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魏沛娜

近年来,越来越多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基础教育的时候,将“诵读”作为一项必需进程或日常习惯。“诵读”,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学习方式,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在今年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22年版)》中,也特别强调了“诵读”在语文核心素养构建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并对“诵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学段要求,例如第一学段(1-2年级)需做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则需“通读优秀诗文,注意在通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等。

优秀童谣征集怎么写(读创今日荐书从童谣童诗开始的儿童诵读)(1)

《日有所诵 1-6年级 第六版》

亲近母语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6月

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看待儿童诵读、正确引导儿童诵读,选择怎样的诵读材料,始终是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前不久举行的《日有所诵》十五周年暨第六版发布会上,《日有所诵》主编徐冬梅分享了她对儿童诵读的认识。

在研究过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语文教育史后,徐冬梅认为,儿童诗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诵读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诵读既是一种阅读形式,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在诵读中,孩子可以辨识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全面改善语言面貌。

中文具有独特的绵延性和韵律感,在传统教育中,诵读被视为“童子功”,是语言积累和思想启蒙的基础。《日有所诵》秉持科学的儿童诵读观念,提倡通过真实的、自然的、不矫情的诵读,享受母语的韵律。

在诵读内容上,徐冬梅认为儿童诵读应从童谣童诗开始。童谣朗朗上口,充满节奏张力,符合儿童对韵律的天然喜爱,也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诗歌音韵和谐、感发人心,对孩子而言是最好的启蒙材料。

例如《日有所诵》一年级中的这首童谣: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小蚱蜢》张继楼

结尾词组押韵,长短句结合,充满了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在短短几句中就创建了一个小蚱蜢的拟人化形象,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小事件,让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能同时进行充满画面感的想象力训练,感受到一种天真而纯粹的快乐。

据了解,此次全新改版的《日有所诵》第六版共6册,适用于小学1-6年级学生,每年级一册,分上下两卷,每卷16个单元,每单元包括5篇符合儿童心性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同时,每单元挑选2篇撰写“赏析”,帮助儿童理解文本。经过亲近母语团队全新修订,《日有所诵》(第六版)替换了少量和当下孩子的生活有些距离的选文,补充了内容更佳的选文,符合儿童的阅读发展规律,希望能充分唤起孩子的诵读兴趣,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爱上诵读,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诗性和定力,实现精神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为呵护儿童用眼健康,《日有所诵》第六版放大字号、增加行距,符合新国标要求;一二年级标注拼音,便于低龄儿童使用;此外还特别邀请青年插画师绘制多幅插画,清新童趣。

附:☆ 分册信息

【一年级】

编选内容:清浅、短小的中国经典童谣/童诗

【二年级】

编选内容:清浅、短小的童谣/童诗 清浅的古诗

【三年级】

编选内容:清浅、篇幅适中的经典童谣/中外童诗 经典古诗

【四年级】

编选内容:篇幅适中的经典童谣/中外童诗 散文诗 经典古诗

【五年级】

编选内容:有意境、有意味、语言及意象较复杂的中外童诗 散文诗 经典篇古诗

【六年级】

编选内容:有意境、有意味、语言及意象更为复杂的中外童诗 中国名家散文名篇(节选) 经典古诗词曲

审读:孙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