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保险公司买保险比较合适(买保险只认大公司)(1)

这几年,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把保险列入到了家庭财富配置计划中,在对比产品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被这些问题困扰:

买保险到底是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听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小公司实力不行,万一没钱理赔怎么办?

毕竟保险一交几十年,保障一辈子,担心保险公司确实合乎情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呢

保险行业的信息壁垒严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大部分人没有那个意识去了解保险的相关信息,导致大家对保险公司都不大了解。

我们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这些话题:

一、成立保险公司,要满足哪些条件?

首先,一般来说,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不能低于2亿人民币,这是《保险法》明文规定的

其次:保险公司的成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还有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并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同时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保险公司管理层人员的也有相关的资格管理规定。

有这样严苛的高准入门槛,能够开办起来的保险公司基本都有资金实力雄厚的股东背景。所以说,那些我们眼中所谓的小公司,其实都不小,每一家都值得我们信赖。

举个例子吧,华贵人寿,可能并没有听说过。但是它的股东,你不可能不知道

而众安保险,背后的股东是阿里巴巴、腾讯、平安等企业

在什么保险公司买保险比较合适(买保险只认大公司)(2)

华贵人寿股东是贵州茅台

所以说,那些我们眼中所谓的小公司,只是个人认知层面的,其实每一家都值得我们信赖。

最后一点:每一家保险公司不仅在成立前经过国家监管层层考核,成立之后,国家也有重重的保障制度,以确保保险公司都能平稳的运行,避免因经营问题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其中最主要的保障措施有以下几条:

1.责任金准备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八条: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保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偿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每卖出去一份产品,就会获得一定的保费收入,但是公司也要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理赔做出相应的准备。

为了支付未来的理赔费用,需要从保费中提取一笔钱做准备,这笔钱就是责任准备金。"

据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官网披露:2020年6月30日,保险保障基金余额1,528.77亿元,而这已足够保证一家出现危机的公司回归正常的运营轨道。

2.公积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九条: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是保险公司的附加资本,当公司发生亏损时,可用来弥补亏空,保证其正常经营;当公司正常经营时,则可以增加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3.偿力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一条: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的数额。

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偿二代监管规则),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根据银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同时符合以上三条要求方才符合偿付能力监管基本要求。

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影响到了公司偿付能力,监管部门就会采取措施进行整治,把公司经营拉回正轨。

监管部门划定了监管红线11,在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触碰红线时,银保监会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治,最严重的情形可以直接接管。

历史上,新华人寿、中华联合保险都被监管部门接管过,并且经营都重回正轨,监管方功成身退。安邦遭遇接管接管后,安邦的投保人的利益,依法由大家保险和其他控股公司继续保障。

所以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的保险都有国家银保监在背后兜底

4.再保险机制

保险法第一百零三条: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保险法第一百零四条: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划分方法和巨灾风险安排方案,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保险法第一百零五条: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再保险,并审慎选择再保险接受人。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再保险公司,简单来说,再保险公司就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

也就是说当单一风险金额过高时,保险公司必须办理再保险以分散风险。

举个例子,某土豪买了一份1000万保额的寿险,但是由于承保超过1000万的寿险额度,风险太高,因此保险公司会对其中的500万,让一家叫做再保险的保险公司分保

有了再保险公司兜底,保险公司的风险也得以分散,不会因为某一次风险损失过大而过分影响经营与偿付能力。

5.资金运用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制定

保险公司如果在资金运用上不得当,很可能影响公司偿付力,因此,在险资的运用上,除了上述保险法的规定,监管部门还出台了更为详细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以限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

总之,保险资金的运用首先要符合两个字——安全

但有小伙伴会问,即便任何保险公司都是靠谱的,在理赔服务方面能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呢?这个问题当然也是不用担心的:

二、“小”保险公司理赔有保障吗?

首先,要想知道理赔靠不靠谱,我们要了解我国的保险监管机制: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C-ROSS),简称“偿二代”,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保险监管体系之一。

这套监管体系每季度都会根据保险公司表现情况,比如偿付能力充足率、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对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级考核,主要分为四个等级:A>B>C>D。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50%,综合偿付能力≥100%,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三个条件,偿付能力才算及格。

如果出现不达标的公司,银保监提前知晓,并采取责令增资、限制分支机构、限制商业性广告甚至直接接管等措施帮助保险公司回到正轨。

以银保监会公布的2020年1季度保险业偿付能力为例,纳入会议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4.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3.6%

在什么保险公司买保险比较合适(买保险只认大公司)(3)

在什么保险公司买保险比较合适(买保险只认大公司)(4)

其中排名前十的公司里,像华汇人寿、鼎城人寿、国宝人寿、恒安标准……这些我们没听过的小公司,风险等级和偿付能力并不输于中国人寿、新华保险这样的大公司。

所以,“小公司“理赔是很有保证的!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不同公司的理赔时效:

在什么保险公司买保险比较合适(买保险只认大公司)(5)

数据来源:各保险公司2019年度理赔年。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理赔时间大都在0.5-2天以内获赔率都在97%以上,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00%,并不存在小公司理赔难、理赔慢的现象

而且,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及时并最迟不超过30日作出是否属于保险责任的核定;如果达到理赔标准,就要在赔付协议达成后10天内进行赔偿。

所以保险公司如果想要持续经营下去肯定是要依照法律行事的,只要事故符合条款规定,保险公司都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赔付。"

最后,还有小伙伴会问保险公司可以破产吗?我的保单怎么办?

三、保险公司会破产嘛?

前文所说的高准入门槛、严苛的保险监管,在绝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但不等同于“保险公司不会倒闭”。事实上,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一定要具备完善的退出机制。我国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

保险法第八十九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保险公司解散,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保险法第九十条:保险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保险公司或者其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保险公司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

作为消费者,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在最最最最最极端的情况下,某家保险公司倒闭了,我们自己的保单怎么办?不同担心,往下看: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保险法第一百条: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即使寿险保险公司破产,原持有人的保险合同也不会失效,而会与相应的准备金一起被转移到受让保险公司

接手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保障基金,会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俗话说:

《保险法》为我国保险市场设立了许多道安全阀,规定了保险市场的高准入门槛、严苛的经营监管以及退出机制框架。

保险监管部门依照法律,对我国保险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保险公司具备充足的偿付能力。

严格的法律规定以及严苛的监管,保证了我们消费者的保险合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只要是保险公司,都不是所谓的“小公司:

因为每一家保险公司,从无论是事前(严格的设立门槛)、事中(资金运用监管、再保险制度),还是事后(保险保障基金、保证金制度),都有着极其严格、缜密的保障体系,从风险角度来说,每一条都可以保障公司稳健、永续经营与发展下去的。 "

所以说,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保险公司的规模、实力、品牌并不应成为我们挑选保险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重点是保障内容本身!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障,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