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位于黄海之滨,长江之北,古人谓之“潍南江北海西头”。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1)

摄影/朱七七

原为沙洲,后沙滩与陆地相连,有着大片平坦的沙滩,为放风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风量、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风筝上天后平衡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2)

摄影/朱七七

每年从农历正月直到清明,都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南通风筝中最有特色的是“六角板鹞”,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也有由几个这种风筝组合在一起的“七连星”、“九连星”等。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3)

摄影/朱七七

这种“六角”大的有几米高,上面装有几百只大小不同的“口”、“哨”,放上天去这些口、哨发出不同的高低音,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十分雄伟。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4)

摄影/朱七七

从前,南通放鹞子在村民的生活中的是件大事,放前要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几个、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人们则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万事如意。但鹞子如果断线,摔落或掉在别人的房子上则是大不吉,是“不顺遂”的事。这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鹞子撕碎丢入河滩或坟地去。

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板鹞(俗称:“鹞子”)最具特色。它融合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在放飞中稳定、优美,更有各种音调的哨口和谐而有节奏地震空齐鸣,好似声色俱佳的空中丽人,以其无穷魅力伴随放飞者在天地之间。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5)

摄影/朱七七

板鹞风筝大者丈余,小者尺盈。经过风筝爱好者的筛选,外形美观,对称而稳定的七星鹞成为装备哨口的最佳选择,如一个三米余高的七星鹞,装有一百八十个大中型哨口,最大的哨口可容水六十公斤,鹞布上绘有龙凤、花卉、器皿及古代人物,其空中响声节奏清朗,音调悠长、音量巨大。又如一个九十厘米高,全重二百五十克的“七星鹞 ”,装中小型哨口一百一十一响,最小的仅黄豆大小。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6)

摄影/朱七七

板鹞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笔竹或本地上乘老竹,粗细长短随风筝大小而定,用文火烤直,砂纸打光,罩以清漆,以防虫蛀。选择晴天干燥之日扎制,以便扎绳收紧。扎时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轻重一致,尤其是左右两根边骨的精细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以保证板鹞在强风中的平衡,板鹞骨架扎好后,用事先按其尺寸绘好的绢布缝合,再用去其弹性的蜡线或细绳作引线,引线五至十二根上下迎角适当,左右对称,长短与风筝大小相宜。板鹞的两条尾子称为尾档,长度约为板鹞高度的十五倍左右,重量为装配哨口后全重的十分之七,通常用加工后质地松柔的蒲草或稻草正反搓成上粗下细,左右均匀一致的草绳制作。尾档可分飘于板鹞下方两侧,互不缠绕,快速放线风筝后飘时,轻柔而有浮力的尾档,在空中飘舞犹如惊蛇闪动。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7)

摄影/朱七七

板鹞扎制前后有十余道工艺,数十条要领,这些在民间经过千锤百炼的精湛工艺,使得标准的哨口板鹞,无论大小,均可在空中承受五级以上风力,即使在七八级的强风中,仍可稳悬于数百米高空,其稳定性是一般象形风筝望尘莫及的。

板鹞由于装载了一整套音响设备,有一定的重量,因而放飞时对风力有一定的要求,大型板鹞要六级以上风力,小型板鹞也需要五级风力才能稳定升空并发出正常音响,这和我国北派风筝以及世界各地的无声风筝通常只需一至五级风力形成了气象条件的反差。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8)

摄影/朱七七

南通风筝博物馆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北濠桥东村静业庵内

门票:15元

周一团馆,节假日不休。

交 通:乘濠河景区专线7路公交再步行前往。

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放飞(南通哨口板鹞空中交响乐)(9)

摄影/朱七七

贴士

南通的这些灵感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2-4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朱七七 更新:2016.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