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有些儒者身居陋室,而自得其乐,其实这也是儒者无奈的选择如果可以生活过得好一点,他们应该不会拒绝但是让他们出卖自己的操守来换取生活的改善,这是不可能的择善固执,这是儒家的性格《礼记•大学》云:“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对于崇尚仁者的儒家来说,断断不可以出卖灵魂来换取财富,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儒家观点中的有德人必有言?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儒家观点中的有德人必有言(儒家的个性之六先天下之忧而忧)

儒家观点中的有德人必有言

上一回说到有些儒者身居陋室,而自得其乐,其实这也是儒者无奈的选择。如果可以生活过得好一点,他们应该不会拒绝。但是让他们出卖自己的操守来换取生活的改善,这是不可能的。择善固执,这是儒家的性格。《礼记•大学》云:“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对于崇尚仁者的儒家来说,断断不可以出卖灵魂来换取财富。

《礼记•儒行第四十一》九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有些儒者,虽然与今世人生活在一起,却喜欢考察学习古人的言行。虽然在今世说话办事,却考虑对后世的影响。他们生不逢时,上面没人提拔,下面没人举荐。一些喜好谗言谄媚的小人勾结在一起来陷害他,只能迫害他的身体,却不能改变他的志向。虽然处境糟糕,日夜之间,起居之时,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志向,无时无刻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儒者的忧思就是这样,在民而不在己。

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仁者是孤独的,其节操高尚,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但是,他们并不寂寞。因为他们的心中没有孤独的自己,心中装满的全是普罗大众及其喜怒哀乐。生不逢时,他们不会怨天尤人,怨声载道。被打击被排挤,他们也不会气馁,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志向和梦想。虽然处境不好,但不会影响他们伸展自己的抱负,关心人民的疾苦。随遇而安,一心为民。我怎么感觉这些儒者更像共产党员,也许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