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00个论语里的成语典故(论语中的成语典故)(1)

16、见贤思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200个论语里的成语典故(论语中的成语典故)(2)

17、游必有方

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200个论语里的成语典故(论语中的成语典故)(3)

18、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0个论语里的成语典故(论语中的成语典故)(4)

19、敏而好学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0个论语里的成语典故(论语中的成语典故)(5)

20、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0个论语里的成语典故(论语中的成语典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