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昆明话里,有一种三轮车叫“电抱鸡”。此鸡不是鸡,也与电报无关。

昆明老牌汽锅鸡(生活在当下的你是否还记得老昆明的)(1)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工厂学校停产停课闹革命,老昆明肉食品紧张,家家户户都悄悄躲在家中养鸡改善生活。忽然有一天,春城街头出现了一些挑着大篾篓篓操河南河北口音的外省人。找到僻静的地方,放下扁担,打开篾盖子,哇!里面全是毛茸茸叽叽叫唤的小鸡苗。挑担人介绍说:这是电孵鸡,翻译成昆明话就叫“电抱鸡”。

当时的我也曾凑这热闹,花一元钱买了5只回家,按卖鸡人教的方法,用电灯泡照着养。由于不懂得脱温技术,这些离开了老母鸡呵护的小鸡,最后只养活了两只,却怎么也长不大。问一问其他养鸡人都一样,浪费了许多粮食蔬菜,宰杀时不如一只鸽子。于是,老昆明人都知道“电抱鸡”是一种长不大的袖珍鸡。

昆明老牌汽锅鸡(生活在当下的你是否还记得老昆明的)(2)

转眼间武斗的枪炮声停了,昆明街头出现了一种三轮摩托汽车,这种汽车虽然有驾驶室有货箱,但没有方向盘,只有摩托车的龙头,驾驶员凭三轮摩托车执照开车。看着这种袖珍的机动车,联想起长不大的电抱鸡,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它取了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叫“电抱鸡(机)”。

就在老昆明的街头,有两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和人打赌,站在“电抱鸡”后面用手拉住让驾驶员开,结果是马路上擦出一阵橡胶轮胎的糊臭味,“电抱鸡”居然被拉得开不动。

当然,这种三轮“电抱鸡”正好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成为了城市里运送货物的最佳选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以本人所在的食品公司为例,当时送鲜肉送牛奶的都是“电抱鸡”。印象中,单位上的最后一辆“电抱鸡”是1988年报废。到了1990年左右,四个轮子的微型车出现,“电抱鸡”从此消失。

(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箫寒)

,