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1)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2)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样的感叹,并非出自诗人的浪漫,而是实实在在的感触。成都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被四周的崇山峻岭,牢牢困在四川盆地西北部。

交通是经济的动脉和文明的纽带。放眼全球,距海洋直线距离超过一千公里的城市中,成都人口规模第一,经济规模第二。在中国GDP排前十二的城市里,成都是仅有的两个没有海运通道的城市之一,另一个是北京。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3)

“上天入地”突破“蜀道难”。站在新发展阶段,内陆城市也有自己的开放使命。

十年来,成都交通建设不断发力,互联互通水平显著增强。如今,成都的交通通道内畅外联、立体成网、通江达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与世界的距离无限拉近。

国际班列:网络体系不断拓宽

8月1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鸣响,首列下诺夫哥罗德-成都-胡志明国际班列,满载汽车零配件顺利发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向越南胡志明。

这是一次新的突破,国际班列的顺利发车实现了中欧班列和中越班列的联程运输,打通了俄罗斯至越南跨境铁海联运通道,更标志着成都中欧班列境外站点新增至75个,为国内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4)

时间回拨到去年年底,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分别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枢纽园区始发,3天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是中老铁路贯通后,成渝发出的首列国际铁路直达货运班列。

接续中欧班列之后,驶向越南胡志明市的班列搭建起欧亚、东南亚贸易的桥梁,进一步强化了成都贯通亚欧、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集散地功能。

青白江有着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从成都开往欧洲的班列,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不但从根本上结束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也让成都成为联通中欧的桥头堡。

每天,从成都出发,出阿拉山口,沿着古丝绸之路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不断把中国的产品运往欧洲,同时又将欧洲的各类商品运到中国。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5)

成都还创新推出“空铁”“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水路变铁路,海港换陆港,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越来越多的蓉欧快铁,一头连着欧洲大陆,一头连着中国城市,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国际物流通道。

十年间,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1.6万列。构建“7 5”国际铁路通道、铁海联运通道,西进欧洲、北上俄蒙、东联日韩、南拓东盟,成都的国际班列网络体系正不断拓宽,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功能日渐增强。

航空:推开一扇世界之窗

国际机场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最繁忙的前10个机场,中国有两个上榜,其中就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这不是成都与沿海开放城市的首次同列。2020年5月,成都双流机场曾一度跃居全球机场起降架次首位,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6)

2021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驮日飞翔的“神鸟”腾空而跃,推开一扇世界之窗。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最大机场、国内第二大机场,它奠定了成都作为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坚实地位。

这是成都走向国际航空枢纽的关键一子。早在2007年,成都就开始谋划兴建第二机场。2011年启动选址,2016年开工建设,2021年建成投运——整整十年的孜孜以求,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十年间,成都的国际航线数量升至131条,覆盖北美、欧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亚洲众多国际大城市,较2012年增加75条,位居中西部第一。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旅客吞吐量高居全国第一。在两个机场起落的一架架航班,是成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的最好见证。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7)

除了航线增加,货运业务也明显提升。目前,成都国际全货机和客改货航线已达37条。今年2月,顺丰航空中国西部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成都,宣布加大全货机投入,构建辐射全国,覆盖亚太、欧美,畅达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

航空的崛起,是城市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如何进一步增强航空门户枢纽地位?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给出答案:充分发挥门户枢纽聚势引流作用,推动“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航线网络结构优化,打造国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8)

国际性铁路枢纽悄然成型

空中航道越织越密,铁路通道建设同样如火如荼。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成都北上出川高铁大通道正式形成。2019年12月16日,成贵高铁通车,我国西部高铁南北通道贯通。2020年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工程完成,成渝间时空距离缩短至1小时。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9)

西成高铁、成渝高铁、成绵乐客专3条铁路对外大通道的建成通车,填补了高铁和城际铁路的空白;成渝中线铁路获批、中老铁路开通,“航空 铁轨”的双通道日渐畅通;成都南站建成投用以及成都西站、天府新站的建设,让成都铁路客运功能更加完善。

2020年11月,川藏铁路举行开工动员大会。谋划百年之久、勘察历程延续70年的川藏铁路建设全面实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战略上,其重要意义都不言而喻。

2020年12月,成达万高铁破土动工。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双循环门户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10)

成自宜等一批高铁开工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成都至格尔木铁路提前谋划,成都至西宁铁路加快建设……十年来,成都“1环10射”铁路网基本成型,全市铁路总里程达95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490公里。一个畅通东西、联通南北、辐射欧亚的国际性铁路枢纽已具雏形。

高速公路:让出行更快捷

“太好了!我们的产品运到重庆、西安和省内其他市州,又多了一条便捷通道!”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全线通车,德阳东汽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曹刚特别高兴。

2015年12月,第二绕城高速全线贯通;2020年12月,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建成通车;2021年12月,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全线通车……十年时间,成都的高速公路由线到网,构建起覆盖全域、畅接全省、通达全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征程中,成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全域、畅接全省、通达全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和便捷高效、全面覆盖的快速路网体系。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11)

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重点推进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成都至绵阳、南充等高速公路扩容。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3绕13射”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随着这些对外大通道的相继建设,从成都出发,东南西北四向,出川通道进一步加密。

受益于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自驾游成为成都人出游新时尚。从藏北无人区到新疆喀纳斯,从黑龙江雪乡到云南腾冲,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都能看到成都私家车的身影。在中国自驾游群体中,“川A大军”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神鸟特稿⑥门户枢纽功能跃升)(12)

坚定不移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极”,明确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一列列国际班列从成都出发,一趟趟国际航班从成都起飞,一张面向全球的国际交通网络正在铺开……十年间,西部陆海空新通道建设扎实推进,成都正快速构建起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内畅外联、通江达海,成都身处内陆,却以陆海之纵通达全球;立足西部、联结世界,成都对外联通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托国际航空港、铁路港枢纽,建设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一个中国交通未来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内陆开放极,正逐渐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