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交通918

小王是安徽人,在浙江做工。2016年以来,小王陆续为方某做了排污、改装插座等7个小工程。每次结账时,方某都说下次一起结。这样一来二去,方某欠的工资款越来越多。

有一次小王实在难以糊口了,找方某讨要多次,才勉强拿到700元,其它5800元工资一直拖欠着。

从2016年2月到今年6月,4年半的时间里,为了讨要5800元工资,小王多次找到方某,希望对方支付自己的血汗钱。可是方某不仅不支付,后来还干脆换了电话。今年6月,无奈的小王将方某起诉到桐庐法院。

判决生效后,方某仍然不肯主动履行,小王只能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向方某发出了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令等法律文书,方某施展“躲”字诀,跟执行法官玩起了“躲猫猫”。

执行法官按照方某的户籍地址多次上门找寻,但都没有找到方某,一次方某母亲在家,其表示方某在杭州工作,偶尔回家。执行法官向方某母亲告知了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并希望其能转告儿子。

多次上门无果后,涉及劳动工资“血汗钱”,执行法官不肯放弃,继续通过其他途径找寻财产线索及方某的下落。

临近双11,正是法院“收网”好时机。今年双11来临前,执行法官开始通过海量数据寻找“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执行法官从方某的淘宝信息中发现了一个更新的手机号。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法官拨通了电话,令人意外的是电话接通了。接通后,方某表示其一直在江苏打工,只有等过年了才能回来处理这个事情。

执行法官联想其母亲说的儿子在杭州工作的说法,并未相信方某的话。

双11网购人数(杭州小伙躲了四年)(1)

11月10号,执行法官在追踪方某数据时,一个新的淘宝收货地址出现,在桐庐!一看地址,执行法官心里火热,立即驱车赶到,方某果然在。

以为自己“躲”得很好的方某,看到执行法官,顿时愣住了。谎话连篇的他知道自己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随后,执行法官将方某拘传到法院。针对他拒不履行的行为,桐庐法院决定对其罚款2000元,方某主动承认了错误,当即打电话向朋友筹款,当场付清了5800元工资,并缴纳了2000元罚款。

双11网购人数(杭州小伙躲了四年)(2)

法官提醒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今,海量的大数据正在为法院执行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任何妄图逃避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都无法躲过执行天眼。法院正告个别心存侥幸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向法院申报财产,积极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做一名诚信守法、光明磊落的好公民,不做到处逃避、隐姓埋名的失信人员。

记者:小凯 / 通讯员:钟法、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