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期末考试而焦躁不安;如果你正在为孩子中高考的前途心惊胆战;如果你在为孩子天天玩手机不肯努力而恨死他了,不妨静下心来,看看这部电影《亲爱的》。我相信你看完之后,就会觉得你之前所担忧的那些事情哪里有什么重要的?只要孩子好好在你身边,能够平平安安长大,就是福分。

当然,在您看完之前,我说什么都是白说。不妨先看完电影再来一起讨论这里面的几个问题。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1)

iqiyi/v_19rrn1mzvs.html

剧情简介

田文军(黄渤 饰)和鲁晓娟(郝蕾 饰)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却被时间和争吵消耗殆尽,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如今,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就是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某一天,这唯一的纽带也断裂了,田鹏于一次外出玩耍时无故失踪,绝望和崩溃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踏 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

一、鹏鹏走丢到底是谁的责任?

从法律责任上来看,鹏鹏的养育权属于田文军,鹏鹏的安全主要由他负责,而且鹏鹏出事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属于田文军负责的范围内。所以,主要责任在于田文军。

二、鹏鹏曾经追了妈妈一段路,可以认为鹏鹏被偷走是妈妈的过错吗?

可以认为是妈妈的过错,但不是她的责任。因为她似乎看到了鹏鹏的身影,但是没有停下来,这算过错。但是真正应该肩负鹏鹏安全的是田文军。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2)

三、鲁晓娟抛家弃子嫁给了大款,这是不仁不义吗?

这种行为,对于田文军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田鹏来说是糟糕至极的。但是,我们应该理解,内地的老百姓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贫穷苦楚,在一个曾经极度缺乏温饱安全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人来说,过去的贫穷痛苦思维必然会成为想要摆脱的阴影。也就是说,对于穷苦惯了的人来说,他们最渴望的改变是生存的安全和富足,而非其它价值系统。就相当于一个饿极了的人,他脑子里想的全是食物或者获得食物的机会,而非其它。

对于2000年以后出生的城市孩子来说,这种贫苦的生活条件早已不存在,最多也只是存在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回忆中。这个时候,嫁一个大款来求一个吃喝的安稳,显然不是他们的首选(当然也有可能会存在,特别是一些富有极端贫穷思维的家庭),他们可能更多是在追逐一种自我实现的可能。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3)

四、田鹏被人贩子带走抚养了三年,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了?

第一个原因是,幼儿期的记忆会被抹灭,因为这个时期的记忆主要是为认知发展而做出的一些知识积累的记忆。而对于生活细节这些记忆则属于浪费资源的存在,而轻易被抹灭。

第二个原因是,婴幼儿时期所经历的很多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太过于恐惧,所以大脑系统会自动抹灭一些痛苦的回忆。为什么存在恐惧呢?大家试想,无论是父母带着孩子东奔西走,还是孩子在家里生活,很多事情都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存在,很多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了属于巨大的挑战。当然还包括非常多的痛苦根源,比如受伤、被成人斥责、被寄送到他人那里养育等等。

第三个原因是,田鹏在三年的时间里,已经接受了新母亲李红琴。也许,接受的过程也是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但是他已经接受了,习惯了新母亲的存在和照顾。人脑为了减少田鹏的痛苦,则会故意忽视过去的存在,因为如果田鹏回想起亲身父母的事情,则意味着对当下拥有的剥夺。

田鹏丢失的时候大约是三岁左右,找到是在六岁左右。六岁左右的记忆就开始比较持久了,因为心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4)

五、李红琴为了得到唐青山的帮助而委身于他,这是不择手段的行为应该唾弃吗?

首先,凡事都有两面性。唐青山临时变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牵扯进一桩不明就里的事件不能确定后果如何,这是可以理解的,是正常反应。同时,他是否对李红琴抱有欲求呢?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作为一个底层的农民工,在外面打拼很辛苦,同时也没有办法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所以这种需求的呈现是可以理解的。

李红琴为了让唐青山作证,主动找了一个机会委身于他,是不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择手段,放弃为人底线的卑鄙行为?当然不是。一件事情是否值得批判,要看这件事情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否则这都属于个人的选择,不应该随意评判。比如,李红琴的行为,并没有给唐青山带来伤害,也没有给社会带来危害,更没有伤害到自己的家人或者唐青山的家人,而且也能够让自己的目标达成,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选择。

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我相信会把贞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这里,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延续。虽然田鹏和他的小妹妹吉芳都不是李红琴亲生的,但是她早已把这两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传承了。所以,在生命的传承这个人的基本任务前面,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

《阿甘正传》里面,阿甘小时候智力水平太低,学校不收取他,要他上特殊学校。阿甘的妈妈知道孩子只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而且因为孩子从小有腿疾,本身就有些自卑。如果让他去上特殊学校,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终身质疑自己的生存价值,很有可能导致什么事情都不会努力了。所以,阿甘的妈妈委身给校长,把这件事情搞定了,让阿甘能够在普通小学上学。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阿甘的妈妈真是太伟大了。其实,李红琴的举止也是相当伟大。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5)

六、高标准严要求的灾难

高夏的妈妈精神崩溃了,她说:“我教书那么多,桃李满天下的人才,结果却培养出来一个女儿是罪犯。”

很多人解读说,因为高夏的姐姐犯罪了,把自己的妈妈给气疯了。其实,在我看来,事实应该是高夏的妈妈把自己的女儿逼成了罪犯,把高夏也差点逼成了罪犯。最后因为无法接受自己酿成的苦果,而精神崩溃。为什么这么说呢?

高夏的姐姐因为什么犯事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高夏的言行中,能够体现对生命的藐视、对社会价值的嬉戏、对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这里的不择手段与李红琴委身唐青山不是一回事)等诸多问题。

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会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那就是从来得不到认可,事事都要求严格,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为了逃避惩罚或者逃避责难,必然会想方设法撒谎,或者钻营现行制度的漏洞,来为自己开脱。

而一个被接纳的孩子,被允许犯错的孩子,是不需要这样去做的。

高夏的妈妈自己说“我教书那么多,桃李满天下的人才,结果却培养出来一个女儿是罪犯”,这恰好说明教书的老师很有可能是祸害孩子的高发人群。从我们的研究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因为教师必须要把孩子教好,否则自己颜面无存。而且教师见过无数的优秀学生,他们一定会拿优秀学生的所有有点来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

所以,无法跳出儿童成长规律来看待自己孩子成长的教师,注定会毁掉自己的孩子。即便像佟大为这样有一些能力的人,他终身都会活在母亲的阴影下而很难获得幸福。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6)

七、母亲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养育者和母亲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婴幼儿来说,首先与他连接的是养育者,而不是“母亲”这个角色。也就是说,谁照顾这个孩子,谁能让他更适合生存,那么他就跟这个养育者建立连接。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母亲扮演了主要的养育者,特别是亲自哺乳的母亲,与孩子的连接是非常的可靠。

事实上,鲁晓娟虽然是田鹏的母亲,其实她的存在对于田鹏来说并没有意义,因为小孩子只认养育他的人,包括之后被偷走由李红琴抚养,他只认李红琴,就是这个意思。每周见一次,也只是一次例行任务。但是,田鹏对于鲁晓娟的意义则不一样。田鹏是鲁晓娟生命的延续,大多数做母亲的天然就有一种责任感,是确保孩子的生命更好地发展。所以,鲁晓娟在田鹏丢了之后会发疯一样地找他,这时候已经不再考虑什么自己的婚姻、生存的状态了。

这下你明白了吗?人类首先是考虑自己的生存,生存包括当下的活着,以及生命的传承。对于小孩来说当下活着最重要,对于成人来说生命的传承最重要(自青春期之后就是如此)。

所以,鲁晓娟把田鹏找回来,对于田鹏来说是与李红琴痛苦的分离。鲁晓娟甚至还想把吉芳接到家里来,这是为了田鹏这个生命更好的发展,但实际结果是,让吉芳遭遇一次生命的遗弃,甚至对于田鹏来说也是一次生命的遗弃。

所以,鲁晓娟的母亲的本能,并不能真的让两个孩子更好地发展。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7)

八、最好的结局应该是什么?

在我看来,最好的组合是,李红琴嫁给田文军,然后接回吉芳,一起留在深圳。这样田鹏回到田文军身边,他和吉芳不必离开李红琴,孩子与父母的连接就不会中断。鲁晓娟也不用离婚,大家在一起可以像一家人那样共处。

很遗憾的是,剧情最后没有这样安排。

电影找到你适合儿童吗(看了之后你就不敢去向孩子索取分数了)(8)

八、通过这部电影我想要说什么?

以上的解读,是从人性需求的角度解读。我相信已经给您一些启发。但这些都只是一个人心智成熟需要看懂的内容,我真正想说的是,你天天担心的很多事情,可能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生存与发展的可能。

对于孩子来说,生存的可能是什么?

1、稳定的食物供给,这个没有问题。

2、能够与父母建立心灵的连接,从而获得内在成长的力量,这个很多家庭已经失去了。特别是那些拿着学习说事的家庭,那些把学习看得比孩子生命还重要的家庭,那些父母只谈学习否则跟孩子无话可谈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已经与父母失去了心灵的连接。也就是说,孩子实质上是一个父母健在的孤儿。

3、不遭遇安全威胁,比如战争、被父母遗弃等。不过,在很多家庭,父母虽然没有说要遗弃自己的孩子,但是把学习成绩看得比孩子的生命状态更重要,把学习习惯看得比孩子成长的需求更重要,实质上这样的孩子早已被父母抛弃。

对于孩子来说,发展的可能是什么?

1、自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能够在大多数常规的场景中,应对生活的要求和挑战。

2、能够基本应对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是说,孩子的言行基本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全部符合,也不可能一直符合,至少有一种趋势是基本符合。

3、能够完成社会化发展的心理任务。简单说,就是会交友,能跟大多数人合作交流,有朋友。

4、有独特的能力能够在未来获得生存资源。比如别人的孩子都会奥数,但是你的孩子却能演唱男高音。那么,演唱男高音的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一定高于普通的孩子,因为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别人强,而且很独特。也就是说,你的能力是稀缺的,那么它就值钱。而现实世界是,很多孩子学而无用,学了很多,没有一项擅长,根本就没有意义。

5、能够获得异性的青睐。比如,你很强壮,你很幽默,你很富裕,你智商很高,你很帅,你很能理解他人……总得有一样来吸引异性,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而且生存条件也不理想,那么你很难获得异性青睐从而失去传承生命的机会。

……

当你失去了孩子的生命,或者弄丢了他的生存价值,或者混乱了他的方向,这都属于毁灭孩子的行径。这个时候,你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全部丧失。当然,孩子也不大可能有好的未来。所以,人生毫无意义。

那毁灭孩子的行径有哪些?

不断证明孩子不行,给他们报很多辅导班……

把孩子的时间占满,不让他们获得一个幼小生命应该有的探索、思考、顿悟的机会。而这些机会都需要“浪费”很多你所认为的学习的时间。

以听话和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孩子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标准。如果让你满意,你就给孩子尊重和自由。如果你不满意,就轻易剥夺他的尊重和自由。

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还不能幡然醒悟,还觉得你所认为的那些比生命的价值更重要,……好自为之吧,别怪我没有苦口婆心地劝你,这些正在毁灭孩子的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