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工信局数字产业科(年终亮结果)(1)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臣

市工信局共承担省对市考核指标2大类6项、“83”工程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21项、本部门重点工作9项,所有任务均按时或超额完成。

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一)规模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59亿元,增长20.9%,总量列全省第3位,比“十三五”初前进6个位次,工业大市、工业强市的品牌更加响亮。

(二)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提升。1-11月份,实现工业利润791.2亿元,增长244.5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8.28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保持三位数增长,总量列全省第1位,增幅列全省第2位。工业利润率达到9.58%,比全省平均水平(5.59%)高3.3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比去年前进14个位次。

(三)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变。1-11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7%,比全省平均水平(-1%)高21.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7.5%,比全省平均水平(1.6%)高35.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

(四)服务质效实现引领式变革。多项工作获省、市表彰表扬:被省工信厅授予全省工信系统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富强滨州”建设奋斗攻坚奖先进集体。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作为典型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高端铝产业专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省工信厅特别向市委市政府发来感谢信指出:“你市政治站位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力,为全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和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有力

(一)持续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双千行动。编制实施《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对396个重点技改项目月调度月通报,全过程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工业技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现场会、两化融合深度行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工业技改案例,入选市委创新性案例,参加省改革品牌评选,被国家工信部《中国信息化》杂志刊登,向全国宣传推介。

(二)加快推动主导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升级。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63.6%,比去年提高13.5个百分点。2家企业纳入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占全省1/4。成功加入“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5条产业链、10户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全省高端化工领域高质量发展,我市入选重点企业数量、奖励资金均列全省第1位。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计划,并被省推荐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量化铝)已通过工信部初审。

(三)产业链高级化水平加速提升。专精特新企业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91家。推动领航企业牵头建立10个行业联盟和6个创新联盟,累计组织参加学术交流、产业论坛、会展招商60余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6家,培育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3个,评选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0家。128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四)新基建支撑作用突显。加快5G基站建设,现已开通4657个,实现市县主城区和重点商业应用区域全覆盖,热门景点、工业园区、重点乡镇等区域实现网络覆盖。培育省级工业大数据平台5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完成宽带光猫、路由器换机38万台,千兆宽带用户达8.7万户,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达58兆每秒。上云企业8645家,列全省综合评价第1名。

三、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

(一)规划引领更加科学。制定实施《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指南》,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二)民营经济发展保障有力。制定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七大专项行动。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推动7项差异化政策落实,上半年综合评价列全省第1位。

(三)企业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实施《市级企业家培训方案》,各类专题培训14000余人次。

(四)二三产业分离工作扎实推进。建立重点企业清单,专班排查推进。目前,全市已有36户工业企业实现业务分离,共分离注册服务业企业76户。

(五)应急防疫物资保障有力。高标准完成了20个品类防护物资、22个品类重点救治药品和11个品类医疗设备及耗材试剂的市级储备。当前,全市28家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运行良好、储备充足、保障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