奴隶和贫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的奴隶叫“格尔达”,大半来自战俘。一些村社的贫苦农民也逐渐沦为“格尔达”,格尔达在庄园里领取实物报酬。此外,大奴隶主运用租佃方法剥削广大贫民。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和小亚等地搜刮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到帝国首都,除供王室挥霍外,他们还在苏撒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王官。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规定琐罗亚斯徳教为国教,以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神和王权的保护者。经典是《阿维斯塔圣经》。琐罗亚斯德教于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称为袄教或拜火教,至今在印度、伊朗尚有少量信徒。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10)

三、波帝国的衰亡

波斯帝国是一个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军事大帝国,境内的各种矛盾十分复杂。奴隶主阶级除波斯贵族外,还有被征服地区的奴隶主、祭司、商业高利贷者和军事长官,劳动者和广大奴隶要受波斯和地方统治者的双层剥削。

奴隶主往往不承担任何义务,一切税额全部落在劳効者身上。此外,劳动者还要负担修驿道、筑王宫等各种徭役,加上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使许多人沦为“格尔达”(奴隶)。在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各地不断发生争取独立的斗争。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11)

公元前499年,小亚最大的希腊城邦米利都举兵反抗波斯,其它希腊人城市纷纷响应。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在马拉松被希腊战败,消息传开。巴比伦、埃及和努比亚也都爆发了起义。大流士死后,他的继承者薛西斯(公元前485——465年)继续进犯希腊。公元前480年,在萨拉米遭到惨败,不久又失去了小亚、色雷斯等地的希腊城邦,波斯势力退出爱琴海。巴比伦也曾起兵反抗。公元前465年,埃及在雅典支持下举行起义,坚持六十年之久,波斯不得不承认下埃及的半独立地位。

此时波斯帝国统治阶级的内讧也日益严重,往往是国王健在就发生诸子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央和地方贵族的权力越来越大。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波斯帝国已经土崩瓦解了。加上对外战争的失败加深了劳动入民的痛苦,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公元前390年,波斯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军队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消灭,延续二百多年的波斯帝国至此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