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

文|南破青丝蛊

编辑|南破青丝蛊

前言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2)

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是北宋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资料可以看出:在湖南,全北宋的盐都来自于淮盐。实际上,这种说法非常不精确。在湖南地区,除了以淮盐为主外,广盐亦是其重要的盐,而且湖南地方出产的盐也很小。

01.湖南盐商在北宋期间的运输与销售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3)

泰州,通州,楚州,都是淮盐的主产区,其生产和销售都非常好。然而,目前湖南地区淮盐供给的量比较少。长期以来,荆湖一带的盐供给十分吃紧。

原因在于:一是政府的价格很高,普通人难以负担;二是官员在盐中混入沙土以谋取个人利益,致使其品质也很差。

从湖南运来的食盐,《宋史》卷一百八十二《食货下四》载 :“初 , 荆湖亦病盐恶,且岁漕常不足,治平二年,才及二十五万余石。三年,拨淮西二十四纲及佣客舟载盐以往,是岁运及四十万石。四年,至五十三万余石。”

治平二年(1065)之前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4)

荆湖一带销售的盐质量不高,产量不高;太平四年,粮食产量增至530,000多斤,比平定二年多了一番。由此可以看出,在三年之前,荆湖南和北二路的盐供给不足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三年前湖南盐荒的形成,其原因有三:一是湖南人多、多、少。吴松弟先生说:“湖南在宋代是一个快速的人口发展阶段。自太平五年到元丰年间,户均年增长率达到17.6%。在国内排名靠前。”

湖南的人口在北宋的历史上并不多,但在全国却是最快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原有的盐销售量明显不足,北宋朝廷无力提高盐的销售,致使湖南盐业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短缺。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5)

二是盐业生产的下降。根据上述资料,淮南盐业在宋初年能生产1562000多斤食盐,天圣元年(1023~1532年)则下降到697540多斤,所以,宋朝不得不缩减食盐的销售,停止向两浙路进发。作者以为,在淮盐减产1/3之后,单纯地切断两浙公路的供给将难以得到根本的缓解。根据《宋史•食货志》的前面引述,金湖县的食盐短缺。

作者认为,北宋时期,为了应付这种情况,应该会降低金湖县的食盐供给,而在咸宁时期,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金湖县的食盐供给。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6)

第三,交通状况不佳。根据《宋史•食货志》所述,北宋时期的盐以舟楫为主,而湖南一带的水路交通状况并不十分良好。第一道难关,就是要穿过洞庭湖这片广袤而又危险的水域。光 绪 《湖南通志》卷首 《诏谕一》 “雍正元年上谕”有这样一段话: “湖南士子赴湖北乡试必经由洞庭湖,湖水浩瀚无涯,波涛不测。六、七月间,风浪尤险,间有覆溺之患。”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洞庭湖的航道并不是一整年都是畅通的,每到六月、七月,都会有狂风巨浪,让船不能正常的行驶。作者认为,在荆湖南和北二路完全缺乏食盐的条件下,荆湖南路因受洞庭湖的作用,出现了较荆湖北路更为严重的缺水状况。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7)

湘江的第二大问题,就是长江流域的中游。光绪编《湖南通志》《食货二•盐法》,载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两淮盐务朱炳如在奏折中写道:“衡、永、宝三府界连广 东 ,湘潭而上水湍急难行,淮商不便,故广盐得而乘之。”

朱炳如来自湖南衡阳,他对湘江的水文状况非常了解。从他的折子上可以看到,淮盐运到衡阳,永州,宝庆,都是十分不便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湖南,在衡阳、永州和宝庆一带,由于水路运输不便,因此,在运输方面,淮盐运输十分困难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8)

湖南一带的盐价与品质,不但量小,而且价钱也高。《宋史》卷一百八十二《食货下四•盐 中》记载: “庆历初,判户部勾院王琪言: ‘天 禧初,尝以荆湖盐估高,诏斤减三钱或二钱,自后利人寝损。请复旧估,可岁增缗钱四万。’许之。在淮南,李复圭,张刍,苏颂,三大都督韩缜,纷纷要求降低淮南的盐税,但都无功而返。

天禧年间,北宋朝廷曾将京湖地区的盐价格降低,因其对经济收入的影响,使其在庆历初期又重新实行了原来的价格。在治平年间(1064~1067),四名官吏提出要调减食盐价格,然而被北宋政府拒绝了。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9)

北宋政府为保障官盐的利益,严禁商贾买卖。据光绪《湖南通志》卷五十六《食货•盐法》记载,咸平年间 (998— 1003)陈恕等人驳斥舒孙冕建议时说: “江、湖之地,素来官自卖盐,禁绝私商。盖由近煮海之地,息犯禁之人,官得缗钱,颇资经费。 今若许通商,必须官、私竞卖。既而官价高大, 私价低平,多糴商盐,则官盐不售。并依官价, 则私价太高,官利失而盐商困恐。”

舒孙冕的提议遭到了拒绝,于是,宋朝继续实行官方的垄断。载于公元1070年,据 《宋史》卷一百八十 二 《食货下四•盐中》记载,熙宁三年(1070 ) , 提点刑狱张颜言: “虔州官盐卤湿杂恶,轻不及斤 ,而价至四十七钱。岭南盗贩人虔,以斤半当一斤,纯白不杂,卖钱二十,以故虔人尽食岭南盐。”可见,当时私盐价格大约相当于官盐的 七分之二,官盐价格明显有虚高的成分。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0)

尽管虔州并不在湖南境内,湖南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宋代政府的盐价格是政府对政府的垄断,而不是市场所能控制的,这给湖南人民增加了财政上的压力。除此之外,湖南市场上出售的淮盐品质也相对较低。

02.湖南盐业在北宋的其它资源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1)

淮盐的数量和质量都很差,百姓们不得不想办法从别的地方买盐,而其它地方的盐,则可以进入湖南县的盐市场。据现有文献记载,湖南境内无盐产区。然而,这并不能证明湖南完全没有盐的生产。

吉成名 《湖南食盐产地变迁》指出: “在传统手工业生产阶段,湖南从事井盐生产和膏盐生 产 ,井盐产地有湘阴、湘乡、澧州、东安四处, 膏盐产地有湘潭、浏阳、湘乡、激浦、衡阳等; 井盐产量妙 ,由于得不偿失,被迫停产;膏盐产量较多,但是价高、质劣,也不得不停产;湖南食盐供应基本上依赖外省。”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2)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湖南地区具有一定的盐矿,在没有必要保证的情况下,当地就有了盐业的发展。虽然产量低,质量差,但还是要制造。根据文献考证,唐、五代时期,湘阴和湘乡都曾在湖南一带出现过井盐的开采。作者由此推断:在宋代,由于淮盐短缺,湘阴和湘乡一带有一定的盐业。但是,在那些地方,就算有,产量也很低,根本不能满足湖南人的需要

湖南南方的私卖岭南盐业在《宋史•食货志》中并未有所记录。《宋史•刘挚传》中提到,“远人未尝食善盐”,是指衡州人民在刘挚上任之后,为他们提供优质盐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将其命名为“学士盐”。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3)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衡州直至熙宁时期都没有出现过岭南私盐的销售。《刘挚传》把衡州的居民叫做“远客”,也就是说,在衡州一带,淮盐的销售,就是南方的极限,衡州在湖南的中心地带,所以,岭南的私盐,在湖南的南方,也有很大的机会

在很久以前,湖南一带的食盐供应不足,质量低劣,价格昂贵,广盐的生产也很高,所以广盐在湖南市没有足够的食盐供应的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据此,作者推测,在北宋时,广盐很有可能被销往湖南,但其销售范围只局限在湖南的南方,而在北方则不会超出衡州的范围。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4)

宋神宗年间,朝廷就开始在湖南一带进行广盐的买卖。《宋史》卷182卷《食货下四•盐中》 记载: “(元丰 )六年,(蹇 )周辅为户部侍郎, 复奏湖南郴、道州邻接韶、连 ,可以通运广盐数百万,却均旧卖淮盐于潭、衡、永、全、邵等州, 并准江西、广东见法,仍举郏亶初议,郴、全、 道三州亦卖广盐。诏委提举常平张士澄、转运判官陈傯措置。明年,士澄等具条约来上,诏施行之 ,额利增加,一方骚然。”

元丰六年,蹇周辅建议,张士澄和陈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自元丰七年起,荆湖南路郴州、全州和道州都有大量的广盐出售。全州治在今朝广西的全州县,是荆湖南路的管辖范围,与广西的全州和灌阳二县相对应。1394年,广西桂林府县治。郴、道二州,依然是湖南布政使的天下。其实,早在这以前,广盐业就曾进入过湖南县。《宋史》同卷记载: “及章惇察访湖南, 符本路提点刑狱朱初平措置般(搬 )运广盐,添额出卖,然未及行。”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5)

章惇察赴湖南,商议广盐的计划是在元丰三年以前进行的,但因为各种因素,广盐的销售并没有在那个时候实施。正如上文所述,湖南在太平三年之前,一直是一个缺乏食盐的国家。在湖南四年,因盐的供给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了盐荒的问题。元丰年间,广盐已在柿州,全州,道州等地销售。

据我估计,荆湖南和北二路的食盐,53万斤的淮盐是不够的,再加上运输和运输的限制,进入湖南的难度太大,所以宋神宗命将广盐出售给荆湖南路的南方。应当注意的是:元丰七年之后,湖南一带广盐的销量与规模大致相当。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6)

北宋年间,郴、道二州皆属中州,《宋史》八十八《地理志》所述,崇宁年间,郴、道二州人口约8997户,吴松弟称,湖南地区的人口比例在宋代是1:5,若能如此,崇宁年间,郴、道二州人口约有404635。《明太 宗实录》卷二十八“永乐二年二月戊子”称 :“承运库大使周端等言:‘广东地广民稀,盐课无商中纳 ,军民多食私盐。宜令所司核实人口,大口岁食盐十二斤,小口半之,每斤纳钞三百文,于近场支给为宜。’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7)

成年人一年12斤的盐,未成年人一年6斤盐,是明王朝按照人口的数量来计算的。若将此指标定为北宋时期的定额,假设郴、道二州成人与未成年人口之比是2:3的话,那么,成人161854名,未成年242781名未成年人口,郴、道二州每年的盐分约为339万8千934斤。王周二人的折子上写着,郴、道二州每年能运送几百万两广盐,这与我的预测是一样的。可见,湖南广盐的销量和销量规模都比较大。

03.结语

宋代私盐为什么便宜(北宋时期湖南地区食盐来源)(18)

在宋朝,很久以来,只有湖南地方政府才准许使用这种盐。但是,由于淮盐的成本高、产量低、品质低,使湖南人民生活十分不方便。湖南虽然有盐井的产出,但其产量却很低。天圣之后,广盐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成倍增加,急需扩大大销路。时至今日,食盐不够吃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