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下册(中考化学复习讲义3)(1)

一、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

1.如图所示,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丙>乙>甲 ⁠;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3 ⁠℃。

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该说法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3.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甲 ⁠。

4.t1℃时,分别将甲、乙、丙放入等质量水中配成饱和溶液,所需甲、乙、丙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丙>乙>甲 ⁠,形成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丙>乙>甲 ⁠。

5.t1℃时,分别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甲>乙>丙 ⁠,形成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甲>乙>丙 ⁠。

6. t1 ℃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甲>乙>丙 ⁠。

解题技巧:

一定温度下配制饱和溶液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与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比较方法:

(1)溶质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所需溶剂的质量越小。

(2)溶剂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所需溶质的质量越大。

(3)溶液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所需溶质的质量越大,所需溶剂的质量越小。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关

7.t1℃时,100 g水中溶解  50 ⁠g丙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8.t2℃时,将15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9.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①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溶 ⁠;

②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质 ⁠;

③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升高⁠;

t1℃时,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下册(中考化学复习讲义3)(2)

三、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提纯方法

10.若甲中混有少量丙,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11.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乙。

陡升型(如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缓升型(如乙)——蒸发结晶

四、析出晶体质量的比较

12. 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4 ℃降温到t3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甲 ⁠。

13. 若将t2℃时X、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只有Y析出晶体,则X表示的物质是  丙 ⁠(填“甲”或“丙”)。

14.t3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然后将温度降低至t2℃,则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15 ⁠g。

15.将t3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2 ℃,甲析出的质量  不确定 ⁠(填“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确定”)乙析出的质量。

 改变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的比较方法

 降低温度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两个温度下溶液所含溶质的差值。若饱和溶液的质量相同,且通过改变温度析出晶体,则曲线越陡,析出晶体的质量越大。若没有说明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则无法判断降温后二者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关系。

五、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

16. t1℃时,将40 g丙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40 ⁠g,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保留一位小数);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

17. t3℃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 ⁠(填“>”“<”或“=”)乙。

18. 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丙>甲 ⁠。

19.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4℃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乙>甲>丙 ⁠。

20.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t3℃,将3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70 ⁠g。

22.t3℃时,将150 g乙的饱和溶液与100 g水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0% ⁠。

解题技巧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溶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首先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质是否能全部溶解。

若溶质能完全溶解,则:

溶质质量分数=×100%

若溶质不能完全溶解,则可利用该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进行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