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说:我12岁就是成年人了。早熟的她对人性和世事都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敏锐。在她笔下的刻画了很多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她们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多情、坚韧、善良.......

严歌苓擅长让一些边缘人物不期而遇,在相遇的碰撞中,产生人性中的光与热,即使世事在她看来,依旧艰难困顿,这些光和热总是能够带来一丝温暖。比如《天浴》中的知青文秀和藏民老金,虽然结局仍然逃不脱悲惨命运,可是却稍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安慰,“哦,原来她还有过他。”再比如《芳华》中的刘峰和何小萍,经历种种伤痛后,两人可以抱团取暖,总好过独自面对命运的撞击。

所以在她的文字中,你总会被生活的绝望打击得垂头丧气,却又会突然醒悟:原来人性是如此多元,生活也并非一无是处。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1)

《少女小渔》是严歌苓的短篇小说,被张艾嘉搬上了大屏幕,使得刘若英获得了32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三个女人一台戏,而这三个女人又都是深情且“知情”的女人,将少女小渔演绎得非常鲜活丰满。

一、小渔生活的背景板--异国他乡的繁华都市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北京人在纽约》

小渔到达纽约是因为男友江伟,在这个让人充满着奇妙幻想的大都市里,生存并不是唾手而得的东西。

江伟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每天在菜市场打工,杀鱼,搬鱼,满身鱼腥味。同时还得努力完成学业,这样才能拿到奖学金,维持生活。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像蝼蚁一样活着。

或许是为了排遣寂寞,或许是为了解决生理问题,或许只是为了多一个人赚钱,减轻压力,他将小渔偷渡到了纽约。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2)

小渔在纽约没有合法身份,只能东躲西藏。她常常在傍晚的江边发呆,好像是在等待男友,也好像只是在思念地球另一边的故乡。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繁华城市中,梦想中的一切离他们很近,却又很远。他们想要在这里安身立命,需要调动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胞。对于纽约来说,他们只是过客。对于他们来说,纽约是他们的家。

二、传统的小渔,为别人而活,被生活选择

小渔是一个孤儿,被江伟的母亲收养,从小和江伟一起长大。她像所有的传统女性一样,顺从,温柔,忍耐,善良。

江伟是个自私蛮横的男人,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电影中有一个细节,两个人吃螃蟹,小渔把螃蟹腿掰下来自己吃,江伟理所当然地吃掉了肉多的部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江伟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相处的方式。他是主导,小渔是附属,小渔存在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江伟生活的更好。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3)

小渔不管江伟是为了什么让她来的纽约,也不管自己是否想来纽约。反正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男人。男人想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包括和其他人结婚。

江伟为了能够尽快拿到身绿卡,安排小渔和一个老头马里奥假结婚。小渔几乎未加思索,就乖乖照办了。

马里奥问她:“你为什么来纽约?” 她说:“江伟!”

马里奥问江伟:“那个女孩知道要跟谁结婚吗?” 江伟说:“她没有选择。”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4)

小渔不是没有选择,而是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选择。她完全就是为了江伟而活,江伟的选择就是她的选择。江伟习惯了她的忍让和付出,而小渔习惯了顺从和依附。这就像千千万万的中国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的中心是男性,女主内也是为了让男性生活得更好。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不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三、觉醒的小渔,为自己而活,选择自己的生活

马里奥原本是个作家,年近70,因为赌博欠了很多钱,不得已为了赚钱,做出假结婚的事。为了应对移民局随时可能的抽查,两个人只好住在了一个房子里,对外以夫妻关系生活。

在没遇到小渔之前,他过着得过且过的邋遢生活,颓废而潦倒。他说:“我是快乐的死人,你是不快乐的活人。” 遇到小渔后,他改变了许多,会在夜晚为她留一盏灯,为她做一顿晚餐,为她买一份报纸。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5)

这其实无关爱情,却又不是友情,没有血缘关系也谈不上亲情。大概勉强可以算作第四类感情,徘徊在友情和爱情之间,基础是喜欢,可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相恋或结婚,或是原始目的本就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在于精神上的平等交流。

其实马里奥和小渔之间的互相喜欢,更像是人类本能上对于善和爱的追求。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中的琐碎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小渔本身的善良让她不能忽略这么一个孤独的老人的需求,适时地关心着他。而马里奥感受到了小渔的善心,也以同样的善心来回报她。

天地虽有大美,但最美的,却无过于人心,只是欲得人心,便要用己心去换取。---《少女小渔》

作为一个有生活阅历的旁观者,他看出了小渔在和江伟的恋爱关系上的被动和弱势。他一直鼓励小渔要尊重自己的需要。他总是问小渔:“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6)

当小渔因为发现江伟出轨而不想去拿绿卡时,马里奥说:“我尊重你的决定,不是江伟的。如果你不想去,我们就不去,你也该在这时候学一学,尊重你自己。这是你的人生。”

在马里奥的鼓励和示范下,小渔的女性意识渐渐觉醒。

在电影的结尾,江伟要接小渔离开马里奥家里,可是马里奥病了,小渔想留下来照顾他几天。江伟并不在乎小渔的感受,只是生硬地说:“我只等你五分钟,不下来我就走。”小渔终于抛出一句:“江伟,你不要逼我。”

老夫少妻的典型(老夫少妻的背后)(7)

一个逼字,是对两人曾经的主从关系的了断。在两个男人之间,小渔选择了遵从自己内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陪伴马里奥走过他人生的最后时光。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少女,而是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

四、结束语

爱,要么让人成长,要么让人堕落。---《和莎莫的500天》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不得已迷失自己的时候。即使睿智如张爱玲,也曾经因为爱情写下这样的文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曾经以为把最好的给他才是真爱,对他曲意逢迎才能换回同样的爱。所以宁愿低到尘埃里,在尘埃中却又心生欢喜。可是,让你低到尘埃里的男人根本就不是爱你,他爱的只是自己。

喜欢一个人不应该丧失自己,自尊、自爱、自信才能拥有被爱的价值。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方用自己的牺牲来成全另一方,而是会让双方都成为更好的自己。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END--

古今多少剧,都付笑谈中。欢迎关注@福小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