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功大于过,但也是他在位时期由盛转衰,西汉从顶点滑下。秦汉帝国的经济基础是编户齐民,有了控制在中央的编户齐民,才有稳固的中央。项羽不是被打进首都,不属于这个例子。但的确被打进都城亡国基本是必然,当然偶有例外。阿提拉打进了罗马城,西罗马没有立刻就亡,但也种下了种子。从汉高祖至汉景帝,汉朝大抵奉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但是,匈奴对汉朝政策多有反复。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1)

除经常劫掠边境外,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还曾大举进犯、逼近长安。汉朝随后移民塞下,加强边境守卫。在汉初的70年间,占据主动地位的是匈奴。战争或是和亲,基本由匈奴决定。汉朝建都就没考虑过面对匈奴的纵深,本来就建在边边上,匈奴只要在最靠近长安的边界附近闹事就算逼近长安的话,那这个“逼近长安”有点不太值钱,倘若汉朝建都洛阳,匈奴怕是累死也逼近不了汉都。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2)

汉朝才能和匈奴打的有来有回,后面的王朝就没有那实力了,到了后期大炮上来了,游牧民族就又不行了。马鞍和马蹬的出现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就以骑兵纵横天下,而赵国骑兵总规模不过四万,那时就是重要战力了。看马鞍和马蹬的出现要应战车的消亡为参考,而不是大规模成熟的骑兵战术为参考,明确的记载大概是出现在西汉末年但前后也就相差百年,按照古代的技术进步速度应该已经在缰绳中发展出了绳索类的脚踏。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3)

汉武帝之所以没有亡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的末年,已经开始有所调整,关于轮台诏,有学者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在经过多次挫败之后,汉武帝已经不再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信心了。此外,霍光等顾命班子改变了国家大方向,也有重要原因。王莽上位当然得到了刘歆为代表的一批人拥护,但不拥护他的同样大有其人,尤其是在他篡位之后,大批人不再支持他。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4)

王莽上位最重要的支柱,只有两根,一个是王家的多年政治资本,这和后来袁绍的依靠相似,尤其是掌握了军队;一个是在宫中具有影响力的王家后宫。而刘歆等人所做的,无非是将原本对汉家皇帝的不满,转变为了王莽上位的舆论。但这种篡位是明显不符合儒家标准的,因为伊尹、周公等人都没有真正改变皇位,包括霍光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霍光虽然后代被诛灭,但本人却一直没被彻底否定,甚至还有一定的褒扬。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5)

汉武帝的前中期的战争是必要的,但后期比如远征大宛则是好大喜功。后期的战争耗费导致对内部盘剥过重,于是“海内户口减半”。户口减半不是这些人死了,而是为了躲避朝廷的苛捐杂税,逃去了边疆或者深山老林,还有很大部分是投奔豪强求其荫庇。既然你说到了豪强这个字眼我顺便提一嘴,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大家都知道,气候是激发平民反抗的导火索(农耕被恶劣气候摧残,平民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6)

刘彻上位后的条件除了有点钱,符合一个王朝灭亡的所有特征(文景时过于放任经济发展,贫富差距大土地兼并严重,外患,内忧,导火索冰期,混乱的经济政治制度),包括他的性格也符合一个亡国之君的所有特征,但他没亡,搞钱客观上打击了地主豪强,连年对外征伐客观上减少了人口减少了汉朝的粮食压力,并且抢劫北方给自己输血,还拖垮了同样面对恶劣气候的匈奴,为了打匈奴完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有效经济制度。

汉武帝宁可一战也不和亲(汉武帝是功大于过)(7)

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坏人。王莽恰恰相反,如果他能够坚持不篡位,而是通过掌握相权和后宫影响,来推行自己的改革,那上限是超过张居正的。我觉得,王莽的出身和在王氏家族中的地位,很可能影响到他不能选择这样一条路。汉武帝之前的大汉可不是什么顶点,文景之治所遗留的钱跟武帝自己搞得钱比属于说是小巫见大巫。我说个比较宏观的事件,封建历史上有七个还是八个冰期,这段时间几乎都导致了席卷全国的乱或者亡国,只有一个例外,没错汉武帝时期。武帝朝可比文景朝高度高多了,不管是政治经济制度还是武力还是中央权力,当然如果你说得按人口或者按史书评价或者人民幸福感为衡量标准那当我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