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古肩”,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婚礼是人生大事,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我们也避免不了办一场秀给亲朋好友的“私人庙会”,但也可以另起一个喜欢的版本。比如只有两个人的旅行结婚。为了保证仪式感,我们选在婚礼之前出发,目标捷克首都布拉格。游记都是干货,本篇放点水的,给打算前去游玩的小伙伴划一下重点:)

☆上篇-攻略

No.1签证

要特别说明的是,被网上店各种签证传言吓到了。说签证超级难过,亲测表示并没那么困难,按照捷克使馆提供的资料清单,逐项备齐就妥了。

1 申请表 要在捷克官网下载填写。多人行程一样的话,行程材料一份即可,上贴3.5*4.5白底照片,我是在家门口的洗印第店专门印的欧盟签证照片。

2.英文行程单,原则上越详细越好,两人通行的话一份就够了。

3.酒店住宿:全部在Aribnb上搞定,打印了预定凭单,唯一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懒得拖行李,放弃了定好的Boathouse。

4.保险单:这个被网友说的很难搞,干脆买了好评度颇高的安联的境外旅游保险,12天200元,顺利打印电子保单。

5.派遣函或公司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上面要敲与单位名称一致的公章)和英文证明信,看网上说要是用公司抬头的信纸打印,也这么做了。

6.偿付能力证明:3-6个月的银行卡明细(卡内余额2万元人民币以上即可,有经常使用记录),其中包括固定的收入。

7、飞机票:经过反复检验,发现提前3个月购买俄罗斯航空的廉价票最划算,买好后直接打印了来回电子机票。

8.护照:原件+第一页复印件

9.户口本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集体户口的话需首页和个人页及复印件,不用翻译。

10.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不用翻译!

11.结婚证:已婚的话提供结婚证复印件,不用翻译。

No.2花费

说起来,比起欧洲大牌城市,布拉格的物价可以算相当低廉,和北京消费水平差不多。

两个人花一百块可以吃到平价饭馆的猪肘子。穷游党想追求物美价廉又大快朵颐的吃喝,可以搜索lunchtime.cz, 上面有大量优惠餐饮信息。

我是坚挺的本邦菜追捧者,所以重点去了Lokal,Zlaty Klas、Klokovna和到处都有的pilsner urquell这样的传统酒馆,另外如果因为长时间吃不到中餐特别推荐越南餐馆Pho Viet,有令人感动的价位和口感。

十天累计所有费用,两人共计23000元。

NO.3交通

北京-布拉格|往返飞机:在廉价机票网Kayak(有APP)上购买了俄罗斯航空机票,往返5588元/人。

布拉格-Cesky Krumlov|Rejiojet大巴:因为时间短,选乘了Rejiojet大巴, 在网站Student Agency购买即可,折合56元/人。要注意的是,收到预定确认通知后,如果已经充值,一定要再做一步付款动作,才能最终完成定购。

Cesky Krumlov-维也纳|QBB火车:想坐火车看跨国风景,选乘了奥地利铁路,在奥铁官网QBB上买了火车票。为了买优惠票,选择了分段购买,在Linz中转,共230元/人。

维也纳-布拉格 |QBB火车:因为是8月提前购买的优惠票,折合133元/人。

No.4

书和影捷克最著名的动画IP是《鼹鼠的故事》,上世纪60-80年代达到创作巅峰的动画短片集,轻松可爱,了无负担。不过本人最爱还是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的艺术动画,每一部都烧脑又醒眼。

在火车上看了电影《给我一个爸》,先后看到镜头和现实版的布拉格城堡,很有趣。此外,还有电影《有一个地方》《布拉格练习曲》《艾莉丝》还有根据赫拉巴尔同名小说改编的《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当然还有同样出自改编的《布拉格之恋》等。

文学作品的话,推荐卡夫卡《城堡》《审判》或是短篇小说集,赫拉巴尔的《时光静止的小城》《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捷克女翻译家海达·科瓦莉的自传体故事《寒星下的布拉格》,可以一窥二战期间布拉格承受的痛苦。还有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

☆下篇-游记

No.1 为么选择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个光听名字就想哼歌的城市。周董最有异域风情的《布拉格广场》以45度城堡斜阳左右了我对这个城的想象。后来,之所以要来这里度结婚旅行,还因为脑袋里钉上了更多迷人的关键词: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德彪西、赫拉巴尔、布拉格学派和杨·史云梅耶……

据说,14世纪热衷于文艺事业的查理四世皇帝,亲手设计了这个波西米亚文化的大本营;东欧历史上闪闪发光的艺术家、思想家和学者,一代一代生于斯、葬于斯,似乎为了踩踩他们走过的路,也能算一个矫情的理由了。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

No.2多面国家

布拉格是中欧国家捷克的首都。想要了解这个城市,这个国,纸面阅读和脚面亲测几乎缺一不可。我上小学时就读过卡夫卡,早在不能理解他于万一的年龄。印象中,他笔下的人物阴郁、畸形,忍受着没人可以分担的痛苦,要么变成了虫,要么必须受刑,要么像畜生一样关在笼中挨饿,要么身上的伤口像鲜花一样腐烂,更可怕的是,精神的孤独远甚过肉体的折磨。

然而,一旦来到捷克,在懒懒的午后阳光里,远眺温柔多彩的教堂和钟楼,根本联想不起卡夫卡笔下的城堡,那个荒诞、无名、叫人啼笑皆非的官僚社会。

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话,如果只作为观光游客,捷克是轻而美的;一旦联系起历史来,战争、残杀、政变——人类随机发生的盲目性又让这种轻变得无法承受。但作为游客,欣赏她的美,自然是首要步骤。

No.3 查理大桥

我们在布拉格前后游荡了一周,因为城市不大,几乎竟然走遍了每一条街。清早的查理大桥笼罩在裸粉色的雾气中,宽阔的伏尔塔瓦河从桥洞下静静地流过。太阳升起,十五座桥栏上的宗教人物雕塑在雾中清醒。趁着游客还不算多,可以按照手册上的简介逐一见过桥上的圣人。两个人一起找会是有趣的游戏。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

向东看去,老城正在变戏法:胖的巴洛克屋顶、尖的哥特顶,简约的新古典主义屋顶,高高低低,在粉色的雾里勾出了一条极其复杂的花式天际线。世界各地的游客,穿婚纱的、端相机的、拄杖的、接吻的,一齐面向老城,发出吃吃的赞美。桥的另一头,布拉格宏伟的城堡正在醒来,古老的城墙蜿蜒在高处,阳光淹没塔尖,淋了黄金霜粉的既视感。

随着太阳升起,游客越聚越多,到了下午,整座桥会变成手艺人扎堆的跳蚤市场。这个时候,要欣赏大桥,最好绕到一边,坐在小城的河滩上,越过白天鹅的脖颈远眺过去。软的白、斑驳的黑,和天的清澈、屋顶的绛红组合起来,配色莫名得好看。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3)

NO.4 老城

👋广场

早上的老城最安静,周董歌里的布拉格广场就指老城广场。随便一条安静的石板路,总能通向这个全欧洲最美丽的城市空间之一。旧市政厅和钟楼上鼎鼎大名的天文钟,东边是泰恩教堂端庄高贵的双子哥特式尖顶,泰恩西侧洛可可风格的金斯基宫,以及长年举办音乐会的圣詹姆斯教堂,把广场围起来。广场中央没有许愿池,只有一座捷克宗教改革家杨·胡斯的高高的雕像。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4)

鸽子飞起,马车走来,小小的儿童在阳光底下跳舞,享受广场最好的方法就是坐在花坛前头,把脑袋倾空。多少年前,天文钟对面的小巷子里住着卡夫卡一家,教堂下头有赫拉巴尔笔下的热闹酒馆,米兰·昆德拉让女主人公特蕾莎从泰恩广场前走过,11个世纪的记忆在此叠印。

天文钟尤其可爱,每到整点时刻,窗户打开,12个木雕的彩色门徒从窗洞里排队走过,压轴的是只木公鸡,子弹一样飞射而出,报鸣声又高亢又尖锐。这一系列序幕完毕,钟声方才响起,悠悠地,很快覆盖老城的边边角角。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5)

我们到广场不下五次,黄昏的广场最是热闹,不仅游人如织,还有自发的爵士乐表演、火术杂技,马车也踢踢踏踏动起来,咖啡店和酒馆座无虚席,而天文钟早已被虔诚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晚霞开始泼彩。即便如此,你还是会觉得广场有一种说不出的安静,藏身在人群里,可以专注于两个人的爱情,或者只是敞开心扉和自己谈一谈心。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6)

👋剧院

剧院太多了,绝对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格局。

👋犹太聚居区

捷克不光是波西米亚之国,还是欧洲重要的犹太人聚居区。这一带让人忧伤,墓丛杂沓的犹太人墓,古老的犹太会堂,让人忍不住联想起二战时期的大屠杀。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7)

西班牙犹太会堂以富丽堂皇的摩尔风格装饰著称,沿墙却展示了一些令人沉思的犹太历史资料,在这个美丽的教堂内,美和消逝,奇异地组装在一起。在布拉格其他地方,这个城是个童话,历史慎入;只有这里,你有机会离开舒适区,看到童话藏住的残酷向。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8)

NO.4 小城

从老城跨过查理大桥,就是小城。小城别看小,几乎是大桥通往城堡的一块桥头堡,文艺非常。有卡夫卡纪念馆,莎士比亚书店、好兵帅克酒吧、约翰·列侬墙,再远一点到城堡区还有以捷克的诗人扬·聂鲁达命名的步道。一个上午,我们都逗留在卡夫卡纪念馆。管理员老太太超级可爱,银发红裙子,文人模样。

一进去就问我们是不是学生。嘴巴一秃噜,竟然说是。她立即以50克朗之低的价格卖给我们一张制作精良的卡夫卡地图,还免去了双人400克朗的门票。她举着十指堵在唇前,压低嗓音说,把地图藏好,别让对过的售票处看见。她强调这是我们的三人秘密。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9)

我们高兴不过,一溜烟进了纪念馆。馆内光线幽暗,有着同卡夫卡小说合拍的氛围。布展也很低调,楼上展示卡夫卡的生平;图表和照片图示出卡夫卡的家谱、自小在布拉格生活的踪迹和亲密往来的朋友圈,多是家喻户晓的学者作家。

沿着台阶下楼,是曲折的甬道,卡夫卡的作品借助一些现代装置艺术呈现出来,作品的精神则被写在墙上。光线刚刚好,夹道深窄,好像走进了卡夫卡的脑回路。角落里还有卡夫卡短篇小说《在流刑营》里的刑具模型,很有趣。

纪念馆门口有颇具代表性的K字型雕塑,更有名的是有捷克坏小子之称的艺术家大卫·切尔尼设计的《泉》——两个男性面对面站在捷克版图上撒尿,左右摇摆的阳具十分惹眼。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0)

莎士比亚书店确实不差,可惜不懂捷克文,看得一脸懵;更喜欢在新城偶遇的一家书店。长头发的男性店老板很热情,亲自拿出布拉格老地图,展示三百年来的市容变幻。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1)

遗憾的是列侬墙,墙上的涂鸦太多,根本找不到最原始的那一副列侬之眼。现如今,法国大使馆门口这道以列侬作为宣言的先锋墙,如今已变成街头涂鸦的嘻哈之地,一遍遍涂抹、覆盖了革命之名,剩下一点微不足道的关于上世纪60年代的提醒。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2)

好兵帅克酒吧地理位置黄金,就在卡夫卡纪念馆对面,酒足饭饱晃上一晃,就能到伏尔塔瓦河边喂天鹅、晒太阳。烤猪蹄也确实好吃,酒窖样式和墙壁上的好兵帅克主题漫画叫人过目难忘,不过价格小贵,体验一次足矣。

NO. 6 新城

相比于老城、小城,新城才是回到当代的花花世界。霍斯拉夫广场有点像老城区的巴黎大道,不过两侧建筑更高,赌场、商场、公司、旅店一应俱全。卡夫卡就是在这里的一家保险公司当了七年差,呆板的工作生生激出了一本《变形记》。另外, 国家大道一直通往颇具现代主义风格的国家剧院,沿街爵士酒吧、黑光剧场、各色商铺林立,掌灯之后更是繁华。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3)

新城的街头雕塑无处不在。在一家酒吧门口,欣喜地见到了中国艺术家陈文令的《红色记忆》主题雕塑,弯腰鞠躬的笑脸人,赶紧凑去合影。拐个弯,竟然遇到了另一个K,一个巨大的螺纹型脑袋,一圈圈旋转变幻,从头顶到脖颈,从人到非人,循环反复。在布拉格,卡夫卡果然是第一男主角。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4)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5)

No. 6 高堡

进入斯米霍夫区,我们从一道野生土坡爬上了高堡。毕竟是布拉格的诞生地,一入高堡景区,满眼的斑驳石色瞬间将人带回中世纪。在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的哥特双峰的映衬下,高堡墓园尤显静穆优雅。

如果说,老城区的旧犹太人公墓是死的集中营,石骨森森,那么这里则是不死的艺术展,美感压过了伤感。在墓园的迷宫里散步,接连邂逅音乐家斯美塔那,作家恰佩克、诗人扬·聂鲁达和音乐大师德沃夏克的墓碑,会让人应接不暇,似乎领受了一场超越时间的款待。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6)

捷克国民音乐之父--贝多伊齐·斯美塔那之墓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7)

诗人扬·聂鲁达之墓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8)

我们背靠墓园,在宽阔的草坪上坐了很久,像老人家一样晒太阳,看捷克的小朋友集体背着画板郊游,有点分辨不清身在他乡还是家乡。

NO. 6 城堡区

之所以把城堡区放在最后压轴,只是因为人!太!多!了!见过了城堡门口的千米长龙,查理大桥上的人来人往几乎算不得什么。本来不感冒这种人山人海的大众景区,不过城堡、黄金巷的盛名和免费景区的开放度,还是赢回了一些好感。

其实只要忍一会无聊,排到城堡门口,过一道人工安检就彻底自在了。如果不想买门票,大可以只在庭院里漫步,踩着石板在小巷里上上下下,透过碉窗看布拉格全景。

我们9点左右就进了城堡,把一早开放的黄金巷、火药塔细细逛了一遍。亲测证明,尽早进入黄金巷是无比正确的选择。黄金巷虽然得名于曾经的金匠住户,但从视觉效果上更像是糖果巷。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19)

整条巷子五颜六色,每间房子刷一种温和暖色,风格既乡居、又儿童,怎么看怎么喜欢。卡夫卡那一间本是姐姐的房子,给卡夫卡住了几年,用来静养身心。好多作品也确实写于这个时期。房间已经改造成了书店,不喜欢里头的书,一看就是量身定做的游客贩售版。

倒是更喜欢尽头那间迷影人士的住处。仓库里是满满的胶片,工作室里也都是制作电影的道具。卧室呢,基本就是一个小型放映馆。依窗三排木凳子,正前方是手摇放映机,投在墙上的是两个世纪前古旧的影像。两个人在这间小屋里玩了很久,互拍、自拍,从器物到光线都复古怀旧,很合胃口。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0)

为了等待正午十二点核心建筑圣·维塔大教堂开门,我们就坐在城堡暖烘烘的石墙上晒太阳,婴儿、新婚夫妇、旅行团和青年学生从眼前走过。游人如织,但丝毫不影响晒着太阳做白日梦。终于等到正午,教堂开放,进到大厅里,第一眼就服气了,心里的敬畏填得满满当当,看着投影在手上的彩窗花斑,寻找着捷克画家穆夏的手笔,无端相信上帝就在光与彩相遇的地方。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1)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2)

NO.8 如何观赏布拉格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布拉格是欧洲最美的城。除了查理大桥、城堡,布拉格几块高地也是天然的观景胜地。

如果时间充足,非常推荐位于霍拉舍维采区的莱特纳花园。在这座高地花园上,有五处绝赞的观景点,带瓶啤酒一段段走下来,可以连河带城看完丽日阳光到夜色笼罩下的布拉格。有好多游客专门前来等日落,镜头对准流入夜色的伏尔塔瓦河,等着胶卷慢慢曝光。等待的功夫,举起啤酒和布拉格干上一杯,一个人也能尽兴。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3)

No.9 捷克克洛姆罗夫(CK小镇)

布拉格周边有几个只得一去的小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托马斯和特蕾莎最初就是在捷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相遇的。比如搭火车两个半小时就能抵达的布杰约维采(Ceske Budejovice),这里是鼎鼎大名的百威啤酒原产地,兼有欧洲最大的中心广场和小径交叉的街巷“迷宫”。还有鱼塘搭配波西米亚建筑群,充满中世纪油画画风的热特邦(Trebon),另一个王牌啤酒比尔森的发源地比尔森……当然,如果你只有一个参观名额,不要犹豫,就留给克罗姆洛夫(Cesky Krumlov)吧。

在布拉格呆了一周,我们就乘大巴车到了这里。

3个小时的车程,还不至于累成狗,彻底的身心放空是在下车的那一瞬间就实现了,随便仰一仰头,就能看到ck的绝对地标,城堡,像一根彩色蜡笔插在瓦蓝瓦蓝的天上,不打折扣的翻版童话。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4)

这个正常速度半天就能走马观花逛个遍的小镇,我们安排了三天的行程。按照LP上的建议没做攻略,只是跟着鞋子漫无目的地走,偶然发现一家Airbnb住家推荐的店铺,便开心的像捡到了宝。不管怎么走,都不会迷路,因为在小镇中心,所有爬升的路机会都通向城堡。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5)

第二天一大早,干脆穿着婚纱出了门,安静的地方都适合摆拍,街道、酒吧、草坪、城堡、教堂、清可见底的伏尔塔瓦河,自然和人文混搭得天衣无缝,自然容忍得下一件白婚纱。或坐,或跳,厚颜无耻地起跑和大笑,在这里的石板街上,我意外有了回到老家的错觉,还收到了美国大叔和德国阿姨的祝福,甜蜜。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6)

强烈推荐蒙娜丽莎冰淇淋店,按照住家的说法,这里的意大利冰激淋非常地道。

再就是埃贡席勒咖啡馆,就在埃贡希勒艺术中心的边上。迷上希勒,是因为他的人物画,干瘪、拧巴、充斥着瘦骨嶙峋的支绌感, 却丝毫不影响结构的内在的和谐。不同于19世纪的古典画家,靠着肉身、衣服和神情画活一个人,他直接用X光一样的穿透力,透视了人骨和灵魂。不美,却惊人,让人一眼就知道那是他,一个忧郁者的自画像。买了席勒的照片海报,后悔没有多买几幅画。

城堡西侧的意大利餐馆Nonna Gina,是我们的最爱。比起人满为患的网红烧烤酒窖Krcma V Satlavske,这里不用等位,僻静优雅,五官精致的服务生在交接班时会带来她的狗。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来自意大利马萨罗家族的正宗菜点。意大利面更是好吃到足以安慰两只吃不到中餐的胃囊。

豆瓣的旅行故事(我们在伏尔塔瓦河上旅行结婚)(27)

Hospoda Na Louzi也是一家人气店,本地菜分量给的很足,只是吃过捷克饺子,便立即对dumpling一词有了芥蒂。皮薄馅厚的标准完全是想多,那不过相当于中餐里的发糕,切成了饺子大小的切片,滋味全靠肉汁补位。

CK很棒,趿着拖鞋稳妥妥装逼的居家感和文艺风,来这儿找就对了。

……………………………………………………………………………………………………………………

游记就复习到这儿……更多内容欢迎来戳微信公号“西西里时间”……

(全文完)

本文作者“古肩”,目前已发表了31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古肩”关注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