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到底是谁讲的(真理到底在哪里)(1)

王建平:《真理的本质》

人不会过没有理性的生活,生活需要遵从适用、有效、稳定、长久不变的理性,这就是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有助于人达到最终目的的方法,真理就是能够使人本质性存在的法则。没有所谓"客观真理",只有利于人和不利于人的认识、方法和道理。客观不是真理的前提,人的感知需要才是真理的前提。

人为什么需要真理?因为人要运用真理的方法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达到自己确定的目的。真理无疑是指向和服从于目的的。没有无目的的事物,更没有无目的的真理。事物是因为存在的目的而存在的,人也是因为存在的目的而存在的,存在的目的就是人的行为目的。真理就是也只能是为存在的目的服务,不指向或不服务这个目的的方法与道理就一定不是真理。

人在存在目的不明确或不知道的情形下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人们人为设置诸多的替代目的,而意图为这些变幻不定、不明究里的目的去发现真理,且不可笑?人们只能产生一些速效的、短期的、权宜的方法与理论来服务于当下,这些一次性的服务很快就会失效,因为人的存在形态和存在需求在变化,所以,道理随时在变,真理永不可得。

其实,明确事物存在的目的以及人的生存目的就是最大的真理,只有目标与目的不再改变,人才可能发现利于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这样的方式方法才不会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人真正需要的真理。

《人为什么发现不了真理?》

人一直在试图发现真理,但一直都发现不了真理,人们即便发现了不少启悟人、震撼人的并行之有效的理论,但很快发现这些理论都不是真理,因为它们很快被证伪,被证明是局部的、短暂的、片面的、相对的和初浅的认识,它们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与真理性无干,能够使用不代表要一直使用更不表示会永远使用。

真理的概念关键在"真",真是什么?真还不仅是和假相对,真是本质的存在,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存在。人渴望寻找真理,一是对自身所处状态不满,急于使用真理进行改善;二是想摆脱无法控制的事物变化的困扰,试图主动地、有效地、长久地利用真理把握自己的命运,使自身处于有利的地位。

然而,人所渴望的这种真理存不存在?人怎样才能到达真理的存在?答案似乎非常渺茫,因为人寻找了数千年,除了各执一词,或以真理自诩,并没有一理能秉服大众,也没有一理被证明永恒不变,真理的效应并没有显现,伪真理的陷阱却遍地皆是。

人只知道寻找真理太难,但却并未思考寻找真理的愿望为什么一再落空。事实上,真理只是人的一种愿望与假设,是基于客观事物观念的一种推论,寻求真理往往是朝向唯物方向的远行,是客观实践的理论行为,即使有过不同方向的探索与寻找,但目的与落点仍归于生命与物质,这些限制划定了人寻找真理的范围,也确定了人寻找真理的出发点,如果这两点本身就有问题,有可能找到想象中的真理吗?

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真实的、本来的、符合存在本质的认识,如果存在本质不明,人生存的立场、出发点和目的不明确或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哪来真理可言?与生存的本质相悖,只会遭遇各种问题与困境,纵使走出再远,也决不会与真理相遇。

真理在哪里?真理在生存本来立场上,真理在生存本质的存在中,真理在生存本质朝向的方位。服从和服务于人生存本质立场和最终目的的有效认识就具有真理性,它们不同于人们想象中的客观真理那样固定地存在,但人生存的立场和目的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朝向人本质存在目的方向的认识便是稳定的、真实不变的和恒久的,具有这些特性的认识就具有真理性。

客观真理的标本是不存在的,但真理的愿望、真理的方式、真理的特质是存在,只要人的生存方向不再南辕北辙,朝向本来的方向生存,所获得的认识都将具有真理性质,因为它们不会再轻易改变和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