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1)

发展“飞地经济”,是拉长辽宁县域经济发展这块短板的“妙招”之一。

按照省政协2020年重点协商计划,6月9日,省政协举行月度协商座谈会,就“进一步提升我省‘飞地经济’发展水平”开展协商建言。

为增强协商会实效,会前,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会同民建省委、省工商联,深入到沈阳、铁岭、朝阳、葫芦岛4市进行调研,为会议召开做了充分准备。

会上,8位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调研,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

大家都提了哪些建议?一起来看↓↓↓

什么是“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是指打破区划限制,以最新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源:百度百科)

辽宁飞地经济发展怎么样?

201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把“飞地经济”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签约落地飞地项目1200余个,签约总投资1900多亿元。全省飞地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9年10月,国务院第六次大督察,对我省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2)

△刘学军(朝阳市政协副主席)

“飞地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目前,我省“飞地经济”发展还存在园区投入不足、要素保障不到位、考核办法不完善、管理体制缺失、招商整体合力不强等问题。

他建议:

1.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飞地经济”做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坚持下去,做到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3.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简化飞地项目土地、环评等方面的审批环节。

4. 完善“飞地经济”管理制度,明确招商主体、建设管理主体的职责,克服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弊端。

5. 整合队伍形成合力。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3)

△李新华(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阳农业大学教授)

飞地项目带动引导作用初步显现。不少飞地招商项目落地后可形成产业群,对地区和行业项目有组合和聚集作用。

他建议:

1. 飞地招商项目要更加关注产业链、产业群,通过“飞地经济”发展调整产业布局。

2. 提高飞地项目的科技水平。重点选择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高科技项目,通过“飞地经济”发展促进我省制造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4)

△吕辉宇(省工商联副主席,辽宁物产集团朝阳办事处主任)

我省“飞地经济”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后安商、富商的“后半篇文章”。

他建议:

1. 引进先进地区管理团队。

2. 打造最优的行政审批效率。尽量减少各种繁琐的手续,简化优化审批流程。

3. 提供细致周到的“项目管家”服务。

4. 灵活多样的招商政策支持。鼓励“以商招商”。

5. 有效盘活园区的企业占压闲置资源,推动资源要素重新流动。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5)

△庞福东(民建省委调研部部长)

我省发展“飞地经济”过程中,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作用并未显现,“飞地经济”的双向互动效应没有体现,“飞地经济”高端效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他建议:

1. 充分发挥梯度转移的辐射作用,从国际角度,珠三角、长三角角度,沈阳、大连角度三方面发力,形成梯度转移。

2. 主动出击,走出去才能请进来。

3. 注重高端人才的吸引和发挥作用。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6)

△李晓杰(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目前我省“飞地经济”发展还存在如资金短缺、项目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飞入地与飞出地市场标准对接不畅、各市县飞地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等突出问题。

她建议:

1.解决资金不足仍是首要问题。建议积极与政策性银行开展合作,借力“政策性资金”发展“飞地经济”;建立“飞地经济”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建立财政担保机制,与银行共同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为优质项目提供免抵押贷款;尝试发行“飞地经济地方债”,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2.鼓励和引导域内企业发展反向飞地经济。消化吸收发达地区所凝聚的产业氛围环境和各种软资源,为我所用,实现“孵化在南方,生产在北方”。建议在发达地区建立异地研发机构或职业学校,支持大型央企、国企在江苏、浙江飞地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反向飞地经济区。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7)

△李娇娇(省政协委员,共青团葫芦岛市委员会书记)

我省“飞地经济”还存在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产业集聚度偏低、产业集群不强,省级层面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项目落地比率较低等问题。省内个别地区对发展“飞地经济”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

她建议:

1.以“一盘棋”思想进一步优化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

2.以“清单”模式进一步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

3.以“集群”战略进一步形成区域特色。

4.以“放水养鱼”思维进一步加大省级支持力度。

5.以“产房式”服务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8)

△唐莉莉(民建会员,本溪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高技术科科长)

发展飞地经济,对对冲疫情影响、做好“六稳”工作、积蓄发展后劲具有重要作用。

她建议:

1.深化对口合作,积极探索其他跨省共建和省内飞地合作。

2.创新招商举措,积极打破区划限制研究跨市(县)分税制。

3.争取政策支持,积极打造全国特色“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议充分整合辽宁自贸试验区及沈阳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改革举措,以积极建设特色“飞地经济”示范区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辽宁三大优势(辽宁这个会把飞地经济)(9)

△殷振瑶(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系讲师)

调研发现,辽宁“飞地经济”园区在促进产业链发展中,存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全产业链发展不完整、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缺乏龙头带动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等凸显问题。

她建议:

1.加强“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创优营商环境。

2.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增强集群集聚效应。成立“飞地经济”协调小组,协调各地区产业融合。

3.加快低端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4.培育龙头企业,增加优质项目储备。

5.提升招商团队素质,拓展招商渠道和合作方式。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