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但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伴生大量高铝矸石在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如何发挥本土优势、创新谋划,实现高铝矸石的高值转化和综合利用,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论坛现场,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志青,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依托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依托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依托本土资源优势)

依托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但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伴生大量高铝矸石。在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如何发挥本土优势、创新谋划,实现高铝矸石的高值转化和综合利用,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论坛现场,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志青。

“众所周知,煤炭开采过程中必然涉及矸石的综合利用问题,在我看来,矸石处理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除碳。目前,我们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以燃烧为主的除碳方式,但燃烧本身就是高耗能的过程,而且现有的燃烧方式会导致矸石中矿物质活性的降低,对后续矸石中矿物质的高值化利用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引起能耗和环境问题。”王志青说。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王志青团队探索了依托大同地区高铝煤矸石“提铝”的方式。他指出,大同地区煤炭当中的非常规铝资源很丰富,煤灰和矸石中氧化铝含量普遍在35%—45%,具有很高的提取价值,矸石提铝不仅能够弥补我省氧化铝原料供应受限、后续发展不足的问题,还能达到矸石高值化利用的目的。

“我们初步的研究是通过使用添加剂,在矸石中碳燃烧的同时,利用碳燃烧创建的热场同步活化矿物质,生产高活性熟料,最终达到提铝、提硅、提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发铝、硅和钙基高值材料,最终实现矸石的充分利用和分质梯级高值利用。”王志青说,“这样的探索顺应了当前我国煤炭利用向清洁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化的趋势,有利于实现分级分质利用,达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

在王志青看来,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还处于技术放大阶段,需要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途径,多元化实现大用量、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贺锴 陈云华

(责编:温文、马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