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个人所得税退税金额,有的竟高达3万多,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申请退税呢?

1、纳税人的上年度年综合收入不足6万元,但平时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2、上年度纳税人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纳税人的收入为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综合所得适用税率的;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哪些以及扣除标准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按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年满3岁的学前教育以及子女的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硕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范围,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可以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每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2、继续教育: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学历教育按照每年4800元定额扣除;非学历继续教育如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3、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配偶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在偿还贷款期间,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并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扣除机会。

4、住房租金: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房贷利息和房租只能扣除一项。

5、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进行扣除;其中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两种情况。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分摊24000元的扣除额度,可以平均分摊或约定分摊,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

6、大病医疗: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方式

1、申请人自行申请退税:可于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通过税务局网站、个人所得税手机APP、邮寄申办、或者直接前往办税服务大厅等方式进行办理年度汇算,并结清应退税款。

2、委托公司代缴个税人员协助办理退税:纳税人可向任职所在公司提供上个纳税年度在本公司之外的综合所得收入、相关扣除信息以及享受税收优惠等信息资料,委托公司负责代缴个税的工作人员协助进行纳税申报并办理退税。

3、委托涉税专业服务单位或者个人代为退税。

个税APP退税流程:

1、在应用商店下载个税APP,注册登录,进入首项【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选择2021年度(今年3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有办税需求的纳税人,可在3月15日之前每天6点至22点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根据页面提示选择未约满的任意日期提前预约办理,3月16日以后无需预约,直接登录App即可办理)

个人所得税退税在什么情况下申报(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1)

2、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个人所得税退税在什么情况下申报(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2)

3、计算税款,系统将自动计算本年度综合收入应补(退)税款。

4、提交申报,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

5、选择银行卡按提示操作进行到最后,如果退税金额为零,则无需退税。如果有钱可以退款,选择相应的银行卡退款,一般一周后退款。

以上便是我整理的个人所得税的退税方式以及退税流程,如有错误或遗漏之处,请友友们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