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1)

致敬苏州美专建校百年,“江南如画沧浪远眺——全国油画名家写生邀请展”近日亮相苏州美术馆。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此次展览,共展出全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48幅。

2015年“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永久落户苏州美术馆,每两年举办一次展览,迄今已举办了四届,曾荣获文化部优秀展览项目的殊荣,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展览的一个重要品牌。不断提升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凸显江南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已经成为这一品牌展览的共识与追求。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2)

周建捷《沧浪远眺》

今年正值江南堪称“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策源地”之一的著名美专——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迎来建校百年。其主要创始人颜文樑先生与友人于1919年发起的“苏州美术画赛会”,是中国早期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和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该赛会所主张的“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以及“海纳百川、平等自由、鼓励多元”的办展原则,无不显示出先辈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挚爱。以颜文樑先生为代表的、从沧浪亭畔走出的油画家们,以严谨坚实的画风践行和传播着写实油画的真谛,并在艺术实践中,满腔热情地融入本土文化的精神与品格,其发展路径和成就显而易见,宛如清澈的沧浪之水,临流使人意远。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3)

张祖英《红云下的朱家角》

为了推动“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学术研究的深度开展,苏州美术馆适时推出了“江南如画 沧浪远眺——全国油画名家写生邀请展”。展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由中国油画学会邀请闻立鹏、许江、张祖英等21位全国油画名家参展,展现当今活跃在油画创作领域名家作品的风采,其中张祖英正是上海的油画名家,此次带来的作品《红云下的朱家角》亦颇具海派风情。二是由江苏省油画学会组织部分“江南如画”展获奖作者和省内油画家,赴苏州沧浪亭、耦园、拙政园现场写生作画,在寻觅苏州美专足迹的同时,再度领悟江南如画的文脉精神,并为展览提供作品。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4)

陈世宁《藕园俯瞰》

参展画家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周建捷,展出了两幅主题写生作品《沧浪远眺》。他表示,对苏州美专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就读的是苏州工艺美校,校训是由颜文樑先生手书,先生的事迹一直感召着我,此次创作带着一种朝圣的情感。”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5)

陈金柳《赏藤观舫写耦园》

“户外的高温一点不影响大家创作的热情,大家都将自己艺术的思绪融入作品中,我就在这次写生中创作了《运河文脉.古园新景十二》《赏藤观舫写耦园》等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金柳告诉文汇记者,在他的作品中,园林的各种元素被解构后重组,形成独属于他的“园林话语”,虽然与写实绘画大相径庭,观众也能在其中感受到园林的光影之美。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6)

丁一林《溪流》

“为了时刻保持‘下笔如有神’的状态,四年来我和会员们坚持每周写生一次,一画就是一整天。”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钱兆峰说,“这次写生让我在寻觅苏州美专足迹的同时,再度领悟了‘江南如画’的文脉精神。”

同样参与本次现场写生的吴小非是2021颜文樑艺术奖的获得者,1994年出生于苏州的他选择的写生场景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也是他儿时常去的沧浪亭。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画家以表现主义的手法记录下一束光射在山石的瞬间。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7)

吴小非《沧浪亭写生》

“写生是美术教育、造型训练最主要得一种教学形式,也是画家最需要和自然交流的一种形式。自然瞬时的变化都会影响艺术家的感觉,一阵清风、一声鸟鸣都会对影响着艺术家画面的用笔和赋彩,写生的作品是鲜活的。颜文樑先生大部分作品都是写生的。此次展览也是对先辈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挚爱精神的致敬。”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文涛说。

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如画江南的风采与魅力)(8)

钱兆峰《入夏》

作者:范昕

编辑:许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