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1)

郎兴启泗水是一条古老的名川,载于典籍,闻于华夏,对我国历史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泗水的源头在哪里?自古以来不少人考察、探讨与著述,但至今众说纷纭。

早期的《山海经·海内东经》说:“泗水出鲁东北”。《水经》说:“泗水出鲁卞县北山”,显然误把卞山之阴的洙水认作泗水了。由《博物志》的“泗出陪尾”,再到《水经注》的“泗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就越来越接近实际了。《括地志》“泗水源出兖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为名”之说一出,学者纷起响应。描述泗水源为“四泉俱导”者有之,“四泉并出”者有之,“四源共会”“四源并发”者亦有之。至于“四源”的具体内容,也各持己说;有说泉眼四个,所列四泉名称组合又不尽相同。其结果,泗水源究竟在哪里,至今仍不得而知。欲寻泗水真源,必先廓清河源的基本概念、判定标准,熟悉源流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研判。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2)

源与发源地

泗水源至今含混不清,原因之一是源与发源地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但并非一事。《汉语大字典》:“源,水流起头的地方”。《汉语大词典》:“源,水流始出处”。源为会意兼形声字。从氵(水),表示水流起始的地方;从原,原是源的本字。金文形体像水从石穴中流出,表示水流的起头处。源是始发之水,发源地是源所处的地址。源的范围一般较小,或崖下,或谷端,或穴中,数个泉眼,一池碧水,汇流成川,身临其地,可一览尽收。而发源地的范围可大可小,记述可详可略。

史籍中的河源,多只记大体方位。如泗水源出山东省,泗水源出泗水县,泗出陪尾等都属正确。但其所指都只是发源地,而不是源;且由于所指范围过大,据此难以找到源之所在。河源又不同于水源,同一地址若有多处泉水,并非都是河源。泉林泉多如林,散布于四面八方,何处是泗水源?有人虽然多次到过泉林,却并不清楚泗水源的位置。只有亲临其地,寻得源头,眼观其流,才算探得了真源。

西晋张华《博物志》言“泗出陪尾”,但未能确指泗水源的所在。郦道元有鉴于此,于是有探源之行。等到他由雷泽湖辗转西北十许里,于“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也”,而且目睹了“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余”的场景,这才算是真正探到了泗水之源。乾隆帝向有泗水探源之志,待他首次泉林之行,身莅泗水源上,目睹泉源众多,滚滚滔滔,这才弄清了《括地志》说的“其源有四道,因以为名”,不过是从诸多源泉中举出几个大者而已。正如其《泗水源》诗所言:“括地志泗源,在兖州陪尾。稽古有宿志,而况亲临是?潨潨翻趵突,不知凡有几。云以四得名,举其大者耳”。自古以来,到过泉林,探得泗水之源的不乏其人。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3)

源与流

“水流起头的地方”称为源,水出了源头就成为流而不是源了。如果一条河没有支流,那就简单多了,它的发源处就是它的源头。实际是一般的河流上游,都由多条支流交汇而成,又该如何确定它的源头呢?有人将它的多条支流都称为源,以致一条河流有好几个源。清代叶圭绶解释泗水的“四源”为泉林河、潘坡河、黄阴河、济河,将四条大的支流当作泗水源; 也有将上游的另外四条支流列为“四源”的。其依据是《括地志》中“泗水源出兖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为名”的记载,认为“源有四道”就是有四条支流。其实这是误读。古代道、导通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释文:“道本作导”。《尚书·禹贡》“九河既导”,《史记》作“九河既道”。“其源四道”实即“其源四导”。导字有发源,源头的意思。《汉语大字典》:“导,发源,起源”。《水经注·河水》:“河水又南和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其源四导”意为“其源四发”,亦即有四个源头,与“四泉俱导”“四泉并发”同义。显然,将“其源有四道”理解为四条支流,并将其当作泗水源是不妥的。因为这些支流离开它的源头,至汇入干流处,已流过了相当长的距离,早已变成了流,从而失去了作为“水流始出处”的源的意义了,因此它们只能被称为支流,而不能称作源。否则,泗水在县境内的三十多条支流,就都成了源,不是“四源并发”,而是“三十多源并发”了。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4)

水源与河源

探讨泗水源,还有个常见的问题,是混淆了水源与河源的区别。有人觉得,众多的支流将大量的水汇入干流,增加了干流的水量,成为河水的重要来源,为什么不可以作为河源呢?显然这是混淆了水源与河源的区别。诚然,支流里的水,是增加了河流的水量,而且不限于此,连雨水、雪水,水库引入的水,都能增加河流的流量,它们都是河水的重要水源。但是,他们只是水源而不是河源。河源指的是一条河流的起源,它的发端处的水源,也就是河流起始处刚刚出现的水流。一条河即使再长,支流再多、再曲折,也会有个起始点,有个发端的地方。我们探寻泗水源,就是要寻找它最上游的发源处。

水源的概念比河源宽泛,水源包含河源,河源也是水源,而且一般是河流最重要的水源。但是,水源不等于河源,河流发端处的水源才是河源,它表示的是一条河的起始点。因此,中途汇入干流的那些支流的水,虽然增加了河水流量,但它们不是河流起始点的水源,故而不是河源而只是水源。水源可以有多个,而河源只能有一处。如果把沿途支流都作为河源,那么将会产生众多的河源,以致无法判断这条河流究竟发源于何处,结果是等于没有河源了。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5)

溯其本求其源

那么,如何确定一条河流的源头呢?俗言“木本水源”,水之源犹如木之本。《说文》:“源,水原本也”。《玉篇》:“源,水本也”。可见,水之本就是源。由木之本可以得到水之本的启示。“本”为指事字,《说文》:“本,木下曰本,从一,在其下”。木字的一横下部有一竖一撇一捺,像一棵树的三条根。竖画表示由树干延伸而下的又粗又长的根,在它上面加一短横(古文中为一圆点)表指事,意思是“这里就是”木之本,一撇一捺只是两条侧根。也就是说,一棵树尽管有许多条根,只有那条与树干方向一致的,又粗又长的主根的末端才称为本,其余那些侧根、细跟、须根,不论如何盘根错节都不是本。由此得到的启发是,一条河的上游,尽管支流众多,七沟八叉,枝枝蔓蔓,但只有其中那条与干流方向一致的、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最主要支流的发端处,才是这条河的“水之本”,即它的源头。这条最主要的、支流的发端处有可能是一个源头,也可能是相距不远的几个源头的水涌出后立即汇为一源,继而成川,这就是所谓的“诸泉并发”。“并”的意思是空间上相邻,挨得很近,它们只能位于同一条主要支流的发端处。相距较远的不同支流发端处的泉源,因为不能汇为一池,流作一川,而是各行其道,算不得“诸泉并发”。目前被称作“四源”的几种泉源组合中,有的泉源根本不在同一条支流的发源处,甚至距离几公里,不成汇为一源。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6)

泗水源到底有几泉

在目前主张以几大泉作为泗水源的观点中,多数认同四泉说。四泉说中至少发现有以下数个版本:“黑虎、趵突、响水、红石”“趵突、珍珠、洗钵、响水”“趵突、洗钵、响水、红石”“红石、珍珠、趵突、黑虎”“珍珠、趵突、黑虎、淘米”“黑虎、趵突、红石、石缝”。其实自古以来,泗水这条河曾经使用过诸多不同的名字,如桑水、食水、洍水、池水、汦水等等,多数都是音近的形声字,直至后期才稳定使用泗字。泗字本意为鼻涕。因为其发音与之前的名称发音相近才使用它。可见最初泗字右边的“四”,也不过是采其声而不用其意,并不含数字四的意义。

北魏郦道元描述泗水源就说:“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馀”。找到的是泗水之源,却描述为“五泉”,表明直至北魏时期,泗字尚无“四个源头”的概念。然而自唐《括地志》望文生义,提出了“其源四道,因以为名”的说法后,学者多采其说。“四泉俱导”“四泉并出”“四源共会”“四源并发”,大同小异,竞相跟进。以至于清代《水经注疏》作者杨守敬,竟怀疑“五泉并导”是搞错了,他说:“《括地志》‘泗水源在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为名’。《元和志》《环宇记》并称四泉俱导,则此五泉为中泉之误”。说郦道元本来写的是“中泉”“五泉”与“四泉”不符,是搞错了。“五泉并导”与“中泉并导”究竟哪个讲得通?是郦道元错了还是杨守敬错了?以后的观点强加于前人,岂不怪哉!但是无论如何,人云亦云,潜移默化,目前“四源并发”之说已逐步变为世人的共识。因此,在探讨泗水名称和探求泗水之源时,只能从其旧说,尊重社会共识。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7)

泗水源究竟在哪里

分析泗水上游源流状况,参考历代名人学者的记述,泗水源就是位于泉林陪尾山西麓,御碑东侧,由数个大泉汇流而成的泉河源头。

其一,此处位于陪尾山下。西晋张华《博物志》:“泗出陪尾”。《括地志》:“泗水源出兖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古人早已把泗水源锁定于陪尾山下。陪尾山诸泉日总流量近12万吨,流量稳定,为泗水上游主要水源,且流向为自东向西,与泗水上游干流方向基本一致,与附近其它小的支流比较,这里才是泗水之本。泗水源应于此处探求,不应舍此他求。

其二,泉林陪尾山周围,泉源众多,原有及新开的泉源有四十余眼,散布于各个角落,无法汇为一池,不可能成为一个源头。这些泉源纵横交错,互相灌输,汇为北南两条泉河。北面陪尾山西诸泉汇为一池,北流折西经御碑后西流,乾隆诗说此水“出墙为泗川,西流自终古”,意即离开源头流出西墙外就成了泗水了。南面的陪尾山东、南面诸泉,汇为紫锦湖水向西经御桥下西流北折,汇入北面泉河。南北二泉河比较,北河流量远大于南河,显为泗水上游最主要支流,其发源处就是泗水之源。北河源头的黑虎、趵突、珍珠、淘米、雪花等几个大泉及相邻数泉近在咫尺,数源并发,波涛翻滚,“甫出而成川,不百步而成河”,与史籍“四源并发”“四泉俱导”的景象正相符合。溯本求源,这里才是名副其实的泗水之源。

第三,习惯认定。当地居民称此处为“泉头”,可见此处与众不同。“泉头”即是源头,说明当地居民心目中,早已认定此处就是陪尾山下泗水的主要源头。陪尾山周围泉源众多,独称此处为泉头,就是因为几个大泉密布于此,流量巨大,气势夺人,特别引人注目。

第四,历史共识。自古以来,认为此处即为泗水之源的文字屡屡见诸典籍。

此处东侧立有“子在川上处”碑,传说孔子曾立于此处,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叹。“川上”指哪里?通常认为就是河边,如今被争作“川上”的河流不止一条。其实,“川”字还有一个意思是水源。《汉语大字典》:“川,河流的源头”。《楚辞·招魂》:“川谷径復,流潺湲些”。王逸注:“流源为川”,川上即源上。此处的川上,即是泗水源头。乾隆《南巡盛典》中的《泉林行宫图》中,在此处的泉头西侧与对面东南侧的“子在川上处”亭相呼应建有一亭,似在指示孔子当年所观览的泉源,上书:“泗水源亭”,说明清代以前即认定此处为泗水源。孔夫子当年是否真的曾立于此处,并无确切记载。但是孔子授徒于洙泗之间,洙泗成为儒家的符号,泗水之源近在咫尺,孔子不可能不来。孔子往龟山,过盗泉,收子路,此地为必经之地。过此地不可能不观泉,观泉不可能不到泉头。虽然“子在川上处”碑立于后世,但仍是以历史真实性为基础的。

天下第一二三泉都在哪里(泗水之源究竟在哪里)(8)

郦道元辗转奔波,终于在此处发现了泗水之源并加以生动描述:“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也。……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余”。这里的“冈“即陪尾山,“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确认泗水之源就在陪尾山西边,而不是别的地方。“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余”所描述的,正是北河源头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淘米泉、雪花泉等几个由石穴喷涌而出的大泉的景象。

于慎行《游泗上泉林记》:“寺右为山之西面,泗渊之泉出焉。其状为石洞,洞门高一尺许,其水喷瀑沸腾,汹汹磕磕,如决渠堰而为池。渊潫黝深,倾溶滉瀁,折而西流,趵突之泉出焉,由洞门直泻,埒石窦而大”。“泗渊之泉”即泗水源头,位于陪尾“山之西面”。“喷瀑沸腾,汹汹磕磕,如决渠堰而为池。渊潫黝深,倾溶滉瀁,折而西流,趵突之泉出焉,由洞门直泻,埒石窦而大”,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显然就是黑虎、趵突、珍珠等几个大泉波涛翻涌的壮观景象。

胡瓒《浮槎记》:“唯是分署之后,会四原如带,清以濯缨,漱以洗耳,旱不涸,霖不溢,斯可亭矣”。“分署”是指明代泉林的水部公署,位于今御碑周围。“分署之后,会四原如带”,“四原”即泗源。意指四源之水于分署后,即今御碑后汇为一川。此处的“四原”显然也是指陪尾山西侧的几个大泉,汇为泗水之源。

于若瀛《浮槎记》:“泗故多泉,历卞桥东沸涌为林则陪尾四源胜。陪尾之南,修木千章,苍翠落水,上下一色,其红石、响水诸泉环绕而北,与四源合则招提胜。……与陪尾最近者,则水衡分署胜,署之左,收四源北注,钩帘而听,乍雨乍风,据石而坐,可漱可濯,则有本亭胜然胜矣”。“陪尾四源”,说明泗源在陪尾山脚下。“其红石、响水诸泉环绕而北,与四源合”,红石、响水诸泉在陪尾山南,相距较远。“环绕而北,与四源合”,说明四源在北,不包括红石、响水诸泉。“署之左,收四源北注”,四源在“署之左”即公署的东边,即今陪尾山西泉头处。“收四源北注”,四泉在此汇为一源北流。

康熙四十二(1703)年版《治河全书》卷七载《泗水县泉图》:“泉林寺诸泉若林,距县东五十里,西珍珠、趵突、东黑虎、淘米四泉,俱出石缝中,合流为泗源。珍珠泉,北流五步入趵突泉。趵突泉,一步入黑虎泉;黑虎泉,一步入淘米泉;淘米泉,一步会雪花泉;雪花泉,出河中。以上五泉俱在寺龙王庙西”。可见,三百多年前的康熙年间,已经明确了“四泉”为珍珠、趵突、黑虎、淘米。“合流为泗源”即汇为一池,流为一川,成为泗源。书中还以珍珠泉为基点,记述了各泉的相对位置。“寺龙王庙西”即位于陪尾山西侧源头处。

可见自古及今曾有多少人不约而同地把探寻、观览泗水源的目光一齐聚焦到了这个位置,这里无疑就是泗水源的所在。

依据河源的方向、流量,长度等认定标准,以及历史习惯、社会认知等对泗水源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确认泗水源就是位于泉林陪尾山西侧、御碑东侧,由黑虎、趵突、珍珠、淘米、雪花、石窦等近在咫尺的几个大泉汇流而成的泉河源头。史籍上的“五泉并导”“四源并发”都是指此处的几个大泉。如仍采信“四源并发”的习惯说法,四源的名称,应该限于此处的几个大泉,从其中选取四个最大的名泉即可,即使名称互有差别也无妨,因为它们已经足以把泗水源的位置确定于此处了。

图为泉林及周边景象(成岳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